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从1988年开始对全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做了大量的试验并铺筑了28000平方米的试验路。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该课题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该项研究成果于1990年7月24日通过省级鉴定。应邀参加鉴定会的有交通部科技司、工程管理司、国家交通投资公司、空军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北京市政工程研究所以及我省的专家、教授。会上听取了该课题的试验研究经过  相似文献   

2.
二十、曲线桥梁(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模型试验 为了探讨曲线桥梁的力学性能,许多学者开展了模型试验研究。1970年和1972年,Heins等报告了一个小型有机玻璃弯曲箱梁模型桥性能的研究。将三室箱梁作为单跨和两跨进行试验,并采用斜挠度理论的理论数据和试验数据相比较,得出:单箱特性提供了保守的挠度,主要是受微不足道的翘曲因素的影响。 1970年,1971年,Culver和Mozer报告了研究曲梁稳定性的一系列试验,为验证翼缘屈曲、肋屈曲的极限荷载,以22个弹性试验和18个破坏试验来说明。  相似文献   

3.
王爽  周绪利  薛忠军 《中外公路》2013,33(1):203-208
2011年1月,美国NCHRP(国家公路合作研究委员会)发布了第351号《研究结果摘要(Research Results Digest)》:“AASHTO试验方法T148、T265、T267和T283的精度研究”,汇总了NCHRP第9-26A号研究项目“AASHTO试验规程精度的前期研究——数据挖掘和试验室间比对”在2009年和2010年获得的主要成果.该文结合有关研究报告进行编译,对热拌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混凝土钻取芯样的高度测量、室内测定土含水率和烧失量法测定土有机质含量这4种试验方法的精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同一试验室内和不同试验室间试验结果精度估计值的比对,客观地反映了以上4种试验方法变异佳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苏通大桥斜拉索疲劳使用寿命达到50年的要求,对斜拉索进行拉弯疲劳试验研究,以验证斜拉索设计与制作工艺能否满足要求。在分析国内外斜拉索拉弯疲劳试验状况和苏通大桥斜拉索拉弯疲劳试验参数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大型桥梁缆索试验系统对试验索进行200万次拉弯疲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苏通大桥斜拉索疲劳使用寿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华东公路情报网于1988年6月1~3日在镇江召开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试验研究交流会。华东六省一市及有关院校的3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试验、科研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参观了宁杭公路试验路段,与会代表对试验路段的施工和养护方法很感兴趣,并对江苏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方面的研究十分赞赏。其试验研究的项目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青藏线北麓河、清水河通风管路基试验工程的概况,并通过一年多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通风管的降温及加筋作用。  相似文献   

7.
钢纤维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钢纤维,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其路用性能。从1992年8月铺筑试验路,到2002年12月最后一次观测,经过长达10年的验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石安高速公路部分路段2010年养护维修中采用了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为保证施工质量对影响热再生质量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室内进行了旧料的级配及油石比、回收集料性能、回收沥青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补充部分新沥青混合料以调整级配,增加油石比;对新沥青混合料合理掺量进行了试验研究,进行了车辙试验、冻融试验、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提出了20%的合理掺量。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于1953年开始对石灰土类材料的路用性能,在室内、外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1955年起在边应用、边研究、边改进中,逐步推广应用于路面结构层;截止1980年止,用做路面的基层、底基层或垫层者,长度在一千公里以上,面积超过一千万平米。通过长时间的工作实践和试验研究后,得到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航  蒋涛 《世界汽车》1995,(6):33-37
汽车实车碰撞试验,是综合评价汽车碰撞安全性的最基本、最有效的。京城 这方面,美国、欧洲汽车工业发达国家起步较早。60年初,就着手碰撞试验研究,经过30年的工作,建立了碰撞试验法规体系、日本是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之一,实车碰撞展开滞后美国,欧洲10上左右,在研究美国、欧洲标准法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实车碰撞法规和试验方法,我国的汽车工业经过40年的,已具有一定规模。预计到2000年,国内的  相似文献   

11.
路面平整度仪是交通部高速公路课题内的一项研究任务。西安公路研究所自一九八一年初开始研制,一九八一年十月试验样机研制成功,后经数百公里的试验和改进,现已正式定型。  相似文献   

12.
由恩施州交通局、恩施州公路总段、武汉工业大学共同承担,恩施市公路段协作的科研课题“石屑混凝土路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经过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研究成果,并于1994年9月5日~6日在恩施市通过专家鉴定。 鉴定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课题立题和研究技术路线正确。试验数据可靠。通过用石屑混凝土材料的试验研究,说明石屑混凝土强度比河砂混凝土强度高。室内试验和试验路段及推广路段证明。石屑混凝土在  相似文献   

13.
X6130型汽车柴油机是杭州汽车发动机厂的二代产品。通过三年半的设计、研制,完成了按国家标准对重型汽车发动机考核的全部项目(即1000小时全速、全负荷试验;500小时超速,超负荷试验;3000次热冲击试验;海南试验站五万公里装车道路试验)。1984年7月通过了鉴定,1985年1月中汽公司以(85)中汽技字041号文批复为国家鉴定,批准产品正式定型。本文介绍了X6130型柴油机设计要求和主要参数的确定,并对发动机设计、结构特点以及试验研究做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欧盟将从2009年3月起禁止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法国科学家努力赶在禁令颁布前积极研究试验化妆品的新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肇庆西江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大桥 ,桥型为钢桁架结构 ,全长 15 95 7m ,1987年建成通车。针对公路桥桥面铺装出现的病害 ,1998年 11月~ 12月间进行维修试验研究。总结介绍钢结构桥梁桥面维修方案、施工工艺及近 2年使用阶段检测试验的情况 ,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国内对旧沥青路面材料热法再生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也较为显著。但它还存在燃料消耗过多、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为此,我们于1985年开始研究应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冷法进行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以下简称冷态再生)。在室内试验资料的基础上,1985~1987年共铺筑试验路27000m~2,路用效果良好,并于1985年8月通过了技术鉴定。它具有节省能源、减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7,(11)
针对目前雾封层预养护技术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现状,在对比分析现有研究基础上,推荐了基于工艺性能、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要求的雾封层养护材料评价体系。其中的耐久性评价,室内试验推荐采用加重磨耗试验,可以评价雾封层的养护效果;现场试验采用改进的耐磨性试验,可以评价路面性能,预估雾封层的使用寿命;对浙江某地区2012年~2015年采用雾封层养护的5.9km桥面进行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评价预防性养护材料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一、橡胶沥青罩面的应用情况采用橡胶改善国产沥青性能,早在1980年国内一些公路科研单位就已开始研究与试验。我省交通科研所于1981年在大交通量的广湛公路佛山附近路段铺筑了一段试验路面,用废旧橡胶掺沥青改善国产沥青的路用性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后来于1982年10  相似文献   

19.
低造价沥青路面修筑技术在北方边远地区的研究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施工实践和3年的试验研究,对试验路段在技术经济和效益上进行了分析,并摸索出一条低造价公路改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型岩土相似材料的力学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岩土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结合西部几个重大的隧道及地下厂房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相似材料,由铁精粉、重晶石粉、石英砂、松香酒精溶液等材料经一定的配比研制而成.通过实验室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假三轴试验、巴西试验等经典力学试验研究这种复合材料在不同配比条件下的力学特性,从而使这种复合材料能用于不同工程的物理模型试验,并成功用于某大型分岔式隧道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新型岩土相似材料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工程物理模拟的需要,值得在以后的模型试验中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