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云明 《中国水运》2002,(10):32-32
1991年<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简称<内规>既考虑了与<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72年)>(以下简称<海规>)的关系,又兼顾到内河的特殊性,其严谨性、规范性等比1979年<内河避碰规则>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也有一些不足.本文对<内规>若干条款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2.
比起1979年<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简称<内规>),1992年实施的新<内规>其严谨性、规范性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并进一步与<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海规>)相符,尽管如此,笔者经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对<内规>中的有些条款与措词等仍有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曾博志 《中国水运》2004,2(4):131-132
本文就<内河避碰规则>的修改及交通部对<内河避碰规则>的修改决定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在深入学习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简称<内规>)和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海规>)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内规>的执行情况,就<内规>尚需改进的条款,并根据我国内河特点,如何进一步靠近<海规>各条规定等两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内河避碰规则》(91)中的模糊条款徐祥孙在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以下简称《内河避碰规则》(91)或《内规》(91)]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条款较模糊。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选择了《上海港港章》、《上海港长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则...  相似文献   

6.
在内河,追越是船舶在航行中非常频繁遇到的一项行动。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简称《内规》)中第十一条对机动船舶追越的有关规定讲述得非常清楚,但在实际中,因追越而发生的碰撞事故屡见不鲜,并且事故等级大多呈现高级别。分析原因主要有:追越舷侧选择错误;追越横距偏小;追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九年二月一日公布的《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简称“内规”)是我国内河交通管理的主要规章之一。实践证明,“内规”是一个好法规,但尚存在某些欠妥或者不够完善、严谨之处。同时,随着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也要求“内规”增加某些与之相适应的条款。这些都需要对“内规”作某些调整和修改。本文试从“内规”的编排、避让原则、避让行动、有关定义、号灯号型、声响信号及某些措词等方面,本着尽量与《一九七二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有关规定相一致的原则,论述其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与同行商榷,也供有关专家在修改“内规”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交通部2004年第7号部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以下简称新<规则>),并于2004年8月1日起生效,1997年交通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以下简称旧<规则>)同时失效.在实施新<规则>的过程中,笔者深切的感受到船舶最低配备船员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船舶所有人或者船员等相关人员如不了解这些新要求和变化,就可能发生一些违章,导致耽误船期或其它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此文针对长江江苏段定线制航路的特点,对追越船在深水航道、推荐航路和特定航路中的追越行动及被追越船的协助措施进行了探讨。依据过错责任原则,分析了追越过程中《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以下称《定线制》)、《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称《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以下称《内规》)在长江江苏航段内适用与优先适用问题,得出了《定线制》优先《内规》,《内规》优先《规则》的结论,并提出了追越行为应遵循的准则。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多年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对若干条款的完善作了-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1.
徐荣伟 《中国船检》2009,(8):90-91,124
灯光信号是直接关系到船舶避碰安全的可视信号,而其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又直接影响到灯光信号的发送.故船舶信号灯的配置及其供电系统应严格遵守<海上避碰规则>,<内河避碰规则>以及<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对罚没收入的管理,规范当场处罚罚款票据的使用行为,最近,交通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财政部<当场处罚罚款票据管理暂行规定>,制订了<交通部行政执法单位当场处罚罚款票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以交财发字[2001]178号文印发各有关单位.  相似文献   

13.
谈长江渡船的航行和避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前言2003年7月1日,《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以下简称《定线制规定》)实施以来,对渡船的航行和避让行为作了具体规定;而在以往统一规范船舶在内河航行、避让行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  相似文献   

14.
邱云明 《天津航海》2003,(1):12-13,27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多年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对若干条款的完善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5.
修改不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实施依法治交通的积极举措.国家海事局初拟<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发证规则(修订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对1992年<内河船舶船员考试发证规则>作了较大修改,以此加强船员培训、考试、发证的管理工作,服务船东和水运生产,应该说是水上安全监督主管机关的尽职之举.但该<意见稿>存在一些不足,对此,笔者拙见有二.  相似文献   

16.
在雾航中,运用雷达避碰是"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内河避碰规则(1991年)"对船舶提出的强制性要求.倘若不能很好地利用雷达避碰,是一种违规行为;倘若根本不用雷达进行避碰,将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监督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2009年11月30日以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5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同时废止。一、《规则》出台的背景(一)2016年11月7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海上交通安全法》的修改决定,取消了海船进出港签证。2017年3月1日,国务院修改《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取消内河船舶进出港签证。至此,延续千年的船舶进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密布,内河船舶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九七九年二月一日我国颁布了‘内河避碰规则’,并于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起生效。该规则是在修改‘长江避碰规则’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它是我国第一部统一的内河避碰规则,是我国内河交通管理的主要依据,是航行在全国江河、湖泊、水库中的一切船舶必须遵守的法规。本文简单介绍了该规则的特点、主要组成部分以及编排方而的长处,并对照‘长江避碰规则’对该规则的每一条款作了详细说明,既说明了修改的内容,又说明了修改的原因。这对于广大内河船员迅速熟悉,掌握规则的精神实质并正确加以使用无疑是极其有用的。  相似文献   

19.
交通部1993年制定并实施的<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简称<规则>),在加强内河交通安全管理,及时调查、处理内河交通事故、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港航监督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时,常遇到<规则>中没有规定的问题,或<规则>中虽有规定,但既不详细又不全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现行<规则>中的不适应之处,望能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内安条例>)赋予海事管理机构更多的行政强制权,为我们更好地实施水上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