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由于传输信道中存在随机干扰,监控系统受到干扰后输出的信号中存在随机误差,从而导致传统的船舶舱室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性差,为此设计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船舶舱室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在系统的硬件部分,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温度,利用无线收发模块传输监控数据,并采用数据采集卡采集监控数据。在系统软件部分,利用传感器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感知实时监测的信息,采用数字滤波方法抑制有效信号中的干扰成分,输出监控信号,以此完成基于传感器网络的船舶舱室火灾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实验以明火发现时间与阴燃火发现时间为实验指标。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比传统的基于红外技术的船舶舱室火灾远程监控系统与基于蓝牙技术的船舶舱室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发现明火、阴燃火的时间短,证明所设计的监控系统实时性能好,能够及时发现火灾情况。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舰船监控系统也朝着智能化及信息化发展,同时随着监控数据的急速增长,如何实时从海量监控数据中挖掘出有效信息是现代船舶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的瓶颈所在。云计算平台利用分布式架构﹑云存储及并行计算技术,在大数据信息处理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将现有的开源云平台Hadoop引入船舶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在研究基于云平台的监控系统架构基础上,改进监控系统中的并行数据查询算法,最后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港口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港口大型重要设备远程实时状态监控系统的作用、组成、功能,并介绍了港口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船舶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性,需要对船舶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设计无线网络下船舶运行状态远程监控系统,系统包括船舶运行状态特征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总线传输模块、无线网络通信模块、集成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等,采用远程卫星通信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技术进行船舶通信网络构建,基于H.323协议和IETF的SIP会话初始化协议进行船舶无线网络通信的信令设计。采用多点多线程控制方法进行船舶运行状态的监控指令的集中执行,在集成GCC编译环境中进行监控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和交叉编译,采用异构、层次化的中间件技术进行监控系统的软件平台设计,实现船舶监控系统的网络接入服务和状态实时监控服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船舶运行状态远程监控系统能实时监测船舶的运行状态特征,系统自适应性和可靠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崔满  刘明兰  刘英仙 《中国水运》2008,8(1):163-164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和通信带宽的日益提高,以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的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针对现代化大型工厂的生产和安全对远程、实时监控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DSP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本文简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重点介绍了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可通过局域网、互联网、等实时传送现场图像、声音以及各种监控数据,具有视频压缩、解码、网络传输、图像储存、图像索引回放、摄像机远程控制以及图像移动侦测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GPRS数据传输,将远程监控系统应用到港口大型设备管理中,实现港口大型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快速集中,获得现场监控数据,实现远程故障诊断,有效提高设备信息采集的实时性、便捷性,为维修作业提供可靠、及时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传感器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远程监控系统在保障航运安全、维护船载设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船舶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船岸间数据信息共享和交互,对船载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状态预测和故障诊断。本文在船舶远程监控系统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组织学习特性,提出远程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能够根据设备运行参数对故障趋势进行准确判断并发出预警。  相似文献   

8.
基于C/S网络化架构,设计了一种船舶电站无线远程多机监控系统。系统采用本地和远程两级分布式控制体系,可实现在C/S模式下监控系统的服务器与多台远程客户端同时进行电站监控。文中介绍了船舶电站监控系统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基于本地基站监控系统与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的两级监控体系架构,通过在Lab VIEW平台上嵌入TCP/IP无线网络通信协议,实现本地服务器与远程客户端两级之间的实时通信及船舶电站状态监控;分析了基于Lab VIEW平台的远程无线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要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该监控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完善;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总线监控,这种两级网络化监控是一种更加灵活方便的智能监控模式,操作方便,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砂桩成桩质量和施工效率,研制一套砂桩施工自动化监控系统并进行现场应用,包括砂桩沉管行程自动监控系统、桩机电流监控系统以及远程监控系统。实测结果表明:行程监控系统可精确记录沉管下沉、上提和反插距离;电流监控系统可实时反映沉桩电流变化,通过行程和电流监控结果对比,电流监控可反映沉桩地层变化和反插效果;行程和电流数据可通过远程监控实时显示和记录。该套系统的研制可实现砂桩成桩精细化管理、解放现场监管人力,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船舶的有效监管,本文结合云平台技术开发了一种船舶远程状态实时监控系统,详细介绍了该实时监控系统的基本框架、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设计。