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安地铁历史上第一条盾构隧道——张家堡至尤家庄段区间右线隧道,在经过“开拓8号”盾构机130天的开挖后,于4月9日10时48分顺利贯通,成为国内第一个穿越湿陷性黄土地质的地铁盾构隧道。“身价”约3000万元、全长74.38m、重323t的“开拓8号”,外径6.14m,是为西安地铁区间隧道的标准“量身定做”的,在此次隧道挖掘任务中大显威力。  相似文献   

2.
地铁盾构区间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按设计正确贯通.结合广州地铁六号线东湖站一黄花站盾构隧道施工实例,详细阐述地铁盾构区间施工测量管理机构、精度、程序、方法、盾构姿态控制等基本内容,验证了该方案在隧道施工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根据地铁盾构区间施工的特点总结经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铁路     
《世界轨道交通》2009,(8):15-17
深圳地铁1号线(罗宝线)6标盾构隧道全线贯通 近日,深圳地铁位于宝安新中心区的地铁1号线(罗宝线)续建工程工地传来捷报,宝安中心站一宝体公园站区间右线“金龙3号”盾构机顺利出洞,连同7月初出洞的左线“金龙5号”盾构机,两条“金龙”相继破洞而出,圆满完成了“新安站—宝体公园站”两个区间的胜利贯通。  相似文献   

4.
广州     
广州地铁3号线北沿段最北标段隧道(左段)胜利贯通 经过1年半的努力,于2009年5月21日,地铁3号线北延段最北标段左线机场南站隧道胜利贯通。该区间终于实现机场线首个标段的双线贯通。该标段的盾构区间长达1600多m,右线于2008年9月26目始发,左线于2008年12月6日始发,分别只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盾构隧道的掘进任务。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6日10:46,伴随“开拓八号”盾构机刀盘的飞速旋转,最后一盘湿润性黄土被卷出,标志着由中铁一局城轨分公司担负施工的西安地铁2号线试验段行政中心站一凤城五路站盾构区间隧道左线贯通和区间全线贯通。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铁9号线工程丰台科技园站-科怡路站区间单线全长574 m,根据整体工筹,区间盾构从丰台科技园站盾构井下井组装始发掘进区间左线,穿越南四环后到达科怡路站南端接收,在科怡路站内调头后二次始发掘进区间右线,穿越南四环后回到丰台科技园站接收、解体、吊出,完成整个区间的盾构施工。  相似文献   

7.
以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3标(中原东路站—郑州火车站站)区间盾构穿越郑州火车站盾构隧道下方有既有人防隧道为例,详细叙述了该人防隧道探测、处理施工技术及盾构穿越该段人防隧道施工技术,希望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铁一局城轨分公司承建的武汉地铁2号线汉口火车站—范湖站区间隧道,长1017m,是国内首座瓦斯盾构区间隧道,施工期间该公司制定并演练了《范汉区间瓦斯爆炸应急预案》、《范汉区间瓦斯燃烧应急预案》、《范汉区间有害气体中毒应急预案》,执行了《范汉区间瓦斯隧道安全管理制度》。自2008年9月19日右线始发,至12月30日贯通;  相似文献   

9.
武汉地铁2号线在开工前就受到各界关注,因为它有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一一过江隧道。这是国内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也是国内盾构独头掘进最长的区间隧道。为贯通这条隧道,施工方屡创“第一”记录,以至于每提到武汉2号线,就会想到它。  相似文献   

10.
小间距平行盾构隧道临近楼房的设计与施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亮马桥站区间盾构隧道旁穿南小街8号楼工程。介绍2条盾构隧道小间距、长距离并行临近楼房的工程难点、设计与施工采取的措施以及监测数据分析等工程实践。通过总结分析得出工程实践中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小间距、长距离并行施工的相互影响规律和对楼房沉降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西段工程在关庄至望京西站区间采用盾构隧道的施工方法,穿越地铁13号线运营线路。从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在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盾构穿越既有线过程中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系统提出地下掘进参数控制、跟踪注浆以及地面加固保护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地铁运营线路安全的方法和措施,并在15号线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具体应用。盾构穿越既有线的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盾构隧道基础上修建三连拱地铁车站结构参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刚  何川 《铁道学报》2003,25(6):93-98
以广州地铁3号线林和西路站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分析手段对在单线区间盾构隧道的基础上,采用矿山法直接扩挖单层三连拱地铁车站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主体结构的参数和整个施工过程结构的内力、变形和位移分布与大小,为今后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深圳地铁2号线福田至市民中心盾构区间下穿运营的地铁4号线,结合盾构法区间隧道工程实例,对车站端头井和既有隧道两侧土体加固技术、车站洞门密封技术、近距离隧道掘进模式和参数的选择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亮马河站区间盾构隧道旁穿南小街8号楼工程,分析两条盾构隧道小间距、长距离并行临近楼房的工程难点,介绍设计与施工采取的措施以及监测数据分析等工程实践.通过总结分析,得出工程实践中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小间距、长距离并行施工的相互影响规律和对楼房沉降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9月19日,由中国中铁一局城轨分公司担负施工的武汉地铁2号线范(湖站)-汉(口火车站站)区间右线盾构隧道正式始发掘进,首开国内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瓦斯群掘进先河,填补了这方面的技术空白。该工程总长2032.069m,为低瓦斯隧道。  相似文献   

16.
结合西安地铁5号线南稍门站—文艺路站盾构区间下穿地铁2号线施工实践,对盾构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变形控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现场施工试验及现场监测,研究分析既有隧道变形规律,提出盾构掘进施工参数动态取值范围和既有隧道变形控制技术措施,从而保证地铁2号线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7.
富水软弱地层盾构隧道施工端头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进出洞施工最容易发生工程事故。以南京地铁2号线莫愁湖至茶亭区间茶亭站到达端头加固施工为例,针对富水软土地层的实际条件,提出盾构隧道端头地层加固措施以及施工方法和工艺。通过后期加固检测表明,该加固方法已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在建的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为背景,对香梅北站—景田北站区间线路盾构掘进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运用隧道工程理论、盾构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并结合地质条件与隧道条件,分析了地表建筑物特点及其与隧道的关系以及盾构隧道掘进对建筑物的影响,提出了穿越地面建筑物的工程措施和变形控制技术。工程实践表明,依据深圳地铁东延线提出的穿越地面建筑物的变形控制技术,可以确保地铁隧道本身和地表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以杭州地铁7号线建设三路站—耕文路站区间盾构下穿2号线既有建设三路站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新建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和新建区间盾构下穿既有车站结构过程中,既有车站结构和盾构隧道的变形趋势及最大沉降区域的分布概况;结合相关工程经验,提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车站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岩溶区土岩复合地层中不同围岩加固方案下,地铁盾构隧道在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以评估不同围岩加固的可靠性。方法:基于岩溶专项勘察成果和有限元分析方法,依托岩溶区昆明地铁4号线联大街站—吴家营站区间盾构隧道,建立相应岩溶区土岩复合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隧道运营100年后的累计沉降。结果及结论:各围岩加固方案均可减少列车动力荷载作用下地铁盾构隧道的位移、应力和加速度,其中采用洞外围岩全断面注浆加固方案的效果最好;采用隧道两侧注浆加固围岩时,隧道运营100年后的沉降不满足不均匀沉降要求;为保证岩溶区土岩复合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的安全运营,应选择在地铁盾构隧道外侧全断面注浆加固隧道围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