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06篇
综合类   160篇
水路运输   84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针对传统陆上轮机模拟器的不足,研制了基于纯虚拟模拟的船舶轮机模拟训练系统(MESTS).系统以计算机局域网为平台,主要包括设备示教模块和设备虚拟训练模块两大部分,可实现设备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维护保养的计算机示教功能和设备故障诊断、虚拟操纵的模拟训练功能,介绍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使用结果表明系统可有效提高船员熟悉和掌握设备的水平.  相似文献   
602.
针对永磁悬浮轨道弯道侧向力控制系统的大惯性、纯滞后以及非自衡等特点,提出一种DMC-PID串级控制的永磁悬浮侧向力控制策略.结合PID的快速响应能力和DMC预测控制的抗干扰能力强优点,二者优势互补.对比传统PID控制策略、DMC-PID串级控制策略在永磁悬浮侧向力控制系统中的动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MC-PID串级控...  相似文献   
603.
超厚软土中管桩复合地基桩与土的刚度差异显著,其上修建的道路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病害。以超厚软土管桩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病害项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截桩置换填充材料加整体式筏板的修复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分析表明:填充材料弹性模量≤1 MPa时,道路整体沉降偏大;填充材料弹性模量>50 MPa时,道路不均匀沉降偏大、边桩筏板底部脱空;填充材料弹性模量在10~12 MPa之间、且泊松比小于0.3时处治效果最佳。经工程应用证明,在沉降较小的桩顶上填充适宜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材料加整体筏板方案,可有效地解决应力集中和不均匀沉降问题,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4.
为降低空船质量,提高经济性,针对某船舱口盖结构减重进行研究。采用拉丁方试验法建立样本空间,根据样本参数进行有限元模型求解。采用响应面模型法建立舱口盖结构设计近似模型,以规范中对应力和变形的要求作为设计约束条件,基于多岛遗传算法对某船舱口盖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解收敛性好,可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05.
对局部冲刷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比中国规范和美国HEC-j18中桥梁基础的局部冲刷计算方法,分析了中美规范中桥梁局部冲刷计算公式的差异。目前桥梁广泛采用复杂桩基型式,中国规范对复杂桩基的冲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对于复杂桩基的局部冲刷研究目前尚未深入。根据美国规范将复杂的基础型式单独分类研究的方式,进一步对美国规范和中国规范做了对比和总结,最终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06.
考虑到跟驰车流中前车车型对智能汽车跟车行为的影响,采用长短期记忆 (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基于 NGSIM 数据集,通过 One-Hot方法编码车型特征,并引入注意力机制 (Attention Mechanism) 生成输入特征的注意力权重,训练并建立了一种可根据前车车型产生不同跟驰行为的智能车辆跟驰模型 (Identifiable Vehicle Type Car-Following Model,IVT-CF)。在不同前车车型的跟车场景中仿真发现,IVT-CF 模型仿真车辆的速度和位移的均方误差 (Mean Square Error,MSE) 比不分车型的 LSTM 模型分别降低了 23.8%、31.7%,比 IDM 模型分别降低了 15.8%、18.7%,仿真精度更高。在混入大型车辆的车队跟驰场景仿真中发现,交通流速度和车头间距的收敛时间为 92 s,该模型能较快收敛,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07.
针对智能汽车弯道避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兼顾规划曲线平滑度和车辆稳定性的轨迹规划方法。将轨迹规划分为解耦的路径规划和速度规划处理,利用改进的快速随机搜索树(RRT)构建曲率连续且曲率变化量最小的无碰撞的螺旋线路径。改进后的RRT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度量函数,选取并连接代价函数最小的树节点,并通过搜索附近节点寻找是否存在代价函数更小的节点。而在速度规划中首先根据道路限速规则,采用梯形规划输出连续的目标加速度曲线。然后基于螺旋线路径曲率和自车状态,采用预瞄加速度矢量控制(PGVC)动态调整目标加速度,最后通过加速度控制逻辑获得最终的期望加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轨迹规划方法不仅能使智能汽车满足弯道避撞和路径跟踪的目标要求,且提高了车辆高速过弯的稳定性能,同时本文还验证RRT的快速收敛性质、路径平滑性和基于并行计算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608.
介绍国际港口工程中最常用的英美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英美规范中桩基承载力计算的异同,为类似工程的桩基承载力计算提供选择规范和计算参数的依据。通过承载力计算以及与实际工程的静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美标计算结果略小于英标计算结果,英美标的计算结果均小于静载试验结果。通过对计算参数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当持力层为密实砂土或者持力层为粘性土但入土较深时,英标的计算端阻力将大于美标;2)英标的桩侧土压力系数调整更灵活,可根据静载试验结果调整;3)美标的安全系数比英标小,相同的桩基承载力时,美标允许的设计承载力将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