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位移相关减振器开槽段阻尼优化设计方法。利用关键速度点的阻尼力对减振器阻尼曲线进行简化,对减振器开槽段关键速度点处的阻尼力进行仿真优化,获得了理想的减振器开槽段阻尼特性曲线。将减振器在目标车后悬架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位移相关减振器对目标车的乘坐舒适性有明显改善,验证了阻尼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机动车减振器的市场特点和减振器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待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即加强减振器基础理论的研究,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与相关行业基础件厂建立的协作关系;采用先进工艺,开展精益生产;寻找有实力的合资合作伙伴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和谐型电力机车一、二系悬挂装置装车的减振部件——油压减振器,以及减振器出现的各种常见故障现象。为了适应“高速重载”机车车辆的需要,需在机车大修时对减振器进行全面解体检修以恢复其良好功能状态。详细介绍了铁路机车进口油压减振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SACHS一系垂向油压减振器为例),并列举了几种型号油压减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概述了铁路机车进口减振器检修工艺流程和主要检修内容及范围;针对测试不合格的减振器,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发生部位,重新分解减振器并提出解决措施,保证减振器满足技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双筒式减振器的结构特点,依据流体力学和材料力学,总结前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基于VC++开发出双筒式减振器外特性仿真分析软件,通过获取双筒式减振器的重要结构尺寸,输入相关参数,软件可根据内置模型分析出双筒式减振器的外特性——示功特性和速度特性,为减振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某重型车辆减振器的减振效果,应用美国军用标准MTL—STD-810F,分别对有减振器和无减振器时的某重型车辆进行了平顺性随机输入试验测试,测试两种情况下车辆在平顺性方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此重型车辆在有无减振器情况下,其随机振动平顺性差异并不明显,减振器减振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汽车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分析了汽车乘坐舒适性/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对筒式液阻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提出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是不的;分析了被动式减振器的发展历程及非充气和充气减振器的特点,阐述了机械控制式可调阻尼减振器,电子控制式减振器以及电流变和磁流变液体减器等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动态特性;分析了筒式液阻减振器其于经验设计/实验修正开发方法的缺点,阐述了基于CAD/CAE技术的现代设计开发方法的过程及其关键问题,最后分析了我国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展望了减振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减振器噪声与其内部结构设计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研究了减振器内部结构与减振器空程冲击性噪声和液体截流噪声之间的关系,为避免这两种减振器噪声的产生.提出了一些减振器内部结构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配件》2004,(25):27-27
德尔福气动可变减振器(AAVD)是用于空气悬架系统的自调节装置,它是气动受控的杜式减振器,AAVD使用一个内阀门测量两个月状减振器阀流经柱式减振器活塞的减振器油的流量。通过滑阀控制减振器工作。减振器根据有效载荷联系改变阻尼力。使车辆能按照空载或满载的不同工况来进行相应调节来替代原来的取平均阻尼值的方法,从而  相似文献   

9.
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摩托车减振器的仿真模型,通过模拟实际运行中减振器的承受力以及外激力,并考虑减振器内各种连接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对该减振器零部件受力进行了动力学仿真。  相似文献   

10.
减振器性能匹配设计是与整车相关参数的协调过程,协调后的减振器主要性能参数是车辆承载能力、平顺性、舒适性、制动性、操纵性、安全性等的重要保证,也是减振器性能技术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汽车用减振器的工作特点,按照国产某微型轿车后悬架的技术要求,设计了基于混合工作模式的单出杆单筒磁流变减振器,并进行了实物样品研制。根据流体力学理论,建立混合工作模式下磁流变减振器计算模型,并对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动态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设计的磁流变减振器进行台架动态特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单出杆...  相似文献   

12.
贺阳 《摩托车技术》2011,(12):39-42
静负荷特性图表达了减震器的综合性能,静摩擦力图表达了减震器的制造技术,分析和研究这些曲线图,对掌握减震器设计、工艺、测试、品控非常重要。由于减震器的特殊性,图面给定的一些设计参数在实施测试时要加以处理,否则会出现测试数据与设计参数不符现象。静负荷特性图在减震器试制阶段尤为重要,减震器设计要依据该曲线图的要求展开;静摩擦...  相似文献   

13.
麦弗逊悬架减振器侧向力对减振器寿命和悬架性能影响很大,系统分析减振器侧向力对麦弗逊悬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减振器的侧向力取决于车辆运动时受到的地面的作用力和悬架的几何结构,本文综述了车辆行驶时车轮上下运动的侧向力、加速、减速、转弯时侧向力的分析,确定了麦弗逊悬架的几何结构对减振器侧向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国内外最新产品的实例说明通过改变悬架的几何结构来减小减振器侧向力的具体方法和产生的效果。最后对减振器侧向力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麦弗逊悬架的研发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确定了电控气动式可调阻尼减振器在"软"、"硬"阻尼状态下的阻尼力设计目标.设计了以电磁阀和摆动气缸作为驱动机构的电控气动式可调阻尼减振器,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该减振器的阻尼特性.研制了可调阻尼减振器样件并在试验台架上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除后减振器压缩阻力外.其余各项阻尼力试验值与仿真值的平均偏差小于7%,表明减振器的仿真模型有效.将该可调阻尼减振器装车进行的道路平顺性试验表明,与被动式减振器相比,采用可调阻尼减振器可使客车的行驶平顺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梅一丹  胥峰  黄恒 《专用汽车》2012,(6):98-100
针对汽车减振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常见噪声,对产生噪声的减振器进行了分批测试分析,总结了减振器产生噪声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对减振器的结构及使用提出了改进措施。经过对改进后的减振器进行测试分析,验证了这些改进措施可以减少减振器的噪声,并能提高减振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悬架用减振器的选择与校核进行了分析介绍,为各类变型车设计及新车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分体式充气可调减振器阻尼特性数学模型,运用混合编程方法开发了该减振器阻尼特性的仿真分析软件。利用C Builder语言完成了应用程序模块和用户界面的设计,通过调用MATLAB中的数学函数库和图形函数库,实现了仿真结果的图形绘制功能。运用所开发的仿真软件计算了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并进行了减振器性能台架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减振器模型和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车型右后减振器异响问题,分别从源和传递路径做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确定了减振器低温下异常振动和轮罩刚度弱是减振器异响根本原因。为了从工程设计和产品管控上彻底规避减振器异响问题,制定减振器单体台架试验方法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同时对传递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结构设计建议及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