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轮剥离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JD-1型轮轨摩擦模拟试验机上,在赫兹接触条件下,对4种不同含碳量车轮轮箍钢的剥离和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磨损量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减小;含碳量越高,剥离程度越严重,剥离块越大;降低含碳量,可减轻剥离的发生,但同时会增加车轮的磨损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插销试验、三支点弯曲试验和电解充氢裂纹试验法对1Cr-1/2Mo钢堆焊奥309、奥347不锈钢焊条焊接接头熔合区的韧性及氢致剥离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回火参数不同,其韧性不同.640℃,5h回火熔合区韧性最好.熔合区中的固溶氢含量,导致韧性下降.熔合区的剥离裂纹与焊后热处理制度有关.熔合区含氢量相同时,在焊后不进行热处理和热处理参数较小时不产生剥离裂纹;热处理参数增大,剥离裂纹率逐渐上升,在750℃时达到最大值,回火温度超过850℃时,无剥离裂纹产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机车车轮发生踏面剥离故障的原因,分别对SS3B机型的SS3B31024047车轮和DF8B机型的DF8B32774060、DF8B31644017车轮产生踏面剥离的整体碾钢轮取样,按TJZL-01-98规定的理化检验项目进行取样和常规检验,并对剥离区域的宏观形貌、金相组织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电子扫描分析.检验结果表明: DF8B32774060车轮踏面表面金属主要在接触应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属于接触疲劳剥离; DF8B31644017和SS3B31024047车轮由于剥离区存在塑性变形层,属于热疲劳剥离;对接触疲劳剥离,应改善车轮钢的成分、改进车轮热处理和踏面加工工艺,对热疲劳剥离,应改变制动方式和优化牵引运行.   相似文献   

4.
碳纤维板增强钢筋砼梁强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碳纤维薄板加固补强钢筋砼梁的抗弯试验,采用改变碳纤维薄板粘贴长度、梁的缺口高度和配筋率等参数,对加固梁的强度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初步分析了界面的剥离失效机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碳纤维薄板加固补强钢筋砼梁的抗弯试验,采用改变碳纤维薄板粘贴长度、梁的缺口高度和配筋率等参数,对加固梁的强度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初步分析了界面的剥离失效机理.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剥离破坏,以加固梁端部锚固区域的剥离破坏为研究对象,以8根钢筋混凝土加固梁端部锚固试验为基础,对计算FRP加固梁和粘贴钢板加固梁端部剥离破坏的Smith和Teng模型进行修正,建立适合高强钢绞线网加固技术的端部剥离承载力计算模型。以加固梁中部的剥离破坏为研究对象,取加固梁跨中部位两弯曲裂缝之间的部分为计算单元,分析钢绞线网的受力状态,建立加固梁中部剥离破坏的粘结剪应力和剥离正应力计算模型,提出中部剥离破坏准则,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端部剥离承载力计算模型上限值取0.57,与试验相符;中部剥离承载力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仅相差3.77%,计算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剥离破坏是我国高速公路路面主要病害之一,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剥离产生的原因及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从配合比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了路面抗剥离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湿热环境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采用6根湿热环境下CFRP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在湿热环境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承载力、挠度和裂缝等;根据环氧树脂老化的化学反应微分方程和反应速度的指数定律,给出环氧树脂胶层弹性模量的衰减模型;从混凝土和环氧树脂胶层的力学性能出发,提出湿热环境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后CFRP剥离时的强度计算公式,推导湿热环境作用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湿热环境作用时间的增加,加固梁的抗弯承载力逐渐减小,CFRP剥离破坏由混凝土控制逐渐转换为由环氧树脂胶层控制;随着湿热环境作用的持续,混凝土裂缝数量减小、裂缝宽度增加但挠度减小,加固梁的损伤增大且脆性增加;加固梁的屈服曲率、极限曲率和曲率延性系数均减小,加固梁的延性变差且CFRP剥离破坏时的脆性和离散性增强;试验与理论计算的对比表明,在湿热环境作用下加固梁发生CFRP剥离破坏时,CFRP极限应变的理论值与试验值误差在20%以内,抗弯承载力的理论值与试验值误差在11%以内.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是由于沥青失去对集料的附着力 ,从集料表面脱落而造成的剥离所形成的。近几年对产生剥离的路面进行了观察研究 ,发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水的侵害、外力的作用以及沥青对集料的粘结力不强等。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特别是提出了使用改性沥青如SBS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与混凝土界面粘结应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承载过程中胶层部位的剪应力分布规律,判别碳纤维与混凝土界面间是否发生剥离破坏,进行了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构件的拉伸试验,基于弹性理论,推导了已知力作用下的任意点胶层界面剪应力与碳纤维正应力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碳纤维与混凝土界面的剪应力、正应变的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计算方法有较高的精度,计算得出胶层部位的极限剪切强度为3.96 MPa,在实际工程中,为防止剥离破坏的发生,应确保胶层剪切应力小于此值。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剥离破坏分析及改性沥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对产生剥离的路面进行了观察研究 ,发现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着重介绍了改性沥青如SBS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检测轮对踏面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自动检测铁路车辆轮对踏面擦伤及剥离的新方法.该方法用激光位移传感器获得踏面数据,通过纠偏、插值和运用经典的数据处理的中值滤波和边界搜索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矩阵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了轮对踏面损伤结果.运用VC 和Mat1ab语言编制出通用分析软件,功能包括轮对踏面的二维和三维图形显示、打印踏面擦伤和剥离的损伤尺寸等.  相似文献   

