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梅 《水运工程》2001,(10):56-59,67
福州闽江南港河道为规划的国家Ⅳ级航道。通过对南港河道的水位推算和河床演变分析,从满足航道安全通航要求的角度出发,就南港河道建设的金上大桥的桥址、通航孔设置、通航净空尺度、通航安全和保障措施等提出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是国家内河第二批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国家重点工程.航道按3000t级江海轮双向通航标准建设,航道尺度为100×6×650m(航宽×水深×弯曲半径),最低通航水位保证率98%.  相似文献   

3.
贺江下游河道已兴建多座水利枢纽,各枢纽均建有通航设施,但通航等级较低,制约了航运效益的发挥。文章建立一维数学模型,研究了贺江下游的最低水位、水深条件和通航宽度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贺江下游航道沿程最低水位受梯级枢纽的运用影响明显,在目前运用模式下和最低水位条件下,贺江下游六级航道能全线通航。贺江白垢至江口河段通航尺度条件最好,可达四级航道通航标准,其余河段通航条件较差,只能满足六级航道标准。贺江下游按照五级航道标准统计,碍航浅滩长度为2.5 km,按照四级航道标准,碍航浅滩长度为9.0 km,按照三级航道标准,碍航浅滩长度为20.6 km。贺江下游航道可通过航道疏浚和梯级枢纽联合调度的方法提升航道尺度等级。  相似文献   

4.
秋浦河航道为池州市的一条重要水运通道,目前航道等级较低,难以适应腹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按上段殷汇至木闸限制性航道Ⅳ级标准,下段木闸至池口限制性航道Ⅲ级标准整治,改善通航条件,促进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西江航运干线(广西段)作为规划国家Ⅰ级航道,其跨河桥梁最高通航水位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上存在困难,如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将会给Ⅰ级航道建设带来较大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西江航运干线(广西段)跨河桥梁现状、水文特征、不同重现期洪水位及历时、不同重现期水位与封航水位对比、降低跨河桥梁高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分析,结合国家Ⅰ级航道最高通航水位要求,提出符合西江航运干线(广西段)实际的跨河桥梁最高通航水位标准。  相似文献   

6.
港口航道通航水位的确定直接影响到港船舶候潮时间和航道疏浚量,从而影响港口通过能力和基础建设投资。本文对黄骅港综合港区、散货港区20万t级航道工程通航水位的选取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分段乘潮方法,确定合理的乘潮水位,在满足港口通航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节省疏浚投资。希望为沿海港口航道参数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利鹏  杨斌  王军 《中国水运》2007,7(4):59-60
根据三峡蓄水后水库运行方式和工程河段的航道特性,从保障桥区通航安全出发,对复建的乌江白涛大桥按Ⅳ级航道标准进行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提出工程河段通航环境安全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内河水运建设发展概况广西是水资源丰富的省份,非常适合水运的发展。全区河流总长约4.3万公里,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1210条,拥有内河通航航道里程6074公里,其中规划Ⅳ级和Ⅳ级以上的国家高等级航道2399公里。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广西航运按照国家"两横一纵两网"航运干线规划,开展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由西江水运干线和右江、红水河、柳黔江水运通道构成的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已初具规模。一是内河航道通航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重庆梅溪河河道为规划的国家Ⅲ级航道,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和通过对河道的水位推算和河床演变分析,从满足航道安全通航要求的角度出发,就梅溪河河道建设的特大桥的桥址、通航净空尺度、通航安全和保障措施等提出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0.
按照《四川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嘉陵江川境内规划14个梯级,2030年实现广元—昭化段达到Ⅳ级航道标准的目标,但是由于《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取消了嘉陵江水东坝枢纽,造成亭子口与上石盘枢纽之间水位不能衔接。亭子口电站设计水位变幅高达20 m,导致库尾存在长约28 km的变动回水区,而该段航道天然来流量很小,仅通过航道整治不能达到规划的Ⅳ级航道标准。因此采用优良河段河相关系法,将整治后的滩险河床断面形态与优良河段建立特征流量下的河相关系,推求不同流量下整治滩险可能达到的稳定航深,从而找到工程河段满足Ⅳ级航道水深标准的最小流量。再根据水文站资料分析此流量出现的时间,结合亭子口电站特征水位回水里程,分航段研究通航保证率,提出亭子口库尾变动回水区达到规划的Ⅳ级航道的流量和保证率。  相似文献   

