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四川省洪雅县瓦屋山马坎滑坡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暂时稳定状态.在饱和状态下,不稳定.通过对抗滑挡墙与抗滑桩联合桩间墙的方案比选,选用后者,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
以会东县狮子山滑坡为依托,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滑坡成因,并运用FLAC3D软件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主要为局部变形,且主要是滑坡中上部剪切变形较大,处于欠稳定状态;该滑坡在天然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在暴雨条件下有发生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刘海东 《路基工程》2017,(1):213-217
在极限平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一般条分法、毕肖普法和传递系数法对某铁路的宜昌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同一剖面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稳定系数差异性很小,从而采用传递系数法来评价滑坡的稳定性。根据稳定系数在天然工况下为1.225,地震工况下为0.985,暴雨工况下为0.947,得出天然工况下坡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地震和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在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厘清某山区临河堆积体多级滑坡的影响因素,根据滑坡的破坏特征及各级滑坡体间下滑力的传递关系、潜在剪出口位置,采用传递系数法对各级滑坡的稳定状态及下滑力进行单独或叠加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滑坡整体现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或连续降雨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2)前缘次级滑坡受江水冲蚀,在正常工况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或连续降雨工况处于不稳定状态;3)后部坡体受前缘滑坡牵引,现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据此,采取自上而下分级防治的设计思路,在上下级滑坡体连接薄弱处将牵引段滑坡与后部坡体分割后分别治理,前缘滑坡稳定性差采取抗滑桩支挡,后部滑坡稳定性较好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治理后监测结果显示,桩顶位移在4个月后趋于稳定,最大位移约为35 mm,满足规范要求,经过2个雨季后位移没有明显增加,该治理方案可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鉴于四川省巴中市王家坡滑坡的灾害历史和现状,本文根据王家坡滑坡的地质勘查报告,分析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研究表明:在自重状态或者自重与地震组合状态下,该滑坡基本稳定;但在自重与暴雨组合状态下,该滑坡处于不稳定或欠稳定状态,有必要采取可靠的防治工程措施。本文的研究为该滑坡的有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工程勘察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元江至蔓耗高速公路(玉溪段)K119+740~+870段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该边坡安全系数为1.04,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为0.88.采用削坡+坡面排水+锚杆框格梁+坡脚挡墙防护方案后,暴雨工况下安全系数达到1.13,属于基本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以临夏某高速公路互通段线路右侧山体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互通段坡体进行划分区域及监测,对地表变形和深孔位移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已形成滑坡区的变形和破坏机制,并依据监测结果对坡体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已发生滑坡的A区处于自稳状态,B区滑坡体存在变形且在发生蠕变滑动,滑坡区对邻近坡体的影响较小,两邻近的C区和D区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对A区滑坡体不同位置采取削坡卸载、抗滑桩和支挡等措施,B滑坡区前缘采取填土反压与排水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某公路大型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平  王德富  胡敏 《公路》2012,(5):99-103
以贵州境在建杭瑞高速公路某大型滑坡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已有的工程地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对滑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运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滑坡变形破坏的模式及滑坡稳定性,提出了强支挡、削坡减载+抗滑桩及全削坡减载等3种滑坡治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整治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优选削坡减载+抗滑桩方案。实践表明,削坡减载+抗滑桩方案是一种治理滑坡性价比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对益阳鱼形山水库周边浸水路基边坡在天然状态、普通植被混凝土状态以及六角砖支护下边坡变形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该路基边坡虽在常水位下处于稳定状态,但在内涝时期边坡安全系数过小,有发生滑坡坍塌的危险;在采用六角砖防护时,安全系数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坡体内浸润线均有效降低,并小于内涝水位。  相似文献   

10.
