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林建辉  王炳轩  孙杰 《船舶工程》2020,42(S1):226-229
采用软件实现方式搭建船岸连接系统光通信信号调制解调方案,并利用Modelsim模拟仿真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测试,研制出了船岸连接系统光纤通信模块,实现了船岸连接系统船端与岸端的3路语音数据、1路MLM数据及1路ESD信号的可靠双向传输功能。突破了国外极少数厂家对船岸连接系统光通信技术的技术封锁。  相似文献   

2.
浮式桥式集装箱起重机船岸作业系统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完善新近提出的适应斜坡式集装箱码头的浮式桥式集装箱起重机船岸作业系统设想,开发了相 应的计算机动画模拟模型,并应用其辅助系统方案的选择和参数的确定。本文介绍该模拟模型及应用其研究分析 浮式桥式集装箱起重机船岸作业系统作业效率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相似文献   

3.
海洋环境对卫星通信质量的影响是船岸一体通信系统在实船应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套试验方案,在陆上通过海况模拟装置对海洋环境进行模拟,以甚小孔径终端(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VSAT)为测试对象,探究摇摆幅度、摇摆周期及转动速度三个因素对卫通信道设备通信质量的影响,为船岸一体通信系统的实船应用提供支撑,同时为船岸通信信道设备的研发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船岸之间的数据通信仅仅局限在传真、电话与电报等诸多模拟传输手段方面。而近年来,伴随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得船岸间的数据传输路径得以转变。在这一背景下,能够与船岸之间的数据通信业务需求相适应,但在传输相同数据的过程中,也可以选用不同的传输设备。本文重点优化了船岸数据综合传输系统,提高了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数据传输能力,使得既有通信设备得到整合,减少船舶的营运成本,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船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通信安全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随着互联网与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船岸通信网络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革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移动卫星通信为主、无线局域通信网络为辅的通信系统。为了保障船岸通信网络的安全,提高船岸通信的防范技术,本文结合船岸通信网络系统结构和IPV6通信协议,设计了船岸通信的网络安全防范机制,并详细介绍了该网络安全防范机制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
船岸一体化数据同步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船岸在地域上的分离,使得岸端管理人员缺乏对所属船舶使用燃油情况的有效监控.文章主要应用卫通设备INMARSAT—C,作为船岸数据传输的主要通道,使用增量数据作为船岸数据同步的主要依据。通过船岸数据同步,实现了船岸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方便了公司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船舶各种燃油使用情况信息。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新的斜坡式集装箱码头浮式桥式起重机船岸作业系统,开发了计算机动画模拟模型.介绍应用该模型研究确定缆车运行速度要求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VSTO技术的船岸同步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3G、4G网络,近岸船舶可使用Email方式进行船岸通讯,以实现船岸端系统间的数据同步和船端系统的更新.采用VSTO技术设计一种软件,通过扩展Outlook邮件客户端的方式,实现船岸端系统之间通讯邮件的数据封装、解析、以及转换,从而实现船岸端系统间的数据同步和船端系统的远程升级.  相似文献   

9.
液货船船岸界面存在作业风险高、作业管理不规范、船岸双方安全生产责任未严格落实等问题.通过对辖区船岸界面作业现状分析,围绕液货船船岸界面作业安全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识别船岸界面作业风险点.为散装液体危险货物作业安全、规范船岸界面安全管理、完善船岸安全检查机制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LNG运输船舶船岸兼容分析涉及到的信息空间跨度大,所需数据数量大,数据格式类型多且难于共享,因此考虑通过建立LNG运输船舶船岸兼容数据库系统,为船岸兼容分析提供有效的支持。通过分析LNG运输船舶船岸兼容分析方法,集成Access数据库开发、OPTIMOOR系泊计算、VB.NET软件开发等技术,构建了船岸兼容分析系统。船岸兼容数据库由三个子数据库组成:终端数据库、船型数据库、船岸兼容分析数据库。系统具有六大模块,对应的有六大功能:兼容性分析、统计分析、系泊分析、靠离泊分析、文档自动生成功能、数据维护功能。通过LNG运输船舶船岸兼容数据库软件系统的应用,可极大地提升船岸兼容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港口船用岸电系统对社会环境、船舶方、港口方等三方均有效益,但对于投资方运营效益无法覆盖巨额的初期投资。基于港口船用岸电系统的投资,通过财务内部收益率法和盈亏平衡法,计算收费标准;以收费标准为基础,分析港口船用岸电系统的投资模式,说明现阶段推动港口船用岸电系统改造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国内、外港口船舶岸电系统应用情况的分析,阐述在港口码头设置船舶岸电系统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结合营口港鲅鱼圈港区码头船舶岸电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港口船舶岸电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对各种用电负荷的计算步骤、设备选型和系统功能等加以说明,可供今后港口船舶岸电系统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三峡库区大水位差下的船舶供电需求,基于浮箱能够随水位同步变化的原理,设计了一套浮箱岸电设施。该设施利用浮箱在导向架内的上下浮动以适应不同的水位,通过上下两层的结构适应不同干舷高度下船舶的供电;利用雷达式水位计获取水位信息,将其传递给电缆卷筒的变频控制器,通过控制系统的逻辑编辑,从而实现电缆在水位发生变化时的准确收放。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论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工程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方法以缆索吊装法为主,扣索索力值的大小对成拱线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中对扣索索力进行了静力平衡法和积分查表法2种方法的实例计算,并对计算结果作了分析与比较。从而得出静力平衡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模型简化,并分析了对扣索索力成桥线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神华501”是国内第一艘安装高压岸电连接系统的散货船,该船的成功交付及运营实现了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目标。结合该船的设计思路,通过对国际上通用的各种岸电上船方式的比较分析,确定了高压岸电上船的方案。同时,对国内外船舶高压岸电系统相关设计标准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高压岸电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及在高压岸电供电工况下的短路评估情况。  相似文献   

