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长寿命路面研究综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长寿命沥青路面是在当前国际上受到普遍重视的一种全新的路面设计理念,通过分析世界各国长寿命路面研究成果,从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路面结构组合、路面设计方法、施工工艺、路用性能维护及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揭示了长寿命路面具有区别于传统路面的结构特性,及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建议修建高等级公路时能借鉴国外长寿命路面实践经验,提出基于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以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王寒冰  吕伟民  姚鸿儒  张传平  张震  王民  王仕峰 《上海公路》2023,(3):146-152+220-221
“双碳”政策的推行,加速了我国对长寿命道路技术的需求,故长寿命路面结构与材料一体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回顾上海地区实体工程卢浦大桥、东海大桥、浦东新区排水路面的基础上,分析了高黏度改性沥青对路面服役性能及耐久性的改善作用,并结合长寿命道路在国内外的发展,讨论了不同地区对长寿命路面的定义及设计差异,论证了高黏度改性沥青在长寿命道路建设中的可行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3.
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组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照国外长寿命路面结构,对我国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进行了探讨。认为路面结构极限应变的存在是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的基础,提出路面基于抗疲劳和抗永久变形的结构组合原则,并根据国外典型结构组合提出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框架,同时提出路面各结构层须分功能进行设计,最后提出了路面设计的3个力学指标,对我国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0引言长寿命路面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国外,已有30多年历史,近几年中国逐渐重视长寿命路面的研究。由于长寿命路面设计年限大都在30-40年,甚至更长,所受环境、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较常规路面更为显著,因此合理的长寿命路面寿命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广梧高速公路试验路段的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泽松  李海华 《公路》2005,(8):243-246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是路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路面设计方法对路面各层的作用和受力特点考虑不足,从而导致路面结构设计欠合理,致使路面损坏(尤其是重载交通)日益严重。依托广梧高速公路开展的重交通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技术研究课题,是在吸收国外已有长寿命路面结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多年的研究实践积累,提出了考虑路面各层受力特点和作用的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方法,并修建了3种试验路结构。  相似文献   

6.
长寿命路面是国际上目前的研究热点,各国对长寿命路面的路面结构研究重点也各不相同。本文针对河北省沿海高速公路基于半刚性基层的长寿命沥青路面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基层、路面材料、施工及层间粘结等,为今后在路面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结合长寿命路面工程实例,从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方面对半刚性基层长寿命路面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针对我国近几年来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调查、损坏原因分析与结构计算结果,结合试验路段高等级公路重载交通的状况,提出本次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思路;综合考虑各种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方案在结构设计时中的受力特点及所需考虑的损坏类型,提出本次长寿命路面设计指标和相关的设计参数,并针对不同结构层提出了具体的材料性能要求。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各结构层所用的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其路面结构满足长寿命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8.
从西三试验路看我国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民  戴经梁 《公路》2007,(2):25-29
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已成为国际道路工程界普遍重视的一项研究内容。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其自身固有的一些缺点,早期损坏情况往往较为严重,难以实现路面的长寿命。结合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特点,在分析西三试验路路面使用性能长期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就延长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加强路面养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韩国长寿命沥青路面层厚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鸥明  韩森 《中外公路》2006,26(2):79-82
长寿命路面是一种新的路面设计理念。该文使用具有不同层厚和模量组合的有限元程序,建立了一个包含结构、材料信息、表面弯沉以及路面临界响应等信息的综合数据库;根据极限应变水平概念和建立的综合数据库,研究了长寿命路面的典型层厚度和模量变化对临界路面响应的影响;最后,建立了确定满足长寿命路面要求的层厚和模量的简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设计和以往研究经验,对县级公路长寿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合理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长寿命水泥路面的设计思路,调研分析了影响某市水泥路面病害的关键因素,并基于实际的交通荷载、自然环境和材料供应条件,推荐了适合于县级长寿命水泥路面的基层、面层的类型、材料要求和结构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11.