贵州六威高速公路某路基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滑塌。经过现场踏勘及地质调绘、钻探、挖深后发现,该段滑坡的产生由路堑开挖使炭质页岩出露于地表而加速风化、赋水、软化,在路堑坡脚处顺层滑动剪出而形成。滑坡土体基本由碎石粘土与强风化炭质页岩构成,滑床为炭质页岩强风化层面。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坡体稳定性计算验证了此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比选了削坡加挡墙及抗滑桩2种处治措施,得出了抗滑桩为最优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十白高速公路栗石沟隧道洞口边仰坡的稳定性情况为例,就天然状况和暴雨工况2种工况,运用理正分析软件,采用圆弧滑动法确定滑裂面形状、瑞典条分法分析圆弧的稳定性,通过自动搜索最危险滑裂面来计算边坡的稳定性,定量计算了在自然工况和削坡卸载后的稳定性系数,对洞口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某高速公路煤系地层滑坡成因及稳定性,通过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等手段查明滑坡基本特征,采用定量计算与数值模拟方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入渗是引发滑坡失稳的关键诱因,滑坡稳定性系数随降雨持时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并在后期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据此制定了以清方+抗滑支档为主的处治措施,经过后期监测显示,边坡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曾泽民 《路基工程》2017,(5):188-192
以粤北山区某高速公路K227+210~+385右侧煤系地层路堑高边坡滑坡为例,阐述了滑坡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折线型不平衡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根据滑坡的分布范围、变形特征、诱发因素、稳定现状与趋势等,并考虑施工风险、工期及质量控制等因素,提出滑坡综合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易发生边坡滑坡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公路的推进进度并增加项目总投资,因此开展研究公路滑坡成因及处治方案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四川某一级公路路堑开挖过程中出现的边坡整体失稳,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对滑坡成因进行分析,采用传递系数法对天然、暴雨及地震三种工况下滑坡体剩余下滑力计算,定量评价滑坡稳定性。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处治费用、施工周期、施工风险、运营风险及环境影响等因素,最终采用抬升路面设计高程、清方、坡面支挡防护与防排水等工程措施组合的综合处治方案。目前该滑坡体处治基本完成,处治后边坡稳定,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祥  张丹 《路基工程》2021,(2):193-197
针对某铁厂互通E匝道开挖路堑已形成的六级台阶及其支挡格构破损状态特点,依托黑林观音滑坡,结合邻近区域地灾态势,探索地质构造成因,确定岩层岩性特征,分析滑坡机制,摸清滑坡成因,并确认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基本岩土力学模式。基于天然工况与饱和工况,运用FLAC3D建立该滑坡地质模型,分析黑林观音滑坡体位移变量和稳定程度,设计适宜的支挡方案。实施后,滑坡体已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风积沙地区公路桥梁岸坡设计中施工便道岸坡模型构建的困难性,提出一套基于实际施工环境下的岸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提取施工便道模型各点三维坐标,运用犀牛软件重新拟合岸坡坡面,建立天然工况模型;其次,将便道地形点引入模型,并把原坡形重合地形点剔除,建立三维岸坡施工便道修筑工况模型;最后,以在建项目内蒙古西拉木伦河特大桥岸坡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分析天然工况和施工便道开挖模型的稳定性,与传统二维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并通过施工探究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膨胀土公路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悦  黄强兵  周宝 《公路》2007,(4):46-51
以国道G316线安康~汉阴段K25附近膨胀土公路滑坡为例,分别运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的Fredlund强度公式以及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分析了该膨胀土公路滑坡滑带土强度破坏的力学机理,同时运用FLAC2D数值方法模拟了其运动机理与过程,得出了膨胀土公路边坡开挖前后的应力、位移、应变及弹塑性状态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胡伟  杨刚  吴银亮 《路基工程》2019,(5):122-126
英德至佛冈一级公路K2+730~+810左侧路堑边坡由于坡率设计不合理,长期裸露在空气中,受雨水侵蚀,产生滑坡,严重影响公路运营。运用北京理正软件对主滑方向上的三个剖面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009~1.121,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0.761~0.802,已滑路堑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经采用抗滑挡土墙、锚杆、截水沟等治理措施后,已滑路堑边坡在天然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636~1.783,在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为1.347~1.452,均处于稳定状态。通过以上措施对滑坡进行了有效治理,确保了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