该船舶状态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利用局域网和CAN总线等数据链路,快速获取船舶的实时状态参数,有助于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无人船装置的大水域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大水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设计一种由自动巡航无人船、环境检测装置和远程操作平台组成的大水域环境监测系统。将嵌入式系统、信息通信、路径规划等技术相结合,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现对无人船的精准控制、大水域环境的精确实时在线监测和水样样本的采集。试验结果表明,该无人船监控系统不仅能满足对大水域水质环境检测的需求,而且能提高大水域环境监控效率和降低成本,对推广应用农业技术与装置和进行水质环境检测有促进作用,同时能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移动型水质监测系统由无人巡航船和陆面监控平台组成。无人巡航船利用"北斗一号"传输水质信息,利用"北斗二号"和惯性导航系统输出的导航信息。无人巡航船可实现自主移动、采集水质信息和发送信息;陆面监控平台可接收水质信息,该信息能在以Lab VIEW为环境开发的上位机软件上显示、存储和查询。对系统进行了测试,3个通信试验的平均丢包率分别为2.42%、2.5%和2.3%,通信丢包率低,无人巡航船运行轨迹和预设轨迹基本重合,能准确巡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三级蓄电池参数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蓄电池作为智能监测模块工作电源,检测蓄电池电压、密度、液位和温度,通过CAN总线经过信息处理机和上位机进行通讯,实现了蓄电池的远程实时监测和管理,保障了蓄电池的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低洼路面积水影响行车等问题,建立道路积水监控系统。采用虚拟仪器软件进行系统设计并运用实时远程监控技术,开发监控界面和程序框图,灵活运用有关控件,监控现场液位,对高限、高高限报警,自动产生数据报表。系统界面友好美观,容错性强,稳定性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介绍基于3G的船舶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现实,该系统实现了实时、高速传输包括声音、图像在内的船舶动态信息,以满足设在陆地上的管理控制中心实时掌控船舶的运行状况,以保障船舶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树伟 《水运工程》2012,(12):115-118
利用先进的PLC技术以及组态软件实现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及处理处置工艺的集成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可以对整个工艺过程中各个子单元中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远程控制,并能提供报警信息记录工艺过程的相关数据,提供实时曲线及历史数据浏览,并能按照要求形成报表,进行工程量的统计.该系统在某环保疏浚项目中投入使用,运行稳定、管理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远程测量,初步筛选出高排放船舶,提高船舶排放监管的针对性和效率,设计一种基于嗅探式传感器的岸基监测设备和配套的软件平台系统。系统通过采集船舶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n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和气象数据等实时信息,基于船舶尾气排放量在线估算方法、船舶尾气排放扩散数值模拟、观测数据的模式识别算法等,实现船舶尾气排放特征的在线识别和疑似高排放船舶的粗筛。对比在相同环境条件下CALPUFF模型计算得到的气体污染物模拟理论浓度,验证岸基嗅探式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移动通信的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系统采用嵌入式技术、移动通信通讯技术和java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一个家庭智能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将家中的电器、防盗系统、影视娱乐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对家用电器和各个子系统的智能管理。同时能通过短信和Internet网络等方式,实现对家庭系统的远程监控。该系统具有非常灵活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开发成本低,该系统开创性的在手机客户端实现了C/S网络结构,具有独立的运行平台,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时性,在市场上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Digital twins and relevant concepts are being applied in a wide variety of ways, and they are of most use when an actual real-world physical system or process (a physical twin) is changing over time and when measurement data correlated with this change can be captured. In this work, a digital twin model was implemented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of aquaculture net cage systems, which is notoriously challenging because of several difficult-to-measure properties, such as forces on and deformation of the flexible netting structures, waves and flow field alterations around the cage and complex stiffness behaviour of the mooring elements made by fibre ropes. These properties were set to be adaptabl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ant outputs, such as cage responses and mooring loads that were continuously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ment data obtained from remote monitoring sensors. In this way, real-time sensor data were assimilated in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for representing the actual net cage system. No dedicated sensors were used for fish monitoring, but the fish behavioural responses to current, wave and cage deformation were modell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field observational data.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has also been tested for the digital twin implementation, which was found to be suitable for practical uses in fish farms.  相似文献   

20.
为排除大型邮船房舱门窗开口结构发生变形的可能性,需要开展变形监测。在大型邮船船体结构完工后的全船起浮过程中,运用高精度激光跟踪仪,对房舱门窗开口结构进行起浮过程变形监测。测量并收集起浮过程不同阶段的房舱门窗开口结构三维坐标数据,经分析对比,掌握房舱门窗开口结构起浮过程变形情况,为大型邮船的结构设计和建造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