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车型设计开发时,计算连挂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车钩转角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试验台上进行车辆端部试验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车端试验的前提是生成驱动试验台运动的试验谱。依据连挂车辆的结构参数和轨道曲线方程建立了连挂车辆和轨道三维模型;提出了基于空间坐标位姿变换理论的连挂车辆通过曲线时车钩转角的计算方法;将连挂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的车钩转角与现有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误差在5.9×10-4以内,验证了本文方法在计算连挂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的车钩转角的正确性;最后对连挂车辆通过空间曲线时的车钩转角进行计算,并与solidworks三维空间作图法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误差在1.2×10-4以内,验证了本文方法在计算连挂车辆通过空间曲线时的车钩转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车辆动态包络线计算方法,得到车体在转向架中心销位置的横向和垂向偏移量。采用几何计算结合绘图法,得到车辆通过不同曲线时的姿态。以前后两车间车钩长度为变量,迭代得到设定的车钩长度,从而确定并绘制出前后连挂车辆的姿态。得到车钩摆臂角、风挡折角等参数,通过作图法可以得到车间连接件的姿态以及车间距离。分析了车辆连挂状态通过圆曲线、S型曲线等工况下,车辆处于曲线不同纵向位置时,最大车钩摆臂角及极限车间距。从分析结果可见,在相同的曲线半径下,车辆连挂通过圆曲线时达到车间极限距离;通过S型曲线时达到车钩最大摆臂角。车辆在曲线上的纵向位置对车间连接姿态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结合西安地铁列车线路实际,对列车连挂救援过程中车辆制动相关问题和车钩缓冲装置曲线连挂及通过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列车连挂救援整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针对性建议,有效指导连挂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列车故障情况下的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4.
地铁列车连挂冲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计算仿真的方法,分析研究地铁列车在不同连挂速度下缓冲器容量与冲击加速度和车钩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地铁列车连挂车钩冲击力与连挂车辆数量无关;车钩峰值冲击力决定了缓冲器的容量;地铁列车没有必要追求过高的连挂速度;连挂速度应该在4km/h以下。  相似文献   

5.
分析B型地铁列车在不同曲线线路工况的连挂救援情况,主要针对在定圆曲线、直线入曲线和反曲线两侧等工况下前端车钩是否能够实现自动连挂进行分析。当不能自动连挂时需要采用人工辅助连挂工具,给出人工辅助连挂工具的使用方法,并提出保证车辆救援连挂安全性的几点建议,可为相关地铁车辆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述地铁车辆所面临的问题及钛合金材料的优良性能。针对地铁车辆所面临的救援问题,采用钛合金过渡车钩替代普通车钩,达到降低装卸过渡车钩劳动强度同时提高救援机车连挂速度的目的。分析并总结钛合金过渡车钩在密度、强度、焊接性、阻尼特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方面的特点及优势。对钛合金过渡车钩在地铁车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增购车辆车钩缓冲器的设计与选型。通过对车钩气液缓冲器进行结构优化以及缓冲器的合理配置,提高了车钩缓冲器的能量吸收能力,减小了车辆救援工况的车钩受力,满足了车辆碰撞能量吸收要求及车辆救援和连挂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无锡地铁2号线车辆全自动车钩连挂故障现象,通过模拟正线连挂实况,对连挂电气控制信号高低位触点实况进行了测量分析,并就全自动车钩连挂可靠性对生产及车辆运用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从连挂流程操作、部件检修保养及零部件本身质量可靠性要求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供地铁车辆维修公司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针对地铁调车机车上使用的密接式车钩连挂装置的结构设计,解决了密接式车钩在连挂时由于车钩向下倾斜,导致连挂不平稳、车钩高度调整困难以及在过65 m小曲线时密接式车钩装置与被连挂车辆容易发生干涉的问题,并进行了运动干涉分析、强度分析,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全自动车钩是地铁车辆的重要部件,是连接车体、接通电气路、实现车体连挂和信号控制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地铁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可控性、平稳性和舒适安全性。在使用中及检修后,需对车钩的机械连挂性能、电气接通性能进行检测,以保证车体运行的安全可靠。