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区大量的钻探试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及现场沉降资料为依据,介绍了目前估算土层固结系数的3种常用方法,即室内试验、现场沉降资料反算及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并将它们估算的固结系数值作了比较,证明它们之间有很好的规律性,且得到了孔压静力触探技术所估算的固结系数值更接近于实际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3种估算土层固结系数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区大量的钻探试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及现场沉降资料为依据,介绍了目前估算土层固结系数的3种常用方法,即室内试验、现场沉降资料反算及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并将它们估算的固结系数值作了比较,证明它们之间有很好的规律性,且得到了孔压静力触探技术所估算的固结系数值更接近于实际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刘鑫  王晨涛 《路基工程》2019,(1):106-109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原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方法来计算软土固结系数的主要过程。以大连湾跨海工程为研究实例,结合工程实际对其进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其结果为:实测数据远高于室内试验所得数据。所以对现场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计算,得到大量数据,通过对照分析两组数据,发现有所关联且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通过回归分析,给出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赵阳  周伟  周欣 《公路交通科技》2010,(10):151-154
在分析连云港地区软土特性的基础上,对连云港地区静力触探试验参数以及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针对连云港地区软土静力触探参数与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方程。结合某高速公路试验段场地的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钻孔取样室内试验的结果,对经验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静力触探测试参数预测该地区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可靠性好,经验公式可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岂福民  宋绪国 《路基工程》2002,(5):24-26,53
通过对试验过程的分析提出,孔压静力触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为软黏土沉降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工具;并指出了实际固结排水过程与理想固结排水过程的差异,提出了对今后试验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孔压静力触探(CPTU)原理,详细叙述了利用CPTU试验资料计算软土固结系数的方法和步骤。结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CPTU试验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静力触探测试求出的固结系数比室内固结试验所求固结系数大1~2个数量级;针对两种固结系数进行了大量统计对比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砂土的原位状态性能一直以来都难以得到有效评价,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位状态参数则是砂土的体积变化评价指标.对近年来以静力触探(CPT)、孔压静力触探为代表的原位测试的状态参数评估方法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实践进行了回顾.评估方法主要从相对密实度和状态参数两方面展开,同时论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开展了南京河砂CPT标定罐试验以及...  相似文献   

8.
在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时,搅拌桩承载力设计一般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91)中的经验公式计算。由于双向搅拌桩采用了全新的施工工艺,其成桩质量较好,承载力较传统搅拌桩有一定的提高,应用规范公式估算的承载力值偏于保守。通过某高速公路施工场地的CPTU(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指标和双搅桩单桩荷载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用CPTU指标估算双搅桩单桩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经验公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武荆高速公路天门连接线改扩建工程中,需要对新老路基土工后差异沉降进行准确评价,为此,需要准确评价新老路基土固结特性差异性.采用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手段,对相同深度下新老路基土的固结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连云港临海高等级公路工程现场地勘和沉降数据为基础,对基于沉降数据的反演分析法、孔压静力触探和室内试验所得固结系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孔压静力触探和沉降曲线反演法所得固结系数处于同一数量级,而室内固结试验所得固结系数比反演法小1~2个数量级。从土样扰动、各向异性和固结模式方面分析,反演法和室内固结试验所得固结系数差异的产生原因为天然沉积软黏土具有结构性,室内试验所得固结系数与应力水平和取样扰动程度密切相关;天然沉积软黏土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水平与竖向固结系数存在较大差异;根据沉降数据将二维固结简化为一维固结进行反演分析,会产生反演的固结系数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1.
