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汽车尾气超低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低温起燃技术、紧密耦合技术、捕集技术及辅助加热技术在汽车尾气超低排放控制中的应用及这些技术的组合系统。  相似文献   

3.
车载排放测试技术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车辆排放污染物测量方法和设备主要是基于排放实验室测量。但是实验室测量由于其受场地条件和测功机测量范围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反映车辆在实际使用时的排放状况。本文阐明了车载排放测试技术是一种实际行驶条件下对车辆排放特性进行测量的方法,能得出车辆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排放数据,而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这对我们了解车辆的排放因子、评估在用车量对城市排放总量的影响、为我们的研究及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排放法规和政策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城区交通尾气污染状况的可视化描述、分析和评价,设计开发了一个机动车尾气污染分析系统。系统将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扩散模型与WebGIS结合在一起,采用200m×200m的分辨率对城市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分布状况进行模拟分析,结果以GIS图层方式显示出来,从而直观地反映出城市交通污染状况和气象、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关系。将模拟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两者具有较高的相关度,显示出系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以为城市交通尾气污染的预测及控制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用车排放劣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汽油车稳态加载模拟工况法(ASM)、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双怠速法和新车排放认证工况法对在用车不同行驶里程下的尾气进行检测,探索在用车排放随实际行驶里程劣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新车投入运行后的20万km内,随行驶里程的增加有害排放物劣化非常缓慢,且排放量远小于标准限值;在20万km行驶里程后,有害排放物开始缓慢增加;在40万km行驶里程后排放劣化加速。  相似文献   

6.
对EQD210N—20天然气发动机燃烧HCNG(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料)时的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CO的排放浓度受燃空当量比、点火提前角、进气管绝对压力和燃料成分的影响较大;HC排放浓度有随掺氢比的增大呈降低的趋势,提高进气管绝对压力,点火提前角对HC排放浓度的影响减弱;天然气掺氢气后NOx排放升高。  相似文献   

7.
以大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在长沙市的不同道路工况下进行了车载排放测试,借助道路测试得到的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以逐秒的速度、加速度、比功率和油耗数据为输入,建立CO2、CO和NOx的排放预测模型,并用部分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CO2、CO和NOx预测结果的总体相关系数R为0.9167,线性高度相关,在整体误差水平...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排气污染控制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摩托车排气污染物净化措施 对摩托车排气污染物的控制,采用的措施包含机内和机外净化装置.国内外摩托车排放控制技术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9.
很难在实验室内对重型车辆的排放进行底盘测功机或发动机台架测试,这就需要使用先进的车载排放测量技术对其进行测量。使用车载排放测量系统(OBS)对一台重型混合动力公交车的排放水平进行评估,以检验被测车辆上装载的能量回收装置能否改善排放。试验结果证明,这套装置并不能有效地改善排放。  相似文献   

10.
汽油烃组成对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外AQIRP、EFEFE、JCAP项目中汽油组成对排放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国内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汽车技术的发展制约着汽油烃组成与排放的关系,因此需要把汽油和车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当汽油中芳烃含量降低时,排放的CO、HC降低;当烯烃含量降低时,反而对CO、HC排放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生物柴油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建了由德国申克动态测功机组成的发动机试验台,利用该试验台对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合GB 17691—2005排放限值,对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污染物中CO降低了10.4%,HC降低了50.5%,烟度降低65.9%,但是NOx排放量有所升高,幅度为12.9%;除了NOx,生物柴油的其他排气污染物都满足第Ⅴ阶段的要求。推迟供油可以有效降低生物柴油的NOx排放。  相似文献   

12.
国Ⅳ排放,国内主流厂家比较认可SCR技术路线。预计国Ⅳ时代,高速物流用牵引车会采用SCR技术路线,而对于中短途载货车及自卸车将会采用EGR+DPF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种不同油品的排放试验验证及对3种油品检测结果分析,基本能够反映出我国现有国Ⅲ油品对摩托车产品排放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油品质量可靠,可放心使用;另外,油品对排放结果的影响较大,而我国油品整体上会造成排放污染物中NO_x偏高,建议摩托车企业在进行国Ⅲ和将来国Ⅳ匹配时,考虑油品的质量,从而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二甲醚均质压燃模式非常规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ZS1100柴油机上进行了二甲醚均质压燃、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燃烧模式下的非常规排放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二甲醚均质压燃非常规排放物主要是甲醛,其排放量主要与负荷变化相关,柴油机能够稳定运行的最大扭矩是20 N.m,混合燃料燃烧时,负荷可达到45 N.m。  相似文献   

15.
文章围绕汽车发动机排放造成的危害展开研究,结合现阶段汽车排放降低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从燃油技术、尾气处理、燃油质量控制、发动机体积控制及新能源燃料替换几方面,着重分析了汽车发动机降低排放技术及其应用价值,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进一步推动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发展,有效提高了汽车排放降低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惯性沉淀原理设计了一种柴油机PM排放净化装置,其净化效率可以达到55%,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找出了影响沉淀效率的参数有入口位置、入口速度和PM直径。最后利用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张峻 《汽车与配件》2009,(21):62-63
壁流式黑烟微粒捕集器技术通过迫使气流从一个通道流经孔壁到另一个通道的方式去掉微粒物,它对黑烟微粒的捕集效率可以达到90%。  相似文献   

18.
在2010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IAA)上,全球主要商用车供应商云集在此,竞相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严格的排放标准(欧V、欧VI和EPA07, EPA10)在给重卡的排气系统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孕育着不少创新的机遇.笔者以济南中国重汽排气系统主要供应商的身份,对参展重卡的排气系统进行了仔细的研究,获益良多,特总结如下,供国内同行们共同分享和切磋.  相似文献   

19.
GPF对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一辆国五升级以应对国六排放标准的TGDI车辆,通过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研究了安装/未装GPF在实际行驶(RDE)测试工况下排放的变化,以探究GPF对RDE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并对TGDI车辆国六升级进行建议。结果表明:安装GPF可有效过滤PN排放,尤其在低转速、高负荷的发动机运行工况,可将PN排放降低两个数量级,PN捕获效率超过99%;对于TGDI车辆而言,安装GPF后RDE总行程的PN排放降低到未装GPF时的2.5%以下,因此GPF成为此类车辆可否满足国六排放测试的关键后处理装置;在国五TGDI车辆升级国六过程中,仅升级GPF可能会引起其他污染物排放(如NOx)的恶化,对于本车而言,安装GPF影响了RDE行程中催化器温度,最终导致总行程NOx排放的上升。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化油器式汽油机采用电控补充二次空气加三元催化器控制排放的效果。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 ,分析了由于机前补气位置不同 ,造成混合气的均匀度和各缸进气的均匀度不同 ,从而影响CO ,HC和NOx 排放的控制以及补气流量的变化对排放的影响 ,最终得到了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