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8天7晚的中长航线设置,更丰富、吸引人的靠泊港口,都是丽星邮轮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之举,当前中国大众市场逐步成熟,游客应该尝试更优质的旅游产品云顶邮轮旗下的丽星邮轮从1994年进入中国,可谓见证了中国邮轮市场的一步步成长。从初始的需方市场,到如今的供大于求,中国游客对邮轮的期望越来越高:大型豪华邮轮、产品多样化、航线有特色、更舒适便利……  相似文献   

2.
邮轮航线是决定邮轮产品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邮轮航线规划布局由于涉及诸多产业主体从而受到众多要素的影响,且不同市场环境下差异较大。针对航线规划布局要素进行系统梳理、价值分析,在类似我国这一产业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的邮轮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思。研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要素的内核价值使用模糊二元对比决策模型建立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符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的邮轮航线要素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环杭州湾区域开发近海型邮轮旅游产品符合“内循环”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优化供给侧改革的可行途径,有助于推动港城互动发展。依托港口区位和长三角腹地优势,借鉴东地中海希腊诸岛的经验,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本土近海邮轮旅游产品,整合港城旅游资源,打造近海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协同发展态势,推动环杭州湾邮轮旅游目的地建设,使其成为邮轮旅游市场本土化特色培育的样板。  相似文献   

4.
洪明  杨亮 《中国港口》2012,(9):52-53
<正>国际邮轮市场重心的东移为我国发展邮轮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多项鼓励支持政策也为中国邮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大力发展邮轮产业,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升国际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一、世界邮轮市场发展现状1.北美市场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国邮轮旅游经济的稳定及长远发展、推动本土邮轮品牌建设,阐述我国邮轮旅游产业中邮轮旅游市场规模、邮轮旅游销售方式、邮轮游客结构、邮轮旅游产品开发以及邮轮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邮轮旅游经济发展建议:推动本土邮轮品牌建设,引入多样化的销售模式,开发文旅融合的体验型邮轮旅游产品,培养邮轮旅游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邮轮营销模式主要分为直销模式、包船模式、切舱模式及船票代理模式,其中包船模式占比极高,成为中国邮轮营销模式的典型代表。"包船"模式的形成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邮轮被派遣到亚洲海域,邮轮旅游的需求增速不及供给增速,整个邮轮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包船"模式渐渐显现出弊端。本文从制度经济视角出发,通过对国内"包船"模式的形成机制及局限性进行分析,指出未来邮轮产品销售模式的变革需要以制度为突破点,从根本上改变国内邮轮现有的销售体系与布局,实现邮轮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邮轮产业是典型的口岸经济,具有高度的全球化、外向型特征。高水平的邮轮经济发展需要推动全球各类相关企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进而构筑完善的邮轮全产业链体系。日前,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航站楼主体正式封顶。集海景住宅、写字楼、商务平层、免税商城、航站楼、邮轮码头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1.6公里长的邮轮码头岸线规划设置4个泊位,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邮轮母港之一,可供22.5万总吨的超级邮轮停泊。根据国际邮轮协会数据,2018年亚太地区客源量占全球邮轮市场  相似文献   

8.
<正>邮轮单船票销售机制一旦建立,通过船票以及运输合同相关的权利义务约定文件的出具,可以解决邮轮市场现存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中国邮轮产业自2006年起步以来,全球四大邮轮集团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布局,邮轮出入境旅客人次屡创新高,迅速成为全球邮轮产业瞩目的焦点。2016年全国各大邮轮港口共接待邮轮955艘次、同比增长65%,邮轮旅客出入  相似文献   

9.
<正>"十三五"以来,厦门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母港属性,全面提升邮轮接待服务能力,邮轮接待量和旅客吞吐量稳步增长,并带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近年来,亚太邮轮市场快速崛起,中国成为国际邮轮业重要的战略性新兴市场。随着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各邮轮港口城市紧抓"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邮轮产业创造的崭新发展机遇,加快融入"21世纪海  相似文献   