11.
郑静  邓丰昌 《水运工程》2017,(11):104-108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直接影响跨航道桥梁改建方案。针对平原河网地区跨航道桥梁改建实施难度大的问题,进行桥梁改建案例、典型水位曲线特点、船舶过桥现状、撞桥事故统计数据、内河航道导助航及管理手段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探讨降低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的可能性,并提出按通航保证率进行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并辅以完善的交通管理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可作为导助航体系完善、管理水平较高的平原河网地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安江下游航道属于山区航道,上游流量有新安江大坝调节,下游水位处于富春江库区回水范围,汛期还需要考虑与兰江洪水的组合效应,需要结合洪水频率和航道规划建设综合论证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经计算分析,新安江下游航道通航特征水位可分段考虑,其中白沙大桥到梅城三江口段处于富春江电站库区,可适当提高通航标准,改善内部通航条件;新安江电站坝下到白沙大桥段山区航道特征明显,应降低通航标准,保障通航。  相似文献   

13.
林强 《水运管理》2014,(12):15-18
从铜陵东港航道的自然条件出发,通过对不同年份河床演变分析、航道尺度核查及水位统计分析,提出水道开放公用航道的可行性及开通方案,为水道后续开通工程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按照现有的自然条件并考虑利用一定的水位,铜陵东港具备开通一定等级航道的条件,建议在开通公用航道试运行期时按枯水期通航3 000吨级江海船,中、洪水期按通航5 000吨级江海船的要求确定航道维护尺度。  相似文献   

14.
刘晓帆  陈婷婷  何熙  陈刚 《水运工程》2020,(12):136-140
以金沙江溪洛渡库区支流溜筒河为例,研究高坝库区内支流通航水域、航道等级及设计通航水位的确定方法。首先根据回水里程、水位保证率、航道条件、矿产资源分布、码头作业区规划等因素综合分析论证支流航道起点,确定通航范围,之后根据水深、河宽、弯曲半径等航道条件、跨河建筑物通航净空尺度、下游干流航道规划等级等因素确定支流航道等级,最后采用分段推算法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常年回水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梯级最低运行水位(死水位),而变动回水区的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需要根据航道整治工程措施可行性、航道整治工程投资、通航保证率以及航道通过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5.
山区性河流枢纽回水变动段航道因受上、下游枢纽调节以及工程整治方案等多因素影响,水文条件复杂多变,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成为关键性难题。依托清水江白市至分水溪航道建设工程,采用二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关键数值,并提出按90%通航保证率设计航道工程,取分枯期和汛期两种最不利工况,沿程水位下包线作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研究成果解决了工程的关键问题,可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晓云 《水运工程》2013,(3):140-143
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地处感潮河段,如何计算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是航道建设技术论证的首要工作。通过初步论证分析,得到一些基本认识:对于南京以下河段,现行航道水深起算基面不能视同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不宜轻易调整航道水深起算基面、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宜统一采用海港方法计算并根据水文条件变化作必要调整、个别河段航道设计水深需大于12.5 m。  相似文献   

17.
浙江北部航道设计通航水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北部航道通航水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历时曲线法和保证率频率法等方法计算其设计通航水位。浙江北部航道地理位置特殊,部分航道受到潮水影响明显河段,部分航道属于非感潮内河航道,故在交界地段关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乌江思林枢纽已建与Ⅳ级航道相适应的通航建筑物不能满足按Ⅲ级航道规划的年过坝货运量要求,拟建思林二线通航建筑物。针对拟建的通航建筑物设计方案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较差的问题,进行正态物理模型研究。采用水流试验、流场实时测量与自航遥控船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通航建筑物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和船模操控,通过方案优化比选,得出口门区最优方案布置和适航流量,结论是口门区最优方案为本文修改方案3布置形式,口门区最大通航流量建议采用1 793.8 m3/s,解决了该通航建筑物口门区通航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通航航道上跨桥梁的建设,其施工安全管理不仅要关注施工本体存在的风险,还涉及通航安全方面。平申线作为上海规划的重要干线航道之一,"十二五"期间按IV级航道标准实施整治升级,同步对跨航道桥梁进行改建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持续推进,上海"一环十射"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进程加快,平申线作为上海规划的重要干线航道之一,"十二五"期间按IV级航道标准实施整治升级,同步对跨航道桥梁进行改建。  相似文献   

20.
渝怀铁路长寿长江大桥于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长江扇沱水道跨越长江,水道被长寿桥主跨桥分为左右两孔,该桥梁不满足I级航道单孔双向或双孔单向通航净空尺度要求。从通航安全角度出发,结合代表船型及航道特点,以《航道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的I级航道宽度作为跨河建筑物的最小跨度,结合河道条件在高水位期开通右孔为辅助通航孔,通过合理设置浮标界定桥区通航水域,并采取加装桥梁防撞主动预警系统等措施保障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