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边境地区“海港-互市-加工”发展模式研究*
引用本文:姚海元,李露露,孙 路,粟雅磬,郝 军,房 卓.我国边境地区“海港-互市-加工”发展模式研究*[J].水运工程,2024(3):9-14.
作者姓名:姚海元  李露露  孙 路  粟雅磬  郝 军  房 卓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 100028;综合交通规划数字化实验室,北京 100028;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南宁 530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26007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0YFE0201200)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中提出了“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指示要求。按照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海关总署和外经贸部《关于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要求,边境地区边民在我国陆路边境20 km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8 000元/d范围内(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海上互市不仅解决原来互市进口原料通道单一问题,可向东盟十国选购原料,保证原料价格优惠、货源稳定;还可通过海运大幅降低进口原料物流成本,有利于发展边民互市商品落地加工项目。以北部湾港东兴港点为例,梳理以海运方式为支撑的互市贸易和落地加工的港产联动发展需求,分析东兴市港口发展现状和建港条件,结合北部湾港空间总体布局特点,提出东兴港点的选址方案,为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升级、打造“海港-互市-加工”三位一体的边民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产业集群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 键 词:互市贸易  海上互市  东兴港点  港口规划
点击此处可从《水运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运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