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抗灾能力评价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公路网抗灾能力的影响因素,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的特点,建立了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网抗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公路频发的气象灾害,做好抗灾决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公路网抗灾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详述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和步骤,探讨了评价结论分析方法和采用回溯分析的反馈研究方法.以杭州市国省干线公路网为例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同县经济社会、交通运输、区域路网等基础资料的调查工作,采用连通度法和弹性系数法预测大同县未来特征年公路里程数。避免了单一预测方法在数据应用中出现偏差,预测精度也基本可信。同时通过交通区位分析对大同县公路网布局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大同县公路网布局结构。望能够对类似项目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立以公路网面积密度和运输密度为指标的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 将基尼系数原理与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模型,并以温州市域公路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温州公路网布局正由低水平的绝对均衡向更高水平的不均衡方向发展,当前路网分布相对合理,但高等级公路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公路网布局与区域交通运输强度分布的协调性得到明显提高,当前公路客运密度分布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公路货运密度分布处于绝对平均状态. 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温州公路网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5.
建立以公路网面积密度和运输密度为指标的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 将基尼系数原理与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公路网分布均衡性评价模型,并以温州市域公路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温州公路网布局正由低水平的绝对均衡向更高水平的不均衡方向发展,当前路网分布相对合理,但高等级公路分布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公路网布局与区域交通运输强度分布的协调性得到明显提高,当前公路客运密度分布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公路货运密度分布处于绝对平均状态. 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温州公路网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加快,引领示范作用持续强化,对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分析大连金普新区公路网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金普新区公路网存在的问题。采用连通度法和弹性系数法,预测金普新区公路网规模,避免了单一预测方法在数据应用中出现的偏差;采用分层布局法对金普新区公路网布局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金普新区公路网布局结构,该布局的总里程符合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研究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路网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将大力加强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农村公路网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现有的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仅是针对整体公路网而言,对农村公路和干线公路网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区分对待.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公路相对线公路的独特的形成发展机理、结构形式、功能特点和布局规划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从路网的"有无",出行的"难易"和服务的"高低"三个层面建立起我国农村公路网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为新一轮的农村公路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各级路网规划,在高速公路网规划和普通国省干线网布局规划框架下,重新审视境内农村公路的功能定位、规模结构、路网布局和技术标准,对农村公路网进行相应调整。根据习水县交通发展要求,不断改善公路路网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构建"规模合适、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具有前瞻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的习水县农村公路网研究布局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表征公路网抗击自然灾害能力等方面的特性指标,构建了公路网抗击自然灾害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杭州市公路网为例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公路网抗击自然灾害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到的评估结论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一定程度上反映公路网的抗灾能力,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公路网抗击自然灾害应急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应对新形势下频繁发生的公路自然灾害,增强公路网的抗灾能力,分析总结了现有公路抗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从应急管理制度、应急组织机构、灾害信息管理、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社会联动等方面进行了公路抗灾应急机制的研究,提出了有效可行的公路应急管理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结合江苏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系统的建设实践,分析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提出了系统的组成架构,探讨了数据来源、监测设施布局、数据分析与信息应用、配套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难点,提出了通过信息共享解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运行监测数据匮乏、加强社会资源合作提高出行服务水平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交通技术》2013,(6):32-32
交通运输部重大专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公路抗震减灾关键技术研究"(简称抗震重大专项)近日通过验收鉴定。该研究在公路网灾情辨识与应急调查评估、抢通保通、次生灾害识别诊断与监测预警、公路恢复重建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完善了我国公路抗震技术体系,丰富了公路应急装备储备,为创新提升公路减灾防灾理论和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4月22日,交科院交通科技管理中心受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委托,在长春主持了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寒区混凝土桥梁安全监控与耐久性评价技术研究"研究成果鉴定验收工作。该项目通过工程调查、室内外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应用等方法,开展了寒冷地区混凝土桥梁裂缝监控技术及耐久性评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的创新成果主要有:一是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导电膜技术的寒区桥梁裂缝监测方  相似文献   

14.
杨涛 《城市交通》2008,6(3):I0005-I0005
2008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大悲大喜之年。奥运之年,一连串的大灾大难却接踵而至:年初南方百年未遇的大雪灾和刚刚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两场大灾,举世震惊,举国震动!交通运输系统在国家生命线基础设施中处于“生命线中的生命线”地位,天灾对交通运输系统的抗灾应急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痛定思痛。交通运输应急保障系统的能力和规划建设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交通技术》2011,(3):40-40
2011-05-15,交通运输部重大专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公路抗震减灾关键技术研究"的 11 个子项目之一——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评估、机理分析及设防标准评价"通过验收鉴定,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评估、机理分析及设防标准评价"项目组对汶川地震灾区公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和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公路学会5月7日上午在广州主持召开了"1960MPa悬索桥主缆索股技术研究"项目成果评价会。交通运输部原总工周海涛、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理工大学教授郑健龙、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原局长李彦武、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原副总裁侯金龙等7位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吴玉刚,虎门二桥分公司总经理崖岗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殷浩 《现代交通技术》2010,(Z2):189-193
针对普通干线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需要,按照交通运输部对省级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的建设要求。通过对江苏省公路信息化现状的分析和成果利用,依托信息化技术整合各类资源,提出了江苏省普通干线公路应急指挥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各分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平台的运用进行了设想。  相似文献   

18.
谢乐彬 《交通标准化》2014,(18):122-126
在研究干线公路网对城市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干线公路网布局的主要因素,借鉴传统公路网和城市路网规划的理论,提出了基于城市空间布局分析的中小城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法,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沙县城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将27个已经完工的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示范创建项目冠名为2013年度公路水运建设"平安工程"。我省博深高速公路和佛开高速公路、谢边至三堡段改扩建工程二项目榜上有名。2013年年初,交通运输部与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发文,决定在交通运输行业内开展"平安工程"冠名活动,将2010年"平安工地"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20.
6月15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第五批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授牌暨全国道路客运节能减排达标竞赛启动仪式。至此,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总计已达100个,形成了一个覆盖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的较为全面的示范项目体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为示范项目单位授牌并发表讲话,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副主席姚久强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