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DJ1型机车受电弓升弓、降弓的控制过程,升降弓条件以及重联时受电弓的工作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2.
HXD1B型机车运行一段时间后受电弓滑板底面与平衡杆止挡杆产生非正常磨损,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通过分析磨损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日常检修中受电弓的测量和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3.
受电弓在升降弓时与接触网间发生电弧放电现象,产生电磁骚扰是引起动车组敏感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为考察受电弓升弓和降弓的电磁辐射特性,首先基于CRH380BL动车组实测参数,建立受电弓升降弓等效电路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电弧能量与时间的耦合关系;其次基于电磁场镜像理论,推导受电弓升弓电弧持续时间与降弓电弧持续时间的关系;最后根据GB/T 24338.2-2011标准,通过实测CRH380BL动车组升降弓电磁辐射,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并提出相应的局部改善措施。验证结果表明,受电弓升弓产生的电磁辐射普遍大于降弓产生的电磁辐射,且弓网电弧的电磁辐射主要集中在3~5 MHz频段内,验证了理论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机车与城轨车辆现有气动受电弓在升弓风压异常时,升弓可能会引起弓网之间的虚接。文章以某型城轨车辆为例,详细分析了受电弓的升降弓气路原理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具有欠压保护功能的受电弓气路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弓网相互作用时受电弓各部件承受的主要载荷,基于相对坐标方法建立受电弓多刚体动力学方程,采用模态叠加原理建立接触网动力学方程,应用赫兹接触理论构建弓网接触模型,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法和中心差分法求解运动微分方程。分析速度影响下弓网接触力、弓头悬挂力及受电弓各部件的运动状态,在频域和时域上分析受电弓各部件载荷动态特性。结果表明:接触压力低阶部分透过弓头及其悬挂系统传递至上臂杆,但其高阶部分被弓头弹性悬挂系统吸振而耗散;上臂杆弯矩、拉杆轴向力和下臂杆轴向力的主频基本相同,且与弓头悬挂力频率成分保持一致;相比下臂杆轴向力,其弯矩载荷含有更多的频率成分。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CRH5型动车组中央控制单元冗余切换过程中受电弓不能保持升弓状态的问题,对CRH5型动车组中央控制单元冗余切换和受电弓控制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中央控制单元冗余切换过程中受电弓不能保持升弓状态原因,提出了中央控制单元冗余切换不降弓的优化策略。大量现车试验证明,该优化策略能够实现中央控制单元冗余切换不降弓的功能,保证动车组运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CRH380CL型高速动车组受电弓自动降弓阀的功能、原理和结构,基于AMEsim软件进行模拟和仿真,从仿真结果分析得出影响高速受电弓升弓时间和自动降弓阀灵敏度和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自动降弓阀设计参数和升降性能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改进优化高速受电弓自动降弓阀结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SS9改进型机车受电弓及主断路器控制电路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SS9改进型电力机车由于升降弓时人为误操作引起的弓网烧损现象和窜车故障,对电路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受电弓、主断路器控制电路,实现升降弓与主断路器开闭动作的电气联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产及进口的三种电力机车受电弓缓冲阀进行比较,指出8G型机车受电弓缓冲阀具有设计巧妙,安装合理,升降弓特性调整方便,特性稳定等特点,并建议在国产电力机车受电弓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受电弓控制管路风压状态实时监测报警系统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受电弓升降弓控制管路风压的实时监测,当风压不足时,立刻提醒乘务人员以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运行中存储的大量实际数据,为今后进一步分析弓网配合关系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强横风作用下高速受电弓弓头抬升力、整弓气动力以及风致振动特性,在中航工业气动院FL-9开展风洞试验研究.试验风速为100~400 km/h,间隔50 km/h;侧偏角为0~30°间隔5°;测试了受电弓在不同状态下的气动力、弓头抬升力以及关键部件的振动加速度.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受电弓气动力、弓头抬升力、风致振动随风速、侧偏角、升降弓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可为开展高速列车弓网关系研究、弓网匹配设计提供试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袁文辉 《机车电传动》2019,(2):148-151,156
针对受电弓的多铰链空间运动机构,采用局部坐标系的相对坐标方法对铰链位置在二维空间内进行参数表示,采用优化拉丁方方法对弓头升弓转角进行优化和可靠性分析,使弓头升弓转角显著减小,弓头滑板可达到优良的平动状态和可靠性指标,能快速有效地为多铰链受电弓机构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系统磨耗过大、结构使用寿命短等可靠性问题,在半虚拟条件下建立适合地铁直流受电弓的动力学模型。在初步受电弓模态分析基础上,优化参数识别方法得到归算质量模型动态参数及其内部摩擦力,由数值计算结果获得各部分气动抬升力系数,建立较为完善的受电弓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半虚拟的建模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建立具有限位、气动力等参数的受电弓模型,所得模型可反映受电弓在13 Hz以下的动态响应情况;模型具有弓头质量归算系数小于1,弓头刚度大且上框架刚度小的特点;在刚性接触网条件下,弓网系统主导频率接近受电弓1阶固有频率,可能会造成弓网刮蹭和共振,影响弓网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地铁车辆受电弓焊接弓角连接件与弯管过渡不平滑而导致弓角碰撞网线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从而保证地铁车辆受电弓的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中国标准动车组自主化高速受电弓的技术参数,结构及设计特点,对受电弓的强度及动力学性能进行计算与分析。该受电弓采用单上臂、单滑板弓头结构,采用垂直式气囊升弓驱动机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正高速铁路受电弓和接触网系统的动态性能依赖于受电弓和接触网的设计方案及技术参数,决定着弓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和使用寿命。评估弓网系统动态性能需要测量和计算大量技术参数,进而检测弓网接触特性。  相似文献   

17.
深度国产化HX_D1型机车在线运用过程中,乘务员扳下受电弓降弓扳键开关后,出现受电弓已降下但微机显示屏报出"受电弓降弓故障"的非正常现象,文章从机车受电弓电气控制原理和风路方面分析故障原因,并介绍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CRH380BL型动车组受电弓的历史故障数据,利用可靠性数据分析方法,针对4种主要故障零件,研究其故障分布规律,进而评估受电弓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在受电弓零部件中发生故障的主要是ADD及供风管、供风管路、10-X01继电器和升弓气囊4个部分。研究表明,ADD及供风管与10-X01继电器的故障分布规律为两参数威布尔分布,供风管路与升弓气囊的故障分布规律为指数分布。利用可靠性分析的方法找出受电弓系统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为动车组故障检修与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某新型高网受电弓为对象,根据受电弓平面机构简化模型,对受电弓结构进行了运动分析.探讨了受电弓在升弓过程中的弓头水平位移、弓头转角等参数的特性,建立受电弓结构有限元模型,对受电弓结构强度进行了计算.基于ORE疲劳评价方法,并根据Goodman疲劳曲线对受电弓焊缝疲劳强度进行了评价,为将来受电弓的局部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信贤 《铁道车辆》2023,(6):70-72+82
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铁列车方位信息的受电弓与集电靴两种受流方式的自动弓靴转换方案。通过安装地面信标来确认列车出入库方向和位置,同时优化列车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升降弓或升降靴、自动关闭负载、出库强制降弓等功能,从而控制列车在两种受流方式之间自动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