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西藏墨脱公路区域气候、地形、地质极其特殊的项目建设条件,通过从理论、工程等方面的论证,合理地采用路线平、纵面极限指标,使得工程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IKONOS卫星图像的西藏墨脱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在武汉通过了交通部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的鉴定、验收。该项目历经3年80余人3次徒步穿越墨脱,是研究IKONOS卫星图像在工程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应用IKONOS卫星图像和GPS高科技手段进行公路勘察设计的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2009,(3):54-54
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2008年国家批准建设由波密县扎木镇通往墨脱县城的墨脱公路后,武警交通一总队担负起公路全线唯一一座隧道——全长3315m的嘎隆拉隧道的建设任务。嘎隆拉隧道是墨脱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和关键工程,也是全线气候环境最恶劣、地质构造最复杂、灾害险情最集中的工程。武警交通一总队300多名官兵自2008年9月隧道开工以来,勇于奉献、忘我战斗,克服大雪封山、高原缺氧、高原病频发、后勤保障困难、技术难度大等重重困难,坚持施工,受到了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4.
素有高原孤岛之称的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是我国至今唯一不通公路的县。2009年4月,总投资达9.5亿元的墨脱公路新改建工程全线动工,并列入西藏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作为墨脱公路先期准备工程的嘎隆拉隧道,全长3315m,系全线施工作业难度最大、地质气侯条件最为恶劣的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呈南北走向,处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接合部,穿越喜马拉雅、墨脱等两个大地震带,青藏高原寒冷气流和印度洋暖湿气流相融交汇于此,使得终年为积雪降雨期,年均降水量大于1700mm,是迄今为止国内穿越断层最多、地应力最强、渗水最丰沛的高原隧道,强涌水是一直困扰着施工的极端难题。武警交通二支队官兵  相似文献   

5.
王少军  张志  詹云军 《公路》2003,(3):45-49
在公路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阶段,使用美国陆地卫星7的ETM 信息及其增强信息,探调了西藏波蜜-墨脱公路方案线的公路地质背景条件,并对沿线不同地段、重点工程的不良地质进行了分析。这一研究为青藏高原这个特殊地理单元上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公路方案线的选择、优化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方法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隧道建设》2010,(6):655-655
2010年12月15日,“全国最后一条通县公路”——西藏墨脱公路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胜利贯通。墨脱公路沿线地形、地质、气象复杂,创造了“七个世界之最”:构造运动最强烈、地震烈度最高、地质病害最多、地形起伏最大、山地垂直自然气候带最完整、降水量最大、自然坡度最大。尤其是全长3330m的嘎隆拉隧道是全线建设难度最大、工程技术要求最高、生活环境最艰苦的唯一一座隧道,也是迄今为止国内穿越断层最多、地应力最强、逆坡度最大的高原隧道。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随着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白玛赤林,交通运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翁孟勇共同启动爆破按钮,墨脱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目前西藏最长的公路隧道、国内坡度最大隧  相似文献   

8.
扎(木)墨(脱)公路沿线病害分析与建设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2005~2008年在墨脱简易公路上进行便道整修工程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情况,分析了扎墨公路沿线地质的工程特性和分类以及该路线上的相关公路病害情况,并结合便道整修施工中总结出来的各种经验得失,总结了在老扎墨路沿线区域进行公路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与相关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9.
拟建衡井公路肃临线至前磨头段目前为断头路,严重制约了沿线地区的发展。拟建项目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文章分析了该项目的建设条件,交通构成和交通数量,考虑了项目特点,对路线、路基路面、交叉工程等方面进行了安全性研究,为建设单位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代建管理实践,对公路代建制条件下项目管理结构、接口以及具体的管理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对公路代建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招投标管理、质量、进度、费用等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其它代建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12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的复函》(发改办高技[2012]2495号),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牵头组建的"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该项目在现有研发和试验条件基础上,主要建设隧道防灾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行公路项目经济效益核算内容只计量了节约效益的情况,提出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要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进行考虑,还应计量产出效益。分析现行公路项目核算内容界定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选取的识别角度存在偏差。公路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运输,从公路项目满足运输需求的角度,识别公路项目国民经济效益核算内容会更合理。提出以公路基础设施为条件,在有效满足运输需求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而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都应识别为公路项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西藏墨脱公路地质灾害遥感勘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明华 《公路》2004,(5):91-96
以图像波谱分析为基础,运用遥感图像解译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能有效地提取公路工程活动构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信息,为公路线路方案选择、工程地质条件及区域稳定性评价、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地处喜马拉雅山东端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腹地的西藏墨脱高等级公路工程勘察中,使用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公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对经营性的公路基础设施,在建设中按照筹资,建设,经营,管理和还贷的模式,实行以项目业主负责制为核心的新的建设投资体制,来推动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本就公路基础设施项目实行法人责任制的背景,项目法人责任制的组织实施和操作模式以及项目法人的组织形式和主要职责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模式作为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在中国公路项目建设中得以应用,但在该模式下,公路建设及运营项目不但存在着传统模式下项目建设风险,还存在许多新的风险.文中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BOT模式下公路项目风险进行研究,并对风险因素进行排序,给出了主要影响因素,以便业主在项目管理中能抓住主要风险因素进行防范与管理,从而有效降低整个项目的风险损失.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起,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作为新兴的融资方式逐步被引入各类项目建设中,逐渐成为项目建设、尤其是公共设施建设的主要投资方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公路建设项目的PPP模式在中国尚无先例,在国外亦属新兴的投资模式,在整个公路建设项目的PPP框架内,交通模型具有核心作用,是进行项目融资、投标、谈判、运营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决策依据.因此,如何根据PPP项目特点进行交通模型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该文以毛里求斯疏港PPP项目为例,说明PPP项目对交通模型的任务要求与关键技术构成,提出公路PPP项目需要妥善处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BOT项目融资方式进行公路建设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具有多种优越性.BOT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投资合作方式,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并将成为今后我国引进资金投资于基础建设的重要方式,但由于BOT方式过程的复杂性和风险的不确定性,从事公路建设BOT项目融资建设的项目公司业主如何做好项目融资的财务规划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公路改建项目的建设特点,从建设管理单位对公路改建项目管理的视角,探讨公路改建项目建设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万宁滨海旅游公路是海南省级示范工程,是对滨海旅游公路建设模式的一种探索,项目致力于建设集"生态、安全、景观、特色"于一体的滨海旅游公路。通过旅游公路的建设,串联起沿线的旅游景点,同时,项目本身也成为一种景观。通过对项目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并结合建设后的实际情况,对建设前后进行对比,对各种措施进行评价,可为滨海旅游公路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BT项目动作形式作为项目建设管理的一种方式,逐步大量地引入到公路、城市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来。公用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载体以及社会经济增长重要条件,其建设的情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该文就BT模式在城市桥梁项目中的应用,作一些浅显的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