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港口码头合理配备应急资源和规范应急能力建设对提高我国水上溢油事故风险应急处置能力、保护我国水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最新发布或修订的《水上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港口码头水上污染事故应急防备能力要求》等标准、规范,以盘锦港码头水上溢油事故为例,按照三级应急防备的设计思路,对港口码头水上溢油事故应急能力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对港口码头水上溢油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建设的科学有效评估,可供港口码头的应急能力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港口码头配备溢油应急设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杰  邸锦疆 《世界海运》2011,34(6):43-45
以码头的溢油风险为出发点,谈及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的必要性,阐述国内法律法规对码头溢油设备配备的要求和标准,分析当前沿海港口码头配备溢油应急设备的现状,并就如何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做好港口码头配备溢油应急设备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获取最优的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提出一种基于证据推理和决策偏好的定量决策方法。根据历史数据获取船舶溢油事故的典型应急处置方案,并根据已有研究获取其影响因素和决策准则。利用语言变量获取群决策中不同偏好下的决策准则权重。建立不同影响因素的定量评价方法,并应用证据推理对影响因素评价结果进行融合,获取不同决策方案下的决策准则值,从而获取最优应急处置方案。选取一起典型的船舶溢油事故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很好地实现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4.
《水道港口》2019,(6):735-741
针对不断增大的船舶溢油事故威胁,我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能力建设,尤其是硬件设施设备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分析大型海上船舶溢油事故应急物资联动调度工作流程实际基础上,重点考虑各应急物资集散点和各船之间可从时间上并行作业的特点,将各类应急物资需求量统一转换为当量体积,以所有参与应急响应的应急处置船航时最大的船航时最小化,以及同一集散点的各船航时之差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大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物资联动调度模型。然后在Matlab R2017a软件平台上应用yalmip工具箱和cplex优化求解器,求解应急物资调度方案,然后通过算例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围堵"水上溢油":反应迅速、控制有效 经过对去年8月5日黄浦江特大燃油污染事故的前后期调查,已经确定,"8.5"浦江溢油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700万.时隔整整一年,上海海事局特意选在"长阳"轮溢油事故的原发地点--吴泾电厂码头水域,展开了溢油事故应急处置演习.上午,记者跟随上海海事局的现场指挥船,目睹了这场围堵"浦江溢油"大战--  相似文献   

6.
侯旭可 《水运管理》2009,31(8):39-41
为更积极地发挥海事部门在船舶溢油事故处置中的作用,介绍海事部门在船舶溢油事故处置中的职责,详细分析海事部门在船舶溢油事故处置中8个方面的作用,对限制海事部门作用发挥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为船舶溢油事故处置提供法律保障和工作依据;建立健全溢油应急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船舶溢油监视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溢油事故船舶先期处置决策偏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有效的应急反应是控制船舶溢油事故危害和降低损失的关键。事故船作为溢油事故的第一发现方,对溢油的先期应急处置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有必要探索事故船的溢油先期处置决策机理和影响因素。以个体决策偏好理论中经典的随机效用理论为依托,建立了行为反应模式,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实现了事故船舶溢油先期处置决策偏好模型的拟合、参数估计和选择偏好估计。结果显示:溢油水域的风力、浪高、雾况和可能的溢油量,船上应急设备配备和船员应急经验等会影响事故船舶有关溢油先期处置的决策偏好。  相似文献   

8.
钱缘  黄志球  陈伟建 《水运管理》2011,33(4):22-23,27
为完善深圳海域溢油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增强海事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分析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溢油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估深圳海域溢油风险及应急体系能力,认为深圳海域溢油污染风险较高,溢油应急体系缺乏人才和设备,难以满足深圳高溢油污染风险的应对要求,并提出完善深圳海域溢油应急体系建议:推动建立区域应急联运机制,实现协同发展;建立清污协会会员制,整合应急资源;建立应急设备库,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茂名港是以石油化工产品运输为主的大港,防污任务繁重,为构筑茂名港溢油应急计划体系,茂名海事局于今年3月份举办了《码头溢油应急计划》编制人员培训班。组织辖区各港口企业主管防污工作的领导和编制人员学习《码头溢油应急计划》的编写要求、方法和有关法律法规,部署《码头溢油应急计划》的编制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至8月中旬,辖区内7个装卸石油化工品的码头(包括……  相似文献   

