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回馈问题,基于陕汽集团超级电容纯电动重型牵引原型车SX4186EV,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复合制动系统,由独立的制动能量再生回馈与双回路气制动2个子系统并联构成.基于制动强度与实车载荷,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的再生制动力与气制动力分配策略.在上海码头牵引车实际行驶工况下,检验复合制动系统的能量回收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载与空载制动工况下,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分别为14.534%与55.617%,平均值为35.076%,而铅酸电池与锂电池电动汽车实际回收效率一般仅约为10%,因此,超级电容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由电子感应控制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研究了汽车感应制动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控制的方法.采用一阶延迟模型近似的曲线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和最优PID控制器经验公式,依据单一路面下汽车感应控制的制动控制效果,确定PID的3个参数初值,设计了模糊PID参数调节器,并在单一路面和变化路面上,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模糊自整定PID参数控制的汽车电子感应制动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估计的纵向附着系数与设定的理想附着系数之间误差较小,当制动初速度为160 km/h时,在单一路面上,误差为-0.71~0.14,制动距离为114.5 m,制动时间为5.28 s;在变化路面上,误差为-0.71~0.15,制动距离为128.61 m,制动时间为7.625 s.  相似文献   

3.
公交车运行中,频繁地制动加剧了制动蹄片的磨损,制动毂发热现象也经常出现.为延长制动系统使用寿命和提高制动性能,电涡流缓速器作为一种新型辅助制动装置正逐渐在公交车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交车行驶特点是制动频繁,以我市一路线为例,31个站点16个红绿灯路口,燃油所产生的大量动能,通过行车制动转化为热散发到大气中。为了节油,要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  相似文献   

5.
行驶在铁路轨道上的列车,无论是火车还是地铁列车,都要在途中实施制动,使飞驰的列车停下来,俗称为"刹车". 在制动过程中,列车的动能通过摩擦转化为热能.这种制动方法称之为机械制动,是传统的常用的制动方式,也是列车安全行驶的最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小重载列车因制动及缓解不同步而造成的纵向冲动,研究制动特性对纵向冲动的影响,根据线路试验实测数据分析了单编万吨列车在常用制动及缓解工况下的试验特性.结果表明:单编万吨列车减压50 kPa常用制动时制动波速为163 m/s,减压100 kPa常用制动时制动波速为202 m/s.列车在制动过程中,制动作用沿列车长度方向具有制动起始时间的不同时性和制动缸升压速度的不均匀性.单编万吨列车常用制动不论制动减压量多少,随着车辆序号的增大,勾贝伸出时间均变长,列车管减压量越大,则制动缸勾贝伸出越早,首尾车开始制动的时间差越小,即平均制动波速越高.缓解工况时各车位从列车管开始充气到制动缸开始排气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所以列车管开始充气一段时间后列车管缓解曲线才出现明显的尖峰,加速缓解风缸才开始发挥"局部增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提高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制动安全性、稳定性和制动能量回收充分性为目标,介绍了混合制动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了混合制动系统的关键技术;指出目前混合制动系统的研究重点任务;探讨了混合制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目前两种常见的组合列车制动系统特性获取方法的差异,通过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制动特性在平道常用全制动工况下,最大车钩力可产生48%的差异.列车制动特性主要表现为制动波传播特性和制动缸升压特性,其中制动缸升压特性的差异是造成两种方法计算结果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组合列车中任一车辆的制动特性受所有机车排气的影响,制动系统仿真方法中考虑了多机车排气对列车中车辆的减压速度的影响,因此制动特性更接近于真实组合列车制动特性.而使用单编万吨列车制动试验特性插值计算组合列车制动特性方法没有考虑多机车排气影响,对列车纵向冲动分析结果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制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基于SVPWM控制的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制动工况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电机的两种制动方式(基于电机损耗控制的制动和再生制动)、两种制动方式在系统中的综合运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电机损耗控制的制动方法,它综合考虑了电机的铜耗和铁耗.通过仿真对比分析,指出再生制动性能最好,新的制动方式比只考虑铜耗的制动方式性能好,因而更适合在不能采用再生制动的场合运用.总结了新的制动方式的控制电流与电机制动转矩、转速及电机定子电阻和铁耗等效电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当前智能车线控制动需求,提出了一种串联式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及其控制算法.在原车液压主缸和ESP之间的双液压管路上串联了线控液压增压装置包括增压阀、减压阀和液压泵,保留了原双管路安全设计以及主动和人工制动模式的有效性,易于和电子驻车制动系统集成.通过双路增压、高压储能和预制动,缩短了系统的响应时间.经过测试,双液压管路上10.0 MPa建压时间仅为172ms,控制精度±0.16 MPa;9.0 m·s~(-2)减速度响应时间为183 ms,控制精度±0.15m·s~(-2).结果表明:该线控制动系统响应快、控制精度高,配合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可以满足智能车线控制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