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截至2008年4月,已批准发布环保和节能标准有23项(见附表),其中污染物排放13项、噪声3项、燃油经济性5项、电磁兼容2项。正在制定标准有5项,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摩托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轻便摩托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1 我国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消耗量测量方法和限值标准的版本更叠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发布了GB 4567- 1984《轻便摩托车燃油消耗试验方法》、GB 5377- 1985《摩托车燃油消耗试验方法》2项标准;1996年7 月23日又发布了GB/T 16486-1996《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消耗试验方法》,同时取代上述2项标准。 1995年发布的GB/T 15744-1995《摩托车和轻  相似文献   

3.
杨巍 《摩托车技术》2012,(10):35-36
2008年7月,国家开始实施GB14622—2007《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 18176-2007《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及测量方法(工况法)》和GB 20998-200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燃油蒸发技术方案同目前市场上采用的燃油蒸发技术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7年国家环保部正式颁布了《GB14622—2007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和《GB18176—2007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同时颁布的还有《GB20998—200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各研究机构、成车厂、排放关系部品生产商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也提出了不少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我国也从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4622-2007)、《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及测量方法(工况法)》(GB18176-200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20998-2007),成效显著。现将摩托车新型燃油蒸发技术方案同目前市场上所采用的燃油蒸发技术方案作一对比。  相似文献   

6.
11月3日,环境保护部发布59号公告,准予天津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所、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摩托车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南昌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所及重庆市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5家单位承担新生产摩托车排放污染申报检测工作。其中南昌摩托车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项目包括《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中国第Ⅲ阶段)》(GB14622—2007)和《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中国第Ⅲ阶段)》(GB18176—2007),其余4家除以上2项外,还承担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20998—2007)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1项国标GB22757-2008《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志》与2项行业标准JT711-2008《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719-2008《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的先后实施,我国大部分商用车的油耗将更具参考价值。各企业不必再过多强调自己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摩托车排放,世界各国都在加强摩托车排放的控制,欧洲已在2006年实施了欧Ⅲ排放法规。我国政府已在2007年4月3日颁布了GB14622—2007《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中国第Ⅲ阶段)》和2007年7月19日颁布了GB2099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上述两项摩托车排放国家法规均要求在2008年7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9.
8月7日,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环境保护部就实施《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中国第Ⅲ阶段)》(GB146222007)、《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中国第Ⅲ阶段)》(GB18176--2007)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209982007)的有关要求发布公告。  相似文献   

10.
信息广角     
环保总局批准国家三阶段摩托车排放标准近日,环保总局批准《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中国第Ⅲ阶段)》、《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中国第Ⅲ阶段)》、《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三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于2008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1.
新标准QC/T 71—2009《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轮辋》与日本工业标准JIS D4215—1995《二轮摩托车用轮辋》相比,仍保留了永久变形量的要求;新标准轮辋径向强度试验方法更合理,比日本标准更先进。新摩托车轮辋标准符合我国国情,标准所规定的几何尺寸要求与原标准一样;外观要求中漆膜要求也与原标准一致;镀层、氧化膜层给出了具体要求一般企业都能达到;标准新增的条母孔、气门嘴孔要求一般企业都能达到。应该说新摩托车轮辋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计算基本理论人手,通过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和《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中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的比较,阐述了上述规范在进行裂缝宽度计算时的异同之处,并结合工程算例,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来探讨给水排水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石磊  童谣  王树刚 《隧道建设》2022,42(Z1):104-111
解决特长或单斜井多作业面隧道的施工通风问题常常需要增设通风竖井。为深入分析影响竖井通风的因素,以竖直圆管代替竖井,假设其内壁温度沿井壁线性变化,首先,推导出含内热源的竖井截面内稳态气流的平均风速表达式;然后,采用泰勒级数法得到竖井通风量的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 1)在隧道入口处大气压Pa5与进风竖井井口大气压Pa1的变化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两者差值不会对隧道施工通风产生影响。2)当Pa5与Pa1变化不同步时,两者差值(Pa5-Pa1)增大使得竖井进风量减小。3)位于进风竖井井底的风机所需风压随井口大气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地层温度升高而增大。4)在环境参数与工作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可应用竖井风量表达式实现需风量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周亚萍  姜海波 《隧道建设》2022,42(Z1):321-330
为解决高地应力情况下水工隧洞开挖时产生的岩爆问题,以新疆某高埋深水工隧洞为依托,并结合现场水压致裂法和钻孔套芯解除法测试获得的地应力数据。研究深埋引水隧洞区域地应力场分布规律,通过强度理论判断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在考虑高地应力与围岩开挖二次应力状态作用前提下,通过岩爆破坏区深度理论公式,结合现场数据计算出岩爆破坏深度。结果表明: 1)隧洞处平均初始地应力应力基本在23 MPa左右,最大水平主应力为28.6 MPa,属于高地应力隧洞; 2)三向主应力间的总体关系为σH(最大水平应力)>σZ(自重应力)>σh(最小水平应力),属于σHZ(走滑型)初始地应力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 3)隧洞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间差值较大,依据摩尔-库仑准则,表明该隧洞开挖的临空面会存在较大的剪应力,易引起隧洞发生岩爆; 4)在隧洞开挖过程中,隧洞将会发生中—强等级的岩爆,发生岩爆脆性破坏最大深度为0.68 m。  相似文献   