孔压静力触探(CPTU)探求高速公路软基固结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的原理,简要介绍了利用CPTU试验求解地基土固结系数的理论方法,并以Tor-stensson理论模型为例,详细叙述了利用CPTU试验资料探求地基土固结系数的方法和步骤。结合连盐高速公路灌云三标的CPTU试验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现场所得的固结系数较室内试验的固结系数大1~2个数量级,与其他研究者的结果一致;在淤泥土层内,现场固结系数较室内试验所得的固结系数变化小,与现场资料反演值很接近;若采用此方法为实际工程提供设计固结系数时,进行修正后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江海高速公路的黏性土为例,采用孔压静力触探技术(CPTU)对该场地黏性土进行土层测试与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计算研究。结合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反演该场地黏性土CPTU的三种圆锥系数。最后,以反演的总锥尖圆锥系数(Nk=15.9)来计算该场地其他位置处黏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结果表明:在确定场地圆锥系数的前提下,以CPTU技术来计算黏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徐洋  吕坚  姚宁  胡欣 《路基工程》2021,(3):40-43
以宁波10个地铁车站附属工程的地质勘察数据为依托,系统地分析了黏性土体的天然含水率w、孔隙比e、重度γ、压缩系数Es、静止土压力系数K0、抗剪强度指标等土体参数。结果显示:这些参数相关性明显,参数试验结果准确率较高;通过建立静止土压力系数、压缩系数等力学参数与天然含水率的关系公式,可以获得工程设计中常用的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14.
一种改进的T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刚接板法、ANSYS实体模型分析方法得到的T梁横向分布系数与实测横向分布系数的比较,提出了横隔梁等刚度桥面板折减法。实桥荷载试验和模型试验表明,该法具有足够的精度,而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15.
煤矸石与土工布的界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矸石为填料,土工布为筋材,进行了一系列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测试了土工布与煤矸石间的界面摩擦特性,获得了不同压实度煤矸石与2种土工布(PES100—50、PES—PP100—50)间的直剪和拉拔界面强度和摩擦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与土工布的直剪和拉拔剪应力和位移的关系为非线性,剪应力峰值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大,直剪试验曲线呈稳态型,而拉拔试验曲线为软化型。2种土工布与煤矸石的直剪界面强度和拉拔界面强度均随煤矸石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大,符合莫尔库仑强度型;2种土工布与煤矸石间有较好的拉拔摩擦特性,直剪摩擦系数为0.86~1.50,拉拔摩擦系数为0.43—1.16。  相似文献   

16.
丁智勇  彭波  戴经梁  陈忠达 《公路》2007,(7):169-173
从纤维改善沥青温度稳定性入手,分析了纤维改善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机理,进而研究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通过锥入剪切试验,用纤维沥青"剪切强度-温度敏感性系数"的概念评价纤维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发现纤维沥青的温度敏感性低,温度稳定性好。混合料车辙试验证明纤维明显提高了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发现只采用动稳定度作为指标具有局限性,建议同时采用"车辙变形的时间累积"这个指标综合评价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格宾网加筋煤矸石的直剪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格宾网为筋材,以不同压实度的煤矸石为填料,进行了加筋煤矸石的直剪试验,获得了不同压实度煤矸石与格宾网间的直剪摩擦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与格宾网的直剪剪应力和位移的关系为非线性,剪应力峰值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大,直剪试验曲线呈稳态型。格宾网与煤矸石的直剪界面强度随煤矸石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大,符合莫尔库仑强度型;格宾网与煤矸石间有较好的拉拔摩擦特性,直剪摩擦系数大于1;加筋格宾网后,煤矸石的直剪强度得到了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内摩擦角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桥塔钢-混凝土结合段剪力键破坏机理及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了研究和开发可用于桥塔钢-混凝土结合段的新型剪力键,针对传统的推出试验无法得出剪力键真实承载力的问题,采用新的试验方法对包括栓钉和两种新型剪力键在内的3大类7个子类共31个试件进行了破坏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各类剪力键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各类剪力键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值的对比可知:该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为新型剪力键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季节性冻土地区分布广,冬季路基易吸水冻胀导致边坡失稳和路面翻浆唧泥病害。采用石灰与粉煤灰对黄土进行联合改性的抗冻性能室内试验,通过对冻融循环前后不同石灰和粉煤灰配比下联合改性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选取性能较优的联合改性黄土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石灰、粉煤灰联合改性技术不仅能提高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其渗透系数,而且还能明显提高路基抗冻性能;联合改性黄土最佳掺配比为石灰和粉煤灰用量分别为黄土用量的6 %,8 %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