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基于Motorola MC9S12DP256微控制器设计了ABS系统控制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压力调节器电磁阀和电机驱动电路。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电路的抗干扰性能,大大提高了轮速信号的采集精度以及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电机电压控制电路和PWM脉宽调制电路构成.电机电压控制电路由功率放大电路和H型双极驱动电路组成.以芯片UC3637为核心构成的PWM脉宽调制电路模块用来产生PWM脉冲;以IR2110对称构成的功率电路模块用来进行功率放大;以场效应管IRF640构成的H型双极驱动电路模块用来驱动电机.利用所设计的电机控制电路,进行了电机的线性度和助动转矩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完全满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当高功率密度电机与高效电子驱动变速桥结合成eDM(eGearDrive Module)减速器集成驱动电机模块,博格华纳将自己在汽车传动系统的优势再结合上了电机的优势,便成为了世界电驱动系统首屈一指的制造商新型低冲击S型绕组导线成型工艺具有高功率密度和节省空间的优势,凭借极低的电线绝缘应力,适用于各类高压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NPC555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其底层驱动模块、状态转换判断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内燃机单独驱动模块、内燃机与电机联和驱动模块、串联驱动模块、制动能量回收模块等的功能。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混合动力汽车运行工况控制。  相似文献   

5.
上一期介绍了电动客车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的电磁兼容性能,本期重点介绍电动客车驱动电机控制器的电磁兼容特性及要求。电动客车电机控制器主要由功率模块、控制模块、传感器等组成(如图所示),其主要作用是根据各种传感器的信号调节输出到驱动电机的电压、电流,通过一定的控制策略完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的启动、运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型汽油机电控系统,选择freescale MC9S12P128芯片作为微处理器,使用Simulink软件模块化的开发方式,设计出适用于小型汽油机EC U的通用底层驱动模块。该方式可使底层驱动软件与发动机的控制软件完全独立,并具有便于移植和调试等优点。对电控系统底层驱动软件进行了输入信号采集试验、硬件在环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底层驱动模块程序可靠性好,实时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强,满足发动机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Luminary LM3S8962的汽车数字仪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于ARM Cortex~(TM)-M3处理器内核的高性能微控制器LM3S8962为硬件核心,应用CAN2.0B规范以及SAE J1939协议设计了汽车数字仪表系统方案.利用CAN收发器CTM1060T和LM3S8962内部集成的CAN控制器模块,使数字仪表成为车身的一个CAN节点,实现CAN总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功能;利用步进电机驱动芯片STI6606驱动MR1107永磁步进电机实现数字仪表的指针显示功能.最后给出了CAN数据接收处理流程图,设计了CAN报文发送和接收软件.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4轮循迹小车的过弯性能,以Arduino Uno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黑皮电机、 5路循迹模块等主要部件,设计了4轮差速循迹小车;实验研究了PWM驱动频率、传感器安装距离对过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驱动黑皮电机的频率过高,电机运行的连续性好,但带负载能力差,脉冲频率低则电机运行顿挫;传感器安装距离过短,小车响应过快,安装距离过长,小车响应延迟。经多次实验测试,得出本文所设计的小车的最佳PWM驱动频率为490Hz,循迹传感器距离前轮的最优安装距离为12cm。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四、特斯拉Model S驱动电机感应电动机又称“异步电动机”,即转子置于旋转磁场中,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获得一个转动力矩,因而转动的装置。特斯拉Model S采用三相感应电机,即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可以通过超高电压及弱磁驱动,实现超10 000r/min的高转速,同时通过驱动变频器等电机控制系统,可实现电机600N·m的大扭矩运行,由此保证特斯拉电机输出高功率,从而提升特斯拉动力性能。特斯拉ModelS选择的感应电机是更可靠(没有退磁风险)、  相似文献   

