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运输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客车提速对线路区间货物列车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货物列车提束和压缩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对提高线路区间通过能力、弥补客车提速产生的能力损失的作用,论证了既有繁忙干线列车提速后,列车质量、速度、密度合理匹配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
提速列车与曲线轨道的横向相互动力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仿真计算典型的提速机车车辆通过不同曲线轨道时的轮轨动态横向相互作用性能指标,包括提速客货列车通过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强化轨道、160 km.h-1提速客运列车及120 km.h-1提速货运列车通过不同半径曲线轨道。根据现行动力学性能评定规范,对轮轨相互作用性能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提速后列车通过曲线轨道时轮轨横向动态相互作用加剧,动力性能指标的最大峰值均出现在圆曲线上,并且客运机车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接近,货车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要优于货运机车的性能。为了确保列车提速后的行车安全性,山区铁路的小半径曲线轨道须采取加强措施,提速客运列车以160 km.h-1和提速货运列车以120 km.h-1速度运行时的最小曲线半径分别取1 400 m和1 000 m。  相似文献   

3.
根据提速旅客列车对于旅客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应用列车纵向动力学理论分析影响旅客列车纵向冲动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比较不同装备条件的仿真研究结果,说明提速旅客列车纵向冲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常导短定子磁浮列车提速后的运行平稳性,文章介绍了现有走行机构的原理及结构,建立了Simpack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以长沙磁浮快线列车为例,采用建模仿真法对其提速后的平稳性进行分析计算,并提出增加横向减振器的优化方案.试验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提速列车平稳性优良,满足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双线自闭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的计算方法,在介绍表格计算法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扩展,分析了待避站股道足够和不足条件下,货物列车各待避站起停车附加时分不等条件下表格计算法的运用,定量分析了旅客列车提速后按闭塞分区追踪运行和按站间闭塞运行扣除系数的变化幅度,分析了货物列车提速对改善区段通过能力的作用,得出了旅客列车提速后,为了不增加提速旅客列车扣除系数,要求货物列车相应提速的幅度。  相似文献   

6.
红外线轴温探测器对提速列车适应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津 《中国铁路》1998,(12):21-23
根据沈山线列车提速试验结果,对红外线轴温探测器适应提速列车的能力进行分析,找出了红外线轴温探测器不适应提速列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俊开 《铁道车辆》1997,35(2):6-11
介绍了国外在既有线列车提速方面的经验,诸娟关速度目标值的选择,客货列车同步提速,骤提速和不单纯追求列车最高速度的意义等情况,指出了我国修建高速铁路专线和既有线提速的紧迫性及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我国某万吨重载铁路既有线提速的可行性,开展列车通过不同线路条件时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性的仿真和试验研究。建立万吨重载货车在线路上运行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计算分析其空载、满载以及直线、曲线通过等多种工况下,不同运行速度对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对万吨重载列车开展了提速动力学试验,测试重载列车提速通过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性。结果表明:万吨重载列车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均随车辆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曲线线路区段产生的轮轨相互作用更加剧烈,但均小于安全标准限值且有一定的安全余量。  相似文献   

9.
沈坚  朱剑月 《铁道建筑》2005,210(6):82-84
通过建立道岔垂向几何及刚度不平顺激扰模型,运用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模拟计算了提速列车对提速道岔的动力影响。比较了提速道岔尖轨轨下增加弹性后提速列车对道岔的动力作用,并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提速道岔尖轨轨下增加弹性后能减轻基本轨至尖轨区过渡段轮一岔垂向相互作用,有效地改善道岔的动力性能,延长滑床板及道岔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提速过程中新旧设备共存状态、提速方案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客货列车合理匹配关系。确定通过能力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以沈山线为背景,通过对运行方案法的模拟分析,确定客货列车提速在数量、结构和速度上的合理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1.
高速列车操纵运行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根据世界各国发展高速列车的经验和中国京浪高速试验列车预研究的进展,应用先进的数值仿真方法,深入详细地开展高速列车操纵运行的研究。以京沪试验列车运行的可行性方案为基础,建立了京沪高速线路库、高速列车机车车辆数据库和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研制了高速列车操纵运行的数值仿真程序,对京沪高速试验列车操纵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同时还对京沪高速列车进行了不同牵引重量、不同运行速度和不同停车方式的操纵运行的数值仿真。比较了京沪高速列车不同运行方案的运行时分、制动距离和能量消耗。研制的数值仿真程序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在近年来的各次重大提速和高速试验中得到反复验证。  相似文献   

12.
收集了国外调整列车发展的研究资料,并了我国近年来进行的广深线准高速、既有线提速以及高速列车试验的历程,提出了应继续进行提速试验,尤其是货物列车的提速,这将会给我国铁路带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日本高速列车先进技术的近期研究与发展(待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面介绍了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和既有线提速列车两大领域技术发展和最新研究进展,着重阐述车辆动力学的研究与技术应用,包括计算机动态仿真、滚动振动试验台、转向架设计、车轮踏面形状、列车空气动力学、主动悬挂、曲线提速及车体倾摆技术与主动导向等。  相似文献   

14.
提速列车的制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我国繁忙干线提速的要求,在环行线、沪宁线、京秦线和沈山线分别完成了客货列车的各种制动试验。通过对这些试验的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繁忙干线客货列车提速在制动性能方面的依据和技术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货物列车运用的现状,分析目前提速重载下的列车分离原因,并提出防止列车分离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干线提速区段客货列车流开行规律,总结了提速对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针对此实际,提出一种新的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货物列车制动限速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物列车速度提高到80km/h后,其紧急制动距离超过了规定的800m,威胁着运输生产安全。文中总结了1994年沈阳-大连间列车提速的经验,分析了1996年沈山线提速货物列车制动试验的数据,考虑到货物列车制动机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货车提速后解决制动力不足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既有线推广旅客列国提速的策略选择,旅客列车进一步提速的技术选择和货物列车提速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具体建议;并对既有线列车提速的效益评价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效益评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郑漯段提速试验,对列车提速情况下的弓网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运行实际提出了电力牵引提速应具备的条件,以及既有电化区段保证弓网运行安全的接触网适应性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列车提速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给各个相关专业带来许多新问题。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列车提速同样给信号系统带来新的问题,并且比较特殊,在汉丹线提速中信号改造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