15.
针对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1994)已跟不上公路建设的需要,交通部组织对其进行了修订,制定新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该文就新规范第四部分中对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十条修改内容进行了对比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为获取挤压性围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间,使二次衬砌施作可操作性更强,以变形速率限值为基础,对412个挤压性围岩隧道断面变形量测数据进行拟合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变形等级的变形稳定时间范围值和施工期分阶段二次衬砌施作时机预测方法。具体结论为: 1)提出了基于变形速率判据的变形稳定时间预测方法,通过最优指数函数曲线拟合,实现稳定阶段变形量u稳和最终稳定时间t′稳的预测; 2)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不同变形等级、不同跨度条件下变形稳定时间t′稳范围值,用于设计阶段初步拟定二次衬砌施作时机; 3)提出了施工期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分阶段预测方法,根据实测20、30、40 d和稳定时的相对变形,可实现分阶段预测最终变形稳定时间; 4)经实测变形数据检验,采用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分阶段预测方法所得预测结果可被工程所接受; 5)以分阶段变形稳定时间t′稳为判别指标的挤压性围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预测方法,可操作性强,能避免以变形速率为判别指标时的操作困扰,可直接服务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汽车运行工况的新方法,以速度和功率(velocityandpower,VP)分布一致性为设计目标,建立满意准则模型进行汽车运行工况设计。在分析处理实车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长春市乘用车运行工况,并且通过分析设计工况的油耗特性,验证了基于VP分布的运行工况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李翔  孙文昊  孙州  陈立保 《隧道建设》2022,42(Z1):369-375
为研究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的合理抗错设计措施,结合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采用案例调研、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3种不同抗错方案下隧道结构变形、接缝张开、错台形态以及钢筋应力、螺栓轴力等关键控制指标,探讨不同措施的抗错效果。研究表明: 1)3种不同抗错措施在断层错动作用下管片结构沿纵向受力变形规律相同,断层错动对隧道结构影响主要集中在破碎带上盘边界外30 m到下盘边界外30 m的范围; 2)断层错动作用下钢筋受力整体表现为“顶底部钢筋受压、两腰部钢筋受拉”状态,环宽1.5 m钢筋拉应力最大为436 MPa,3种工况下钢筋均未发生屈服; 3)环宽1.5 m管片环缝张开量为3.8 cm,比其他2种工况减小60%~70%; 4)提出了管片环宽1.5 m以及抗震设防区域为上盘左边界2D至下盘右边界2D(D为15.0 m)范围的抗错设计方案。研究成果对盾构法穿越大错动量断层带的抗错方案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陶连金  曹乾坤  石城  丁鹏 《隧道建设》2022,42(3):378-387
为研究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在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响应,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地层-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三维静动力耦合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场地类别、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以及竖向地震动条件下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并给出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加速度、变形、应力及塑性损伤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 1)场地类别由Ⅱ类变为Ⅲ类时,车站结构顶底间最大相对水平位移与接头张开角逐渐增大,且增长幅度变大,但接头张开角仍较小(<0.10°),验证了接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在Ⅲ类场地条件下,拱腰、拱肩以及侧墙上下端附近的围护结构等位置易出现塑性损伤; 3)相比单向水平地震动,增加竖向地震动会显著增大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应力、接头张开角及塑性损伤。总体来看,在Ⅱ类场地条件下,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1g和0.2g时,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在Ⅲ类场地条件下,输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4g时,结构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且塑性区体积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规范我国摩托车编条式车轮用辐条、条母零件的技术规格,以作为确立技术指标的参照和设计摩托车辐条、条母的技术指南,编制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辐条》、《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条母》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