10.
苏醒  高春元 《中国海事》2008,(12):41-44
文章针对我国港口溢油应急能力及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港口溢油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的思路,从应急设备配备的技术标准和执行标准两方面全面阐述了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并为具体的建设和营运构建了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力求切实提高国内港口溢油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1.
船上船污应急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对减轻海洋环境污染起了积极作用,尽管目前大量船舶都编制了该计划,经调查发现许多船舶在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各类船舶对所发生的油污应急反应能力,必须加强演练,定期评估、检查和修改已制定的计划。  相似文献   

12.
船舶溢油事故污染的行政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欣 《中国航海》2006,(2):86-90
在早期的船舶溢油事故污染研究中,对纯技术的研究远远优先于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为此,围绕船舶溢油事故污染行政治理,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对行政治理的基本内涵、职能、组织架构和应急计划制定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世界各国虽然对船舶溢油事故污染行政治理予以了高度重视,但基本停留在应用实践层面,因此有必要结合实践,从理论角度予以规范化描述。同样,我国船舶溢油事故污染行政治理尚处于初始启动阶段,有必要加快规范化和合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溢油事故危害及应急技术现状,针对当前海上溢油难以跟踪定位的难题,提出了溢油跟踪定位浮标技术解决方案,采用北斗卫星定位通信为平台,实现海上溢油的全过程、全天候的实时跟踪、监测功能,通过海上试验验证,溢油跟踪定位浮标为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快速反应提供了一种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田  黄志 《中国航海》2011,34(4):98-103
针对目前我国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现状,借鉴国内外其他领域应急能力评估模式的先进经验,建立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得出不同层次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某海区溢油应急能力现状评分,得到该海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等级.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实用,可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严栋 《中国海事》2010,(4):58-60
文中针对长江沿岸溢油设备配备现状,深入分析长江沿岸小型区域性溢油应急设备库的优势,力求寻找一条解决目前溢油设备配备存在的问题的新途径,从而有效提高长江水域溢油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形式化描述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流程中相关组织间的联系,首先利用集合论思想,将应急处置流程抽象为任务集、实体集和联系集的组合,并基于事故报告、应急计划启动、应急方案生成和应急方案执行4个阶段进行形式化描述,在此基础上,给出应急处置流程中的相关组织间的联系网络。研究表明:任务集、实体集和联系集3个不交集合可以覆盖应急处置的全部行为要素,集中式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组织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海上溢油微型跟踪浮标的技术特点和研究情况,通过水动力学研究,优化了微型跟踪浮标技术参数,采用卫星定位通讯方式实现海上溢油的全天候全过程监测,海上试验效果良好,为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快速反应提供了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电子海图系统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溢油应急反应电子海图子系统是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模拟系统的主要界面,它是针对海上溢油应急反应而开发研制的。除一般航海电子海图系统所具有的海图数学要素数据、图形要素数据及辅助要素数据外,它还包含有环境敏感区数据库和溢油应急反应模型库等。  相似文献   

19.
船舶数量的增多和船舶大型化,使海上因船舶交通事故引发的船舶溢油风险概率大增。一直以来。由于我国对船舶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滞后,有效应对海上溢油尤其是突发性重大溢油事故的能力还很弱,因此,尽快提高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中从提高对船舶溢油应急处置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出发。科学分析了造成应急处置能力低的根源,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具体提出了有效提高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上船舶溢油应急能力现状及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根据“我国沿海与长江干线船舶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调研情况,对我国目前的水上船舶溢油应急能力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我国当前面临的水上污染形势,以及船舶溢油应急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海事系统落实《国家水上交通安全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