10.
正故障现象一辆2017款北京现代悦动electric纯电动车(车型简称HDc EV),整车型号为BH7000BEVBA,VIN码为LBEHDAWB9HZ******,行驶里程为12453km,搭载320V(SOC8%~98%时,电压为246.4~369.16V)锂离子动力电池和81.4kW驱动电机。行驶过程中,仪表台上的电动系统故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智能驾驶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研发和验证的需求,提高ADAS功能的准确性,设计了一款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驾驶模式识别程序,该程序由数据采集、目标检测、场景识别预测3个模块组成.数据采集模块利用ESR毫米波雷达、前置摄像头对交通环境及周围车辆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目标监测模块通过控制算法选择判断触发各类A...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基于高性能的32位单片机MPC555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器(ECU)硬件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模块、控制单元及功率驱动模块。该电子控制器采用高性能的处理芯片、高集成度的信号处理模块和功率驱动模块,为建立可靠的控制系统、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及扩展控制功能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辛梅  罗覃月  王世勇 《时代汽车》2022,(4):137-138,166
随着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目前的EDR的标准无法满足自动驾驶汽车事故重建的要求.本文设计了自动驾驶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包括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并定义了事件检测触发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数据记录模块.同时还设计了基于统一诊断服务读取/清除自动驾驶汽车事件数据的方法,用于辅助分析自动驾驶事故原因以及自动驾驶系统验证评估...  相似文献   

14.
自动驾驶系统需具备响应驾驶人意图且有效执行驾驶人意图的能力,以解决人机协作系统中存在的人机冲突、人机优势融合等问题。提出决策层“以人为主”、执行层“以机为首”的人机协作关系,构建包含驾驶人意图识别模块、基于意图识别的轨迹规划模块与轨迹跟踪控制模块的人机协作一体化控制系统框架,并重点对轨迹规划模块与轨迹跟踪控制模块开展研究。首先,结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与注意力机制模型建立换道轨迹规划模型;在改进人工势场算法中引入模型预测控制并建立避险轨迹规划模型。其次,通过开展驾驶模拟器试验建立换道与避险驾驶行为数据集,为拟人化模型训练和模型参数确定提供支撑。然后,综合考虑车辆状态变量、控制输入与输出以及道路结构参数等约束条件,构建基于最优转向前轮输入的线性时变模型预测轨迹跟踪控制器,实现对规划轨迹的精准跟踪。最后,基于驾驶模拟器搭建人机协作系统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对轨迹规划模块与轨迹跟踪控制模块开展硬件在环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换道与避险规划轨迹光滑且平稳,轨迹跟踪控制过程中,车辆航向角与前轮转角变化平稳;所构建的轨迹规划与轨迹跟踪控制模块在确保安全性前提下可实现不同场景中的车辆运动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5.
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周围交通目标进行轨迹预测,其输出轨迹可为决策控制和路径规划提供所需目标信息.考虑传统轨迹预测方法一般基于俯视视角而难以满足自动驾驶车载感知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模块、空间交互模块和时间行为注意力模块相融合的驾驶视角轨迹预测算法.为更好体现交通目标与周围环...  相似文献   

16.
奔驰轿车的行驶稳定性电子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稳定程序(ESP)控制系统是一种在各种行驶条件下能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的主动安全体系。ESP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确定在当前行驶条件下,以下6种工作模式中的一些应被接通,即普通模式、ABS控制模式、ASR控制模式、MSR控制模式、ESP控制模式及ESP切断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刘瑛  刘国民 《中南公路工程》2012,(1):120-122,127
首先综述了公交优先仿真技术的发展状况。然后,基于对实际公交优先管理系统的解析,将公交优先仿真模型划分为交通管理系统背景模型、公交优先设施模型、公交线网模型、公交车特性行为模型、信息采集模型、通信系统模型、公交优先策略模型、公交优先信号模型等。由此进一步给出了仿真系统概念设计方案。该方案将仿真系统分解为路网交通状态模拟、信息采集、通信、公交调度中心、信号控制中心及本地控制机等模块,并定义了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和相互间的信息交换内容。  相似文献   

18.
康明斯起动机单向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明斯起动机单向器为棘轮式单向器,其驱动齿轮被设计成双模数制齿轮。介绍了棘轮式单向器的结构以及该双模数制齿轮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a novel direct yaw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driver operation intention for stability control of a distributed drive electric vehicle is proposed.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vehicle loses its stability easily under an emergency steering alignment (EA) problem. An emergent control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improve vehicle stability under such a condition. A driver operation intention recognition module is developed to identify the driving conditions. When the vehicle enters into an EA condition, the module can quickly identify it and transfer the control method from normal direct yaw control to emergency control. Two control algorithms are designed. The emergency control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an EA condition while the adap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other conditions except the EA condition. Both simulation results and real vehicl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iver module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driving conditions based on driver operation intention. When the vehicle enters into EA condition, the emergent control algorithm can intervene quickly, and it has proven to outperform normal direct yaw control for better stabilization of veh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