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跨度桥梁非线性计算的空间梁格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某大跨度刚构梁柔性拱桥空间梁格模型,同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其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研究.研究表明,空间梁格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桥梁的初始缺陷,是一种大跨度桥梁非线性计算中较合理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现有连续桁架桥的静活载作用下实测竖向挠度为依据,进行了挠度的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并将其应用于桥梁的承载力评估,同时介绍了ANSYS软件中的一些建模技巧.  相似文献   

3.
ABAQUS箱型桥梁的GUI二次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功能和利用面向对象语言Python编制参数化建模插件的原理和步骤。以变截面箱型桥梁参数化有限元建模为背景,通过ABAQUS提供的API函数和AFX GUI Toolk it工具包开发了箱梁桥参数化建模菜单和工具条,提高了箱型桥梁的有限元建模速度,为箱型桥梁的精细有限元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接触非线性理论,使用HyperMesh软件构建了城际动车车下吊装结构的接触有限元精细模型,通过ANSYS软件对吊装结构联接螺栓进行有限元接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工况下,最大螺栓应力出现在螺杆根部,预紧力对螺栓应力影响较大.通过对动车车下吊装结构的接触有限元分析,总结了若干影响接触非线性分析的因素,为铁路机车车辆接触非线性分析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建模经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不同残差的桥梁结构模型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建模和分析过程中的众多不确定因素,有限元分析预测的响应与实际结构响应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因此必须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残差的桥梁结构模型修正方法,介绍了频率残差和振型残差的概念,目标甬数的确定和设计参数的选择方法.对一根简支梁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基于振动测试数据,对一个桥梁工程实例进行模型修正,修正后的桥梁有限元模型的动力特性更加趋近现场振动测试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ANSYS对碳纤维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数值建模计算,介绍了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方法,解决了采用有限元求解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非线性数值不容易收敛的问题。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合理的,该模型能准确地模拟出实际工程中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受力状态,并可对该种结构进行准确预测,为以后的数值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方便了日后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ABAQUS软件二次开发的功能制作钢筋三维线型模型创建插件方法,该插件实现了普通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的三维线型模型快速批量创建功能。为箱型桥梁的精细有限元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设计满足EN12663-2010标准性能要求的铰接式轻轨客车车体,提出了车体结构静强度精细分析方法和车体焊接接头应力集中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以某出口铰接式轻轨客车铝合金车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铰接车体整体结构的一级薄壳单元有限元模型;并在车体一级有限元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子模型技术与非线性接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车体铰接模块的二级有限元模型,经接触非线性数值试验,优选出合理的铰接模块设计方案.采用美国ASME-2007标准的主S-N曲线法,对铰接车体焊缝进行了应力集中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识别出了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薄弱部位.借助焊缝结构应力的分析,提出的改进方案焊缝寿命比原始方案提高了2.49倍.  相似文献   

9.
为设计满足EN12663-2010标准性能要求的铰接式轻轨客车车体,提出了车体结构静强度精细分析方法和车体焊接接头应力集中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以某出口铰接式轻轨客车铝合金车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铰接车体整体结构的一级薄壳单元有限元模型;并在车体一级有限元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子模型技术与非线性接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车体铰接模块的二级有限元模型,经接触非线性数值试验,优选出合理的铰接模块设计方案.采用美国ASME-2007标准的主S-N曲线法,对铰接车体焊缝进行了应力集中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识别出了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薄弱部位.借助焊缝结构应力的分析,提出的改进方案焊缝寿命比原始方案提高了2.49倍.  相似文献   

10.
运用ANSYS进行钢筋砼刚架拱桥的非线性分析,探讨了单元特性以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完成非线性分析.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不同荷载分布方式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