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舷对右舷对驶局面避让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右舷对右舷对驶局面下,由于两船行动的不协调而极易造成碰撞。通过案例分析笔者归纳出在该局面下发生碰撞的3种形式,并提出在右舷对右舷对驶局面下正确避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某种意义上,1976年“Sea Star“案的判决首次肯定了右舷对驶,这使法庭裁决与海员做法趋于一致,在此启发下,作者探讨了绿对绿通过的可行性及其法律依据。试图为海员决策、法官判案及学者的研究提供一种新途径,以利于海上安全。  相似文献   

3.
危险对遇局面的行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就互见中“右舷对右舷”对驶局面的现状及发生碰撞事故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型化、快速化、经船舶给海上避碰带来的新课题,概要分析对遇局面下发生舶碰撞事故特点和原因,提出船舶在对遇局面下的避让操纵。旨在探讨在对遇局面下避让操纵的最佳方法,以便习可能地减少或避免恶性的船舶碰撞事故。  相似文献   

5.
一起典型雾中碰撞事故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起典型的雾中碰撞事故,一船仅用两分钟的观察就判定来船是对遇船而采取右让;另一船认为来船是在本船的右舷则盲目向左改向。以后两船都未继续对局面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和分析,按原定的避让措施不断地小角度改向,直到碰撞。本文意在找出碰撞的根本原因,在总结教训的同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典型事故案例中异常现象全面分析,研究右舷大角度交叉相遇局面下的船舶碰撞风险,结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相关海事法律法规要求,对船舶航行方法、航运公司和海事管理机构的安全管理提出建议,以供航运从业者及海事管理部门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船舶碰撞事故的原因时可以发现,人为因素是造成船舶碰撞的主要因素,而在这人为因素中,由于两船驾驶员分所采取的避让行动不协调又占有很大比列,其中原因之一是双方对当时局面的理解差异以及适用《规则》哪一条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典型安例的分析,指出产生不协调行为的原因以及避免两船行动不协调的措施,以期达到减少由此而造成的船舶碰撞。  相似文献   

8.
所谓“协议避让”通常是指会遇中的两船通过声号的交换或VHF无线电话的联系,由一船提出建议,另一船予以呼应,相互达成避让的协议,共同“背离”《规则》采取避让行动的一种特殊措施。不可否认,“协议避让”在某些情况下能使避让成功,然而,“协议避让”毕竟是一种违背《规则》的行为,并非是避让的正确途径,经常会因行动不协调,而造成船舶间的碰撞。  相似文献   

9.
在诸多船舶间的避让行动中,有时发生忽视避碰规则的避让原则,凭“感觉”、“协议”进行避让的现象,从而造成了不少紧迫局面和碰撞事故,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协议避让”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有流水域船舶右舷靠泊发生触碰码头的事故有多起。经分析主要是由于在客观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船长操作不当导致了触碰码头事故的发生。现从两起比较典型的事故案例分析,来说明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阐述了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的定义和责任的基础上,对这种局面中的让路船和直航船应采取的避让方法及行动作了介绍和说明。同时,通过对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发生的典型碰撞案例的分析,归纳了这类事故主要的发生原因,并就如何预防这类事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对遇局面的转向避让幅度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了转向幅度的估算公式,其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的避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了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的定义和责任的基础上,对这种局面中的让路船和直航船应采取的避让方法及行动作了介绍和说明。同时,通过对船舶在交叉相遇局面中发生的典型碰撞案例的分析,归纳了这类事故主要的发生原因,并就如何预防这类事故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虾峙门航道狭窄而且通航密度大,特别是大型船舶与小船间的避让不协调,从而导致紧迫局面和碰撞事故的发生。文章阐述了虾峙门航道的特点,大型船舶和小船的各自操纵特性以及虾峙门航道里的避让方法,以供船舶驾驶人员在通过虾峙门航道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雷  唐海峰 《江苏船舶》2021,38(3):42-44
为了减少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提高碰撞事故调查工作效率,分析了当事两船最近会遇距离变化判断内河船舶碰撞过程的不同阶段特点,阐述了法规中两船处在会遇局面下的避让行动要求和不同阶段时的责任关系;最后从碰撞发生后提出对过程的调查方法,确定了在事故经过分析中以局面形成和因果关系为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模拟器训练中预估DCPA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我院现有的航海模拟器,模拟避让了多种碰撞危险局面,把估算得到的DCPA值与模拟得到的DCPA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估算得到的DCPA值的误差及误差来源,可为船舶驾驶员海上实施避让操纵提供参考,亦可为学校模拟器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通行的观点认为,船舶间通过VHF进行联系,达成了避让的“协议”,分为“协议避碰”和“协议背离”两种情况.在实践中,时有因两船间的这种“协议”而导致了碰撞事故的发生,在分析和归责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导致了碰撞责任分析和分摊的巨大争议.通过对这些争议的分析,将其归纳为“承诺履行说”和“规则至上说”.根据长期的航海实践和对碰撞事故处理的实践,就如何理解这种船舶间协调避让一致的意见的性质,这种避让行为的协调在归责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等,进行了分析,表达一些不同的观点,以期达到正确理解和履行这种船舶间协调的意向,真正起到避免碰撞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船舶在互见中航行避让时,由于对各种条件的认识不同或当时的局面比较复杂,常常使船舶驾驶员产生判断上失误,而导致两船或多船间的不协调行动,严重时产生碰撞。  相似文献   

19.
李宇  周世波 《世界海运》2007,30(4):20-22
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8条的规定,通过对对遇局面形成判断的详细分析,讨论该局面避让行动的要求,并对避让行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能见度不良时避免不协调行动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风不良时,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概率很高,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当事船舶采取的避让行动不协调而造成的,本文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归纳出不协调行动的表现形式,并提出避免不协调行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