13.
重载快速大运量区段P60钢轨鱼鳞伤和剥离掉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重载快速的实施,P60钢轨鱼鳞伤和剥离掉块更加突出,发展更加迅速.本文通过对津浦、沪宁、沪杭等繁忙干线上的钢轨鱼鳞伤和刺离掉块情况的现场调查,总结了钢轨鱼鳞伤及剥离掉块发生发展规律及主要基本特征,运用赫兹接触理论、轮轨磨擦学理论和轮轨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钢轨鱼鳞伤和剥离掉块的成因,提出了减缓和整治钢轨鱼鳞伤和剥离掉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依秋 《北方交通》2008,(2):136-137
简单介绍了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剥离破坏,论述了其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涂料的烧结剥离理论为依据,从对涂料的流变特性等主要性能出发,用正交试验法研制出白色涂料的适宜组分和合理配比.经生产验证,所研制的白涂料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26个曲面构件的FRP-混凝土界面粘贴试验, 研究了混凝土强度、FRP粘贴层数、FRP粘贴长度与构件曲率对粘贴强度、界面应变与破坏机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曲面混凝土构件内弧粘贴FRP易出现3种破坏形态: 弦剥离破坏、FRP在裂缝处被拉断和FRP在试件裂缝一侧发生剥离, 其中构件曲率越大, 越容易发生弦剥离破坏, 小曲率构件多发生FRP拉断破坏; 随外荷载的增大, FRP应变峰值有一个向后传递的变化过程, 说明沿纤维长度方向的FRP并不是全部参与工作, 存在一个有效工作(粘贴) 长度; 对本试验数据采用虚拟零点方法分析得出, 曲面混凝土构件内弧粘贴FRP有效粘贴长度约为14 cm; 曲率对粘贴强度影响显著, 曲率增大, 纤维应变梯度增大, 有效粘贴长度变小, 粘贴强度降低; 曲率相同时, 纤维层数越多, 沿纤维方向应变分布越均匀, 粘贴强度越大, 但是这一增长并非与FRP层数成线性关系, 2层纤维粘贴强度约为1层的1.5倍; 当纤维层数增加时, 粘贴层法向应力增大较快, 试件更易发生弦剥离破坏, 这种破坏是由法向粘贴应力与面内剪应力的耦合效应引起的; 粘贴层应力函数可用内弧曲率圆心角的余弦函数表示, 当矢高分别为30、60、90 mm时, 构件平均误差分别为7.7%、2.4%与8.8%, 因此, 函数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液相冰浴超声剥离法成功制备得到MoS_2纳米片。采用SEM、TEM、AFM测试手段对MoS_2纳米片的形貌、微观结构和厚度进行表征:SEM、TEM表征结果显示MoS_2粉体被成功剥离为纳米片;AFM表征结果显示剥离的MoS_2为单层纳米片。摩擦测试结果显示,MoS_2纳米片在高载高转速下能有效的降低摩擦系数,摩擦系数约为0.09。采用SEM对磨损表面形貌及元素成分进行分析,MoS_2纳米片能有效地降低摩擦体系的磨损。研究可为制备具有优异摩擦磨损性能的MoS_2纳米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剥离对CFRP加固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部界面混凝土剥离或粘贴失效足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构件的常见缺陷,导致加固构件的受力状态与现有的计算模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加固构件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造成潜在的影响。结合实际加固工程中常见的轴心受拉构件和受弯构件,分析了剥离对不同荷载作用下加固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局部的剥离或粘结失效降低了碳纤维布对加固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抑制能力及刚度提高幅度,裂缝区碳纤维布的应力集中程度不同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强风化泥灰岩顺层岸坡分层剥离模式,对龚家方岸坡泥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及泥灰岩强风化特性的分析,认为泥灰岩岩块与节理面是构成岸坡分层剥离的基本条件;提出了适用于三峡库区强风化泥灰岩岸坡的分层滑移、分层倾倒和分层滑移-倾倒剥离地质模型;通过静力平衡分析方法建立了岸坡岩块分层滑移及分层倾倒的力学模型及失稳判据。研究表明:龚家方灰岩岩块发生分层滑移的临界角度为15.5°;分层滑移失稳的临界值长高比为2.4;倾倒失稳的临界值接触比为0.27。  相似文献   

20.
利用MTS试验机对防水材料分别施加不同次数的弯拉应力,采用防水材料90°剥离仪测试防水材料与混凝土桥面间的粘结力,通过分析粘结力的衰减状况来研究防水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并提出了改善桥面防水层材料疲劳性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