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众所周知,侧滑试验台是测量汽车前轮横向侧滑量,并判断其是否合格的一种检测设备,一般有滑板式和滚筒式两种,其中前者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除了检测前轮之外,利用侧滑试验台还可以检测后轴是否弯曲以及轮毂轴承是否松旷等,下面介绍用侧滑试验台检测轿车后轴技术状况的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安相璧  孟繁友 《汽车技术》1995,(6):46-49,45
论述了汽车前轮侧滑对汽车使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前轮定位的因素及目前常用侧滑检测调整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 新的前轮侧滑检测调整法,即动态检测调整法,介绍了根据此方法研制的滚筒式前轮侧滑调整台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测定前轮侧滑量的意义,其中就前轮外倾角和前束与侧滑量的关系作了分析,并阐明如何从前轮侧骨的值和方向来认识前两者的配合情况,本文还介绍了前轮侧滑量值对前轮行驶抖动的影响,最后,简略地介绍了我国当前水平的前轮侧滑试验台的状况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前轮侧滑与汽车行驶跑偏的关系及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行驶跑偏往往容易同前轮侧滑混淆起来,本文就前轮侧滑的构成因素对汽车行驶跑偏的影响,前轮侧滑与汽车行驶跑偏的区别进行了译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区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真正影响汽车运行安全的侧滑是整车侧滑,即汽车侧滑,引起汽车侧滑的不仅仅是汽车前轮,而且与汽车各都有极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后轮,因此,对机动车侧滑检验不应局限于前轮,而应着眼于整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独立悬架车辆向轮侧滑检测与调整方法分析,解释了独立悬架车辆的经侧滑一次检测合格率低;车辆前轮定位值符合说明书规定值,前轮侧一却较大;以及某些车辆轮侧滑量符合要求,却仍出现前前轮方向飘,轮胎异常磨损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关于汽车前轮侧滑与侧向力检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汽车发生侧滑的原因以及侧向力产生的过程;分析了侧向力和侧滑量的关系,并提出侧向力是检验前轮前束和前轮外倾角匹配的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徐安 《汽车工程》2000,22(3):176-178
基于大量轿车前后轴制动力实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手段,研究确定国产主要轿车前后轴制动车平衡分布规律及分布参数,进而建立相应车型的前后轴制动力平衡分布计算模型,本文研究对从统计规律上掌握国产轿车前后轴承动力平衡性能和准确地计算相应的分布数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汽车前轮侧滑量的检测已经成为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车主对侧滑仍然感到很陌生,当遇到侧滑检测不合格时也不知如何调整维修。那么,什么是前轮侧滑呢?我们知道,汽车为了保证转向的轻便和直线行驶,必须正确配置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等4个参数  相似文献   

10.
侧滑仪是检测汽车前轮侧滑量的专用设备,本文通过对单、双板侧滑仪测试时运动特性的分析,对两类侧滑仪的测试结果和影响测试结果的各个因素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车轮定位参数快速检测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斌  苏建  陈熔 《汽车技术》2005,(10):36-39
对车轮侧滑量与定位参数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在采集的东北三省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的检测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车轮侧滑量信息与主要定位参数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汽车检测线中车轮定位参数快速检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衡量汽车安全性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影响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将汽车简化为二自由度模型,建立关于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的转向微分方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前轮转向与四轮转向典型的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两轮转向和四轮转向的稳定性。且四轮转向采用线控转向,将线控转向系统与四轮转向系统的优点结合起来,观察采用线控对汽车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TLAB汽车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影响汽车行驶安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建立车体6个自由度加上前轮转向系统1个自由度的汽车数学模型;该汽车数学模型不需引入很多的人为假设;可以实现给定汽车前轮转角,也可以不给定前轮转角;不依赖需要复杂测定的侧向力函数及相关模型参数;考虑了轮胎的滚动特性。利用MATLAB语言开发了一个模块化的仿真软件,该软件能够满足所建模型的校验和在特殊工况下的仿真研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该软件使之服务于汽车运行的其他方面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633X微型车制动稳定性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厂生产的633X微型车制动侧滑稳定性问题,从整车与制动器的匹配上进行理论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型整车质心纵向分配极不合理,同步附着系数偏小,制动临界减速度低,制动效能不高,而前后制动器给出的制动力分配比又不能满足整车高制动力分配比的要求,从而导致制动时后轮先抱死出现严重的侧滑甩尾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汽车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对汽车前照灯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以汽车的前轮转向角、车速为基础,以汽车的停车视距为依据,建立了汽车前照灯系统水平转角的动态数学模型,得出了车灯转角与前轮转向角、汽车车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对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独立悬架汽车摆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宋健  钱珠声 《汽车技术》1996,(1):1-6,62
以标致505SL轿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前悬架为独立悬架的汽车转向轮摆振数学模型。通过对摆振系统特征的分析,确定了影响摆振的主要振动模态,得独立悬架汽车特有的摆振振型,并通过道路试验证实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转向加速工况下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滑转率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低速转弯加速时,用后轮轮速作为参考车速计算驱动轮滑转率会造成计算偏差,引起驱动防滑控制系统误干预,为此提出了驱动轮滑转率计算的修正算法.该修正算法不需要增加前轮转角传感器,而是采用两非驱动轮轮速估计车身横摆角速度和汽车前轮转角,进而计算出前轮参考轮速,并将前轮参考轮速代替车速对转弯工况的驱动轮滑转率计算进行修正.试验结果表明,该修正算法消除了滑转率计算误差,可防止汽车在高附着路面上转弯加速时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误干预.  相似文献   

18.
Vehicle steering dynamics show resonances, which depend on the longitudinal speed, unstable equilibrium points and limited stability regions depending on the constant steering wheel angle, longitudinal speed and car parameter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that a combined decentralized proportional active front steering control and proportional-integral active rear steering control from the yaw rate tracking error can assign the eigenvalues of the linearised single track steering dynamics, without lateral speed measurements, using a standard single track car model with nonlinear tire characteristics and a non-linear first-order reference model for the yaw rate dynamics driven by the driver steering wheel input. By choosing a suitable nonlinear reference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 responses to driver step inputs tend to zero (or reduced) lateral speed for any value of longitudinal speed: in this case the resulting controlled vehicle static gain from driver input to yaw rate differs from the uncontrolled one at higher speed. The closed loop system show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active front and rear steering control: higher controllability, enlarged bandwidth for the yaw rate dynamics, suppressed resonances, new stable cornering manoeuvres, enlarged stability regions, reduced lateral speed and improved manoeuvrability; in addition comfort is improved since the phase lag between lateral acceleration and yaw rate is reduced.

For the designed control law a robustness analysis is presented with respect to system failures, driver step inputs and critical car parameters such as mass, moment of inertia and front and rear cornering stiffness coefficients. Sever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on a higher order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nonlinear dynamical model to confirm the analysis and to explore the robustness with respect to unmodelled dyna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