依托许尉高速公路工程,进行长寿命路面研究,给出长寿命路面定义,并提出长寿命路面的具体结构。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混凝土层的刚度及模量相差较大,致使两层之间的接触面粘结力不大。为此,提出长寿命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板表面裸化技术,并设计研制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裸化机,用以裸化水泥混凝土板表面,增强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混凝土层之间的粘结力。同时,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裸化技术要求、确定裸化时间以及裸化后的养护。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长寿命沥青路面的建造技术成为我国沥青路面学科的一个热点,各地修建了多条试验路,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交通运输部也已正式立项制定我国第一部长寿命沥青路面的技术规程。就此,针对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结合近些年来从事这方面研究和实践的体会,对长寿命沥青路面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尤其是设计理念、技术定义以及修建长寿命路面的现实意义等进行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长寿命沥青路面是目前国际道路工程界提出的新技术,是沥青路面界的研究热点。在轮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层厚度变化时,其力学响应也有很大不同。为此,该文选取合理路面结构与参数取值范围,采用有针对性的网格划分方法,建立了科学的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以典型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为对象,分析总结出路面结构层厚度变化时长寿命沥青路面力学响应的变化趋势,为长寿命沥青路面的实践、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寿命表层材料性能研究是长寿命路面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薄弱环节。长寿命路面表层设计要求一般为12~15年,实际使用寿命仅为5年左右。江苏省高速公路路面性能状况较好,基层及中下面层结构稳定,提高表层材料的耐久性可提升路面整体结构的长寿命。本文介绍了采用环氧沥青EGFC-10作为表层铺装结构进行溧马高速公路养护的案例,主要阐述环氧沥青EGFC-10养护适用范围、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以及后期跟踪观测等内容,经过一个冬季后的工程观测数据表明,环氧沥青EGFC-10长寿命表层路用性能良好,未出现低温脆裂裂缝。  相似文献   

15.
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长寿命路面结构的特点及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从设计理论、设计指标上对长寿命路面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长寿命沥青路面的材料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复合式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设计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应用国外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提出复合式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设计指标;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参数的研究成果,进行参数修正,提出了适合复合式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标准。该研究成果对中国长寿命路面结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面-基结合状态对沥青路面的影响,采用Bisar 3.0软件,考虑在季节性变化的条件下,对比分析不同结合状态对长寿命路面、柔性路面及半刚性路面受力状况的影响,并计算了不同控制指标下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面-基结合状态的变化对路表弯沉影响相对较小,对层底拉应力、拉应变的影响较大;路表弯沉、基层层底拉应力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沥青层底最大拉应力出现在2、3月份,上、下面层层底拉应变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长寿命结构在以沥青层层底拉应变为控制指标时,疲劳寿命均大于其对应的普通路面结构;柔性基层类长寿命路面及半刚性基层类长寿命路面在设计时应分别以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及基层层底拉应力为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8.
0引言近年来,随着交通量以及汽车荷载的不断增加,长寿命路面结构的研究备受关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就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但是长寿命路面由于结构的差异,没有特定的施工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9.
频繁的路面破损修复会增加路段的全寿命成本,而对路面破坏机理清晰的认识是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基础。通过回顾半刚性路面潜在的破坏机理,可以系统地考虑影响半刚性路面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半刚性长寿命路面的设计提供指导参考和指南。国内外已有文献表明:半刚性路面结构层厚度主要控制疲劳开裂,但材料性能却是影响其他破坏机理的主要因素。基于长寿命设计理念,对西班牙交通量最大的一条半刚性路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部分路段满足长寿命路面的性能要求,另外两部分路段明显存在超安全标准的过度设计。另外,通过增加沥青层的厚度来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不一定能节省全寿命周期成本。通过对不同路段进行的线性弹性分析以及路面潜在破坏机理研究,该文提出了更为有效的半刚性长寿命路面设计准则——其关键在于综合考虑路面结构层厚度和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从长寿命沥青路面的概念、结构形式、施工工艺与经济评价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了长寿命路面具有区别于传统路面的结构特征及其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