针对现有车钩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结合车钩原理、特性特点以及车钩在轨检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和Labview软件编程,设计了移动式公铁两用检测系统,该系统结合了传感器技术、测控技术、通信技术,检测方案实现了全面检测、高度可调、移动式、公铁两用、大跨度、智能化、平台在轨状态下整车检测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郑州地铁2号线车辆全自动车钩连挂后机械钩无法顺利解开的问题,对车钩连挂、解钩状态进行受力分析,找到问题原因,提出控制试拉力,定期清洁车钩部件并涂抹润滑油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中阐述了地铁车辆车钩的使用维护情况,对车钩使用维护过程中易操作错误的连挂与解钩逻辑问题进行了说明,介绍了车钩的防锈保养和其他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CRH2型动车组与救援机车连挂时,前端车钩缓冲器在不同吸收率下动车组车钩力、缓冲器行程和变形时间进行仿真分析,说明了动车组前端车钩缓冲器在不同吸收率情况下,仅仅改变缓冲器的变形时间,不会对动车组连挂时的车钩力和缓冲器变形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于浮车型5模块低地板有轨电车几何曲线通过计算旨在研究铰接装置转角以及连挂车辆车钩转角等重要参数。依据有轨电车的结构特点,运用解析几何的基本理论,推导出有轨电车通过平面曲线、竖曲线时铰接装置转角及车钩夹角的计算方法;运用动力学软件进行模拟验证,验证结果与文中计算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文中推荐的计算方法可为铰接装置、贯通道、车钩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马青春 《铁道车辆》2021,(1):20-21,26
分析了地铁车辆车钩缓冲装置连挂冲击模拟计算与实际动态试验结果的偏差,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某城轨车辆用车钩缓冲装置为例,介绍了其结构组成,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建立了多编组列车模型,并进行列车的碰撞及坡道救援仿真分析,最终得到了车钩缓冲装置在碰撞及坡道救援过程中的作用力、缓冲器变形量及其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碰撞过程中,碰撞连挂面的车钩力及缓冲器变形量最大,沿列车纵向向两端面不断减小,车钩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依次逐级吸收冲击能量;在坡道救援工况中,制动速度对车钩缓冲装置的动力学性能基本无影响,增加车辆载重,其制动过程中车钩作用力变大,缓冲器行程增大。  相似文献   

17.
虚拟编组技术通过车-车无线通信实现车辆“虚拟连接”。虚拟编组列车车辆间无机械车钩连挂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可以进行动态连挂和解编操作,能够基于客流变化实现灵活的运输模式。本文以缩短乘客旅行时间和提高列车运输效率为目标,提出虚拟编组列车运行方案的优化方法,并基于实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早高峰客流OD(original-destination)数据给出优化设计结果。虚拟编组优化运行方案与现行方案的仿真结果表明,虚拟编组优化方案在保证运输效率的同时,可以有效缩短乘客旅行时间,提升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车钩偏角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前后两节车辆之间的连挂关系,导出车钩偏角随轨道曲线半径、车辆长度和车钩长度的关系,通过求解3节车辆的中间车辆车体的通用载荷方程,导出车辆前后心盘所受的横向载荷.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3节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前中后不同车辆长度下中间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轨道曲线半径与不同长度的车辆连挂方式对心盘处的横向力影响较大;重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主要影响车辆对轨道的作用力;空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会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地铁列车救援演练过程中,因司机的不恰当操作导致险情及事故时有发生。针对此问题,文章基于Simulink模块建立地铁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确定最不利工况,对列车救援工况下车钩力进行仿真分析,通过研究不同阶段紧急制动时全列车的车钩力分布规律,提出救援演练制动操作方式优化建议,为地铁列车司机救援演练制动操作方式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机车连挂仿真的动力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对重载机车连挂仿真计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包括重载计算工况、缓冲器特性、车体变形、机车转向架、连挂数量、车钩间隙等因素.并且将连挂仿真计算结果和冲击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连挂仿真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