16.
张晓冬  刘俊  邹双桂  唐文勇 《船舶工程》2016,38(S1):182-185
为进行大口径管件的1.5D小半径中频热弯研究,基于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提出一种简化方法对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过程采用顺序耦合的方法,对于热分析步采用自编DISP子程序加载,并将温度场结果导入热应力分析步中进行热弯过程模拟,并且和实验值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基于此简化模拟方法研究了弯曲过程截面扁平度和减薄率随着弯曲过程的变化规律,并且为了控制截面畸变,研究了通过施加反弯矩对截面扁平度和减薄率的影响,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一种以气凝胶和铝蜂窝材料为主的船舶内装板结构。介绍了船舶內装板耐火分隔定义及设计方法。根据耐火分隔标准试验,设计以电加热板模拟加热炉温升的耐火分隔小尺寸样件模拟试验。根据小样模拟试验原理,建立耐火分隔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仿真和试验结果较为接近,仿真计算方法可以为耐火分隔结构优化提供手段。通过仿真分析计算,得到船舶内装板中气凝胶的最小厚度为5mm,內装板结构整体重量较50mm厚复合岩棉板轻25%。研究方法可以为新型耐火分隔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船用柴油机,在D2试验循环模式下进行原机和加装SCR系统后的性能对比试验,分析SCR反应器在无尿素喷射时对柴油机排气特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同时还分析按氮氨比为1∶1进行尿素喷射时SCR系统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安装SCR系统后,排气背压和排气温度均有所上升;经济性略有下降,额定工况下降低幅度在1%左右;虽然增压器后NOX排气浓度增大,但NOX质量流量下降幅度较大,额定工况下降幅度为12.3%,尿素基本喷射量标定计算应以加装SCR反应器后的柴油机排气参数为依据;NOX加权比排放由原机的12.63 g/k Wh降低到11.52 g/k Wh,降低了8.7%。按氮氨比为1∶1的比例进行尿素喷射时,SCR系统能满足Tire III的NOX排放限值要求。研究结果可为SCR系统设计和尿素喷射量的标定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蒋更红 《船舶工程》2013,35(2):27-31
针对船舶柴油机喷油泵柱塞螺旋槽上方壁面的穴蚀现象,建立了喷油泵柱塞与套筒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喷油泵内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重点研究局部低压区、湍流涡团以及气泡析出、成长和溃灭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柱塞螺旋槽与套筒回油孔构成的重叠开口的大小和形状对燃油流场具有决定性影响,产生低压区和湍流,生成的气泡溃灭时对柱塞螺旋槽上方壁面和回油孔内壁产生机械冲击,造成穴蚀。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超声消应力现状,文章将超声消应力技术与爬壁技术、常规移动机器人技术相融合,提出消应力爬壁机器人的概念,基于永磁吸附原理开展消应力爬壁机器人的总体方案设计、力学分析和测试工作,研制成功消应力爬壁机器人原理样机,并以焊接试板为对象进行了示范性应用。应用结果表明,研制的消应力爬壁机器人能够达到预期的应力消除效果,可替代人工完成应力消除作业,有助于提高船舶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