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伟  史爱芬 《公路》2012,(7):265-269
从旋转压实仪的内部角标定出发,介绍了目前旋转压实仪内部角标定采用的测试方法。并结合江海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全线旋转压实仪采用DAVII+HMS法的内部角标定以及比对试验,采用100次旋转压实度比对试验结果,使用ASTM E691法进行分析比较,对使用DAVII+HMS法标定结果进行验证,从比对试验分析结果看,使用DAVII+HMS法对各参建单位旋转压实仪标定后,各实验室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从旋转压实仪的内部角标定出发,介绍了目前旋转压实仪内部角标定采用测试方法。并结合江海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全线旋转压实仪采用DAⅦ+HMS法的内部角标定以及比对试验,采用100次旋转压实度比对试验结果,使用ASTM E691法进行分析比较,对使用DAⅦ+HMS法标定结果进行验证,从比对试验分析结果看,使用DAⅦ+HMS法对各参建单位旋转压实仪标定后,各实验室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压实是影响SAC25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成和使用性能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指导设计和施工,采用3种压实试验方法——标准马歇尔击实、大型马歇尔击实法和SGC旋转压实研究SAC2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和压实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型马歇尔击实法和SGC旋转压实法成型的SAC25沥青混合料密度与现场钻芯试件的密度接近,是成型SAC25沥青混合料的合适方法,其成型密度平均是标准马歇尔密度的1.02~1.03倍;旋转压实试验的密度曲线能够较好地反映SAC2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与车辙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马歇尔和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法都是主要基于体积参数,但是这两种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均很大程度上受试验室压实方法的影响,该文主要评价压实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方法包括马歇尔和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法(两种试件尺寸)、法国旋转剪切压实机(PCG)压实法以及LCPC法国碾压机碾压法。对压实方法、试件尺寸和旋转压实次数对空隙率和最佳沥青用量、力学性能、永久变形和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在中、重交通下,对于公称最大粒径≤12.5 mm的沥青混合料,推荐采用直径100 mm的SGC试件;如果旋转压实次数小于该文采用的100次,则建议采用直径150 mm的SGC试件。  相似文献   

5.
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歇尔击实试验和旋转压实试验,研究不同压实方式对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以AC-13F为例,分析了成型方式和压实次数对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并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旋转压实法成型的试件密度大于击实法;在压实次数为50次时,试件体积参数对成型方法和沥青混合料类型均不敏感等,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对比参数.  相似文献   

6.
将冷再生旧沥青路面面层应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并通过旋转压实方法和传统重型击实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开展不同水泥用量和压实度下的冷再生水稳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与传统重型击实方法相比,旋转压实法成型的试件强度更高;随着旋转次数的增加,水稳试件的压实度逐渐升高,曲线变化速率由快变慢,当旋转次数大于100次时,其对水稳试件的压实度的影响很小;通过旋转压实成型方法可以成型指定压实度的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当压实度达到98.9%后,其相同水泥用量的试件强度大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7.
李闯民  王涛  邓泰 《公路》2015,(2):193-198
通过应用轮碾法、马歇尔击实法进行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着重分析了应用于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轮碾法相对于标准马歇尔击实法的优越性,同时比较轮碾法与旋转压实法的相似性与经济性。轮碾法能较好的替代马歇尔击实法与旋转压实法进行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行规范中VMA最小值标准过大的问题,通过重载交通下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GTM法设计得到级配和油石比,然后用马歇尔法进行了VMA、VFA验证。马歇尔试验得出,GTM法设计的AK-13A、AC-20C、AC-25C配合比经马歇尔试验验证,试件的VMA均低于现行规范的要求;GTM法设计的AK-13A、AC-20C、AC-25C配合比的马歇尔试验验证的VFA的情况为:AK-13A仅比规范最低值高2%,AC-20C比规范最低值低4.3%,AC-25C比规范最低值高6.8%,但按GTM密度的97%(相当于马歇尔密度的99%)进行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混合料高低温性能、抗水损害性能均较好满足规范的要求,实体工程经检测,路用性能较好。结果表明,重载交通下,抗车辙沥青路面现场压实度按GTM密度的97%(相当于马歇尔密度的99%),路面实际空隙率控制在5%~6%时,室内马歇尔试件的VMA、VFA是允许小于规范值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温拌再生技术,利用GTM设计法对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进行设计并确定拌和与压实温度,研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随压实温度和旧料掺配比例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温度(100℃、110℃、120℃、130℃、140℃)、不同旧料掺量比例(0%、20%、30%、40%、50%)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随压实温度的提高而减小,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旋转剪切系数GSF、旋转稳定值GSI随着压实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压实温度一定时,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随旧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旋转剪切系数、旋转稳定值随着旧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旧料掺量在40%以下、压实温度在100℃~140℃范围,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宇  韩冰 《中南公路工程》2011,(4):37-40,44
通过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密实曲线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提出了4个参数CEI、TD、IK1、K2来反应沥青混合料施工及使用阶段的压实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贝雷法不同CA参数的沥青混合料压实难易程度。并基于路用性能和施工特性提出贝雷法CA参数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