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开放街区、窄马路、密路网"的规划理念对城市主干路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主干路断面布置、路段公交车站、出入口及一体化优化设计、交叉口进口道主辅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落实"开放街区、窄马路、密路网"理念的主干路交通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案,为现代开放街区下的主干路交通组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复合式断面高速公路断面组成和交通组织方式与传统高速公路均有所差别,其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首先结合复合式断面高速公路横断面特点,在分析主辅分离和客货分离两种交通组织方式下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以京哈高速公路绥中至沈阳段交通数据为基础,考虑各影响因素,利用VISSIM交通仿真平台建立仿真模型,根据仿真得到的速度-流量曲线给出各修正系数的标定值,最后给出计算实例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机非混行造成的交通低效问题,构建单向平面分流路网,即以机动车干路单向交通组织为基础,以机动车支路和自行车、公交专用路双向交通组织为辅助的公交专用、机非分离的路网模式。首先,采用VISUM,VISSIM模型,对单向平面分流路网与传统混合路网的路网特性、交通运输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流路网在交通绕行、转向比例方面与传统混合路网基本一致。其次,在对两套路网体系进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单向平面分流路网的运输效率远高于传统混合路网。最后指出,将干路单向化处理,发挥单向道路的横向可穿越特性,辅以减少干路绕行的支路体系,是单向平面分流路网实现高效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一种路网交通流参数的融合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数据驱动与中观交通仿真融合的交通流预测框架.该框架将数据驱动 方法在路网局部断面和路段的高精度预测能力与中观交通仿真的路网范围预测能力结 合起来,通过可信度高的路网局部断面和路段预测值,在线修正中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参 数,使得中观交通仿真模型能够逼近、反映交通流运动趋势,提高路网范围交通状态预测 精度.通过结合路段旅行时间预测与中观交通仿真的实例分析证明,断面和路段预测和中 观交通仿真结合发挥了两者各自的优势,预测结果优于单一的中观交通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路网规划中,路网关键断面的确定对于解决路网中的交通瓶颈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路网关键断面问题可以转变为寻找路网最大流最小割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现有求解网络最大流的各种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然后,基于图论中的辅助图理论和求解最大流中的Dijkstra算法,得到了一种求解无向路网中最小割集较为简便的算法,即通过构造辅助路网,利用求辅助路网最短路的方法得到最小割集,即原始路网的最大流。在此基础之上,利用VC++计算机语言程序实现了该算法。最后通过对天津市公路网的分析,进一步对本算法进行了说明。通过比较可知,这种方法是一种确定网络关键断面较为简便的算法,并且会对交通规划与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对淮安市居民出行调查与里运河核查线的数据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路网结构与交叉口渠化设计是该区域存在的最主要的交通问题,并根据通达分离、机非分离、公交优先、适度发展自行车交通的原则提出了该区域的路网规划与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对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单边全封闭交通组织和单边部分路段交通组织"两种可行整体路网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对比和评价。运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别对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连续流的服务水平分级,并对养护区路段延长控制区域长度预留值和整体路网统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讨论。以山东东港高速公路为例,进行交通组织预案,建立合理数学模型并进行交通仿真系统模型,提出科学合理的交通控制与管理的方案,并在山东烟威高速养护施工中实际运用验证,为日后的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发展过程中,高强度开发带来的交通问题与市民高品质城市生活环境需求的矛盾不断加剧。以成都市简州新城龙马湖长岛交通规划方案为例,利用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构建立体路网,为慢行交通和片区公交提供独立的通行空间,支撑公园城市发展目标;通过对立体路网交通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从多方面提出道路交通优化改善措施,包括路网结构采用双向丰字形路网,道路横断面采用"桥梁+地面路"形式、路中或路侧自然采光通风及路侧景观多样化设计,交叉口采用"导流岛+信号灯"形式,地块交通组织采用地面首层化设计等措施,最终实现上层路网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通行环境的高品质,同时保证下层路网机动车交通环境舒适畅达。  相似文献   

9.
程子烨  曹勇  王治 《城市交通》2017,(6):28-33,12
城市不断发展,交通环境却每况愈下。通过对现有多种交通组织方式和用地开发模式进行梳理,寻找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的模式,即单向二分路综合开发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有:道路系统为小地块、密路网、结合单向二分路模式;开发模式采用TOD模式结合城市综合体开发;交通流组织模式为主干路建设BRT系统。结合实际案例对比不同容积率和商住比情况下该模式道路承载力大小;模拟主干路在该模式与传统模式下通行能力优劣;对该模式与传统模式道路主要指标差异进行比较。通过与传统路网进行比较,显示出这一模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使用ANSA软件的Cross Section Tool模块,对参考样车的车身主断面进行了划分.对划分得到的断面进行检查处理后,通过ANSA软件对相应的断面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相应的断面力学特性数据,为车身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何杨 《交通标准化》2014,(14):48-50
针对国道218现有交通安全设施中存在的交通标志设置不合理、交通渠化不够、混合交通现象严重等问题,分析了道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同时探讨了交通标志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促进我国道路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13.
1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白色和黄色道路标线的使用性能,如在日光和路灯下的反光,辆前灯照射下的逆反射,颜色和防滑性等.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威胁着每个交通参与者,而相关部门对交通事故成因的分析统计中,很少提及道路因素。为此,通过对道路因素引发交通事故的影响分析,以引起有关部门在分析交通事故成因、研究治理措施时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兼备了都市发展区跨江通道连接线及江北副城的重要城市主骨架道路的功能,是区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该工程的建设规模、功能定位及总体设计,可供同类道路设计、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干道主路及辅路的指路标志存在的诸多问题,参照国内最新指路标志设计标准,以成都至双流县机场的机场路段为研究对象,结合成都市2014年起实施的地方性指路标志设计标准,对现有指路标志进行改进与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指路标志弥补了原标志的不足,强调道路情况复杂时重要道路信息的选取,将主路指路标志中箭头外的道路信息统一为相交道路的路名,辅路标志信息突出表达"火车南站"这一目的地,同时将主干路与支路信息分层处理,并在临近"机场立交"的最后一个交叉口添加机场立交的告知信息等,可为类似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车辆与道路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只考虑路面不平整度对车辆动载荷的影响,而且应考虑行驶工况对车辆动荷载的影响.针对车-路耦合作用的特点,运用ADAMS/Car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了重型卡车的多自由度仿真模型和3D弯坡路面模型,通过分析弯坡路面和平直路面下车辆对路面的动载荷作用.表明,弯坡路面的疲劳破坏程度比平直路面的大.  相似文献   

18.
旅游公路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沈棋路"为例,围绕"畅安舒美"这一理念,提出了景区旅游公路设计的一些技术指标问题和安保工程设计及生态环境保护构想。  相似文献   

19.
20.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同时又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历史等方面与我国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许多差别.从交通方面看,日本的发展水平很高,可供我国学习借鉴.以下从几个方面对日本的道路交通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