10.
张雷杰  黄发义  罗凯 《世界海运》2010,33(12):32-34
天津港作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对承接世界邮轮市场由西向东转移、促进中国邮轮经济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快天津港邮轮经济发展不仅是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港口在国际影响力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邮轮市场及政策线上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分析了全球邮轮市场的状况,解读了国内外邮轮产业政策,为中国邮轮市场的复航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促进了我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13日,由中船邮轮和Vessels Value联合主办的"邮轮市场及政策线上研讨会"顺利举行,研讨会邀请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船舶经济研究中心等多位邮轮领域专家参与。与会专家分析了全球邮轮市场的状况,解读了国内外邮轮产业政策,为中国邮轮市场的复航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促进了我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迟 《中国港口》2008,(11):18-19
<正>在我国,虽然邮轮经济刚刚起步,但是目前各大邮轮公司已纷纷看好中国这一潜在的邮轮客源市场。一、世界与中国邮轮码头发展情况近10年来,全球邮轮游客增加了2倍,许多国际大都市在经济发展中相继渗进了邮轮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专家分析,邮轮在欧美国家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西比较,中国要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还存在不小的瓶颈与差距:最突出的瓶颈即邮轮船队的建立。"中国企业不缺少资本,但缺少邮轮。"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邮轮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爵浩近日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邮轮被称为造船业的一颗明珠,国内能造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14.
<正>6月3日,首艘专为中国市场打造、亚太最大邮轮诺唯真"喜悦"号在青岛国际邮轮港开启全球首航。以青岛港与诺唯真邮轮签署战略备忘录为新起点,双方开启战略合作新征程。一改以往邮轮新进中国首靠香港再逐步北上的传统,诺唯真邮轮此次选择青岛国际邮轮港开启全球首航,并与青岛港签署战略备忘录,充分体现其对青岛市场的看重,对青岛邮轮母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能否实现"邮轮梦"?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从邮轮市场来看,中国邮轮市场将何去何从?中国邮轮游客与国际邮轮公司间的磨合将走向何方?目前都是未知数。从邮轮建造来看,三菱重工的结局会是一种警示吗?从邮轮衍生市场来看,通过发展邮轮市场,或许能够促使中国产业实现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6.
正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提出重点发展邮轮旅游市场、丰富邮轮旅游产品、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到2035年,基本形成体系完善、效率显著的邮轮产业链,邮轮旅客年运输量将达到1 4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用户认知的视角探究邮轮外观品牌形象的现状及表现成因.[方法]基于系统聚类法,设计实验让用户对样本邮轮的外观进行观察,重新判断各邮轮归属于品牌的聚类情况,并收集实验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得出关于邮轮外观品牌形象的3种现状:大部分邮轮品牌具有良好的外观品牌形象;其中大众型邮轮与高奢...  相似文献   

18.
<正>不同于往年各邮轮公司以华北市场为第二战场,2017年起各大邮轮公司纷纷加码华南市场,华南各邮轮港口均受到青睐一、国内主要邮轮母港竞争激烈,邮轮公司寻求新的增长点1.上海母港竞争激烈,供应趋于饱和自2006年歌诗达邮轮"爱兰歌娜"号以上海为母港首航以来,上海即成为各大邮轮公司抢滩中国市场的最前线,上海母港邮轮的发展一直以绝对优势领跑全国,是国内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9.
周浩 《中国港口》2023,(2):35-38
<正>2023年,疫情防控政策的重大调整为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调,邮轮市场恢复、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以及本土邮轮发展有望迎来全新的局面,三年疫情积蓄已久的产业发展动能有望释放,推动中国邮轮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2年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20.
全球邮轮旅游市场一直稳健增长,潜力很大。自1980年以来,邮轮旅游一直以年均8.6%的速度增长,邮轮公司的规模也在稳定增加。据国际邮轮协会预测,2010年,全世界预计将有1800万名邮轮游客,到2015年则将超过2000万名。虽然亚洲地区的邮轮经济与欧美地区相比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潜力很大。具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明和人文景观、旅游设施要件大为改善的中国正越来越受到瞩目。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极大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中国观光,也将对中国邮轮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现代邮轮旅游是世界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具有消费水平高、经济拉动作用强、辐射带动区域大的特点,是海滨旅游城市的必然选择。积极开拓包括国际邮轮旅游市场在内的高端旅游市场,对于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模式由单纯游客数量的增长向旅游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