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山特大桥主跨拱肋为哑铃型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拱肋,主拱肋为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架式结构,混凝土灌注采用顶升法施工,自密实,微膨胀补偿收缩是微膨胀自密实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关键。C55微膨胀自密实钢管混凝土设计采用UEA-H-V型膨胀剂,并加入I级粉煤灰、I级高炉矿渣粉和聚丙烯单丝纤维,经试配得到高强高性能纤维钢管混凝土,可以解决泵送顶升过程中,混凝土容易离析,可泵性不强、初凝时间<16 h的施工工艺难题,并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配制高强混凝土的途径,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C50级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以及为解决其和易性不足、不便泵送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损伤力学原理,考虑初凝至终凝期间早期扰动和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造成的损伤,推导混凝土受压状态下的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方程。通过侵蚀后的早期不同时刻受扰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及声发射采集结果分析,研究早期扰动对受侵蚀混凝土的应力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并建立早期受扰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后的受荷损伤模型。结果表明:早期扰动会导致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降低,在初凝至终凝中间时刻受扰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降低幅度最大,分别降低了36.1%和34.5%;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方程的拟合结果与试验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与未受扰混凝土相比,受扰侵蚀混凝土受荷初期压密阶段更长,在初凝至终凝中间时刻受扰的混凝土在相对应力达到70%之前几乎都处于初始压密阶段。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配制高强混凝土的途径,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C50级高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以及为解决其和易性不足、不便泵送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沪蓉西高速公路支井河特大桥为钢管砼拱桥高强微膨胀C50钢管混凝土的性能及可施工性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为保证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大直径钢管泵送顶升高强微膨胀混凝土的的性能及可施工性,对其配合比设计、性能试验方法和分析、微膨胀混凝土膨胀性能及水化放热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使用多孔陶粒作为内养护水的引入媒介,针对铁路桥梁工程中常用的低强C30和高强C60高性能混凝土,对比研究内养护技术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氯离子渗透性、抗早期开裂性能的影响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内养护水用量逐步增加,C30和C60高性能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略有下降,但降幅不大;当陶粒掺量为20%时,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下降19.5%和4.4%,而C6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仅下降4.9%和3.8%;采用内养护技术后,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提高,当陶粒掺量为20%时,C30和C60混凝土电通量的降幅分别达41.0%和58.5%,且C30和C60混凝土均在平板约束早期塑性开裂测试中历经48h未出现开裂,可见选择合理的内养护配合比,可以有效改善不同强度等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早期开裂性能,陶粒掺量过高或过低均无法达到理想的抗早期开裂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大跨度钢管拱桥高强泵送混凝土(C50)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应用过程中,合理选用复合型减水剂和膨胀剂,采用复合掺入法保证了泵送混凝土的正常施工和工程质量,同时起到了混凝土缓凝、早强作用,解决了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的难题并成功地运用到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8.
陈逸群 《铁道建筑》2002,(9):36-38,43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C60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配制试验、性能指标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早期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将混凝土养护提前至混凝土初凝前的观点,并结合湖盐公跨铁立交桥工程路面混凝土施工实际,对控制裂缝采取的相应施工技术措施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在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悬索桥西索塔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通过对特细砂进行改性,在混凝土中掺入泵送剂、微膨胀剂和粉煤灰,显著降低了水化热.在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浇注、养护等环节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有效防止了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大体积混凝土板体积厚大,施工浇筑过程不易控制。如振捣的位置、时间及方式不正确,混凝土原材料本身各项指标未达到规范标准,后期养护不到位及天气等外界原因,加之混凝土早期的抗拉强度低,弹性模量小,导致混凝土开裂,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介绍了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分类,裂缝处理方法及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对比了页岩陶砂、粉煤灰黏土复合陶粒、浮石粉3种内养护材料对高强度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桥塔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抗裂性验算。结果表明:随着内养护材料掺量的增加,不同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大,水胶比0.24时,每种内养护材料体积掺量控制在20%以内可满足C60混凝土强度要求;掺入3种内养护材料均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其中浮石粉的抗裂效果最好。结合沪通长江大桥主塔(高330 m,壁厚大多超过1.5 m)混凝土结构,针对收缩与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问题进行了有限元抗裂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浮石粉掺量20%的低收缩混凝土拉应力在容许范围内,开裂风险小。  相似文献   

13.
在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悬索桥西索塔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通过对特细砂进行改性,在混凝土中掺入泵送剂、微膨胀剂和粉煤灰,显著降低了水化热.在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浇注、养护等环节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有效防止了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结合舟山朱家尖跨海大桥连续梁悬臂灌注施工,介绍了高强泵送混凝土采用低用水量、低水灰比、高效减水泵送剂的配比设计,并对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南吕梁山特长隧道施工中断面小、物料运输难度大、泵送管道长、通风差,每节衬砌混凝土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困难,对衬砌混凝土耐久性要求高。在分析各种原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对威顿、吉港、冀东3种水泥进行耐久性混凝土配制试验,比选结果表明采用威顿P.O4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性能较优,并从拌合、运输、浇筑、养护、脱模5个工序阐述了耐久性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种养护制度(标准养护、80%5h养护),单纯以水泥为胶结料配制C60高强混凝土,通过试验研究,取得配制C60高强混凝土的试验成果,为今后同行们配制高强混凝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丹东月亮岛大桥钢拱肋泵送混凝土施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丹东月亮岛大桥泵送混凝土施工实况 ,对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相关的工程问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吴昊 《铁道建设》2005,(2):47-50
泵送混凝土添加外加剂,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而且能减少混凝土收缩、防止裂缝、提高抗渗性、改善耐久性。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泵送混凝土强度不足、凝结异常,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现象比较普遍,因而影响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应当引起施工人员足够重视。本文重点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止裂缝的技术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含气量、不同养护龄期的混凝土进行试验,对混凝土的电通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含气量和养护龄期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电通量)的影响,探讨现场新拌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控制的范围与减少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龄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强混凝土水化放热规律,给出预制梁场混凝土箱形梁生产过程中蒸汽养护的温度控制参数,通过现场试验和计算分析,验证并修改温控参数,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