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7年11月14日上午,伦敦当地时间11时,一列“欧洲之星”客车从整修一新的圣潘克拉斯车站出发,沿新建成的英国“高速铁路1号线”,向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疾驶。列车经过2小时15分运行于法国当地时间下午2时15分,抵达巴黎北站,比先前运行时间缩短了20分钟。在首列列车出发后不久,另一列列车驶出圣潘克拉斯车站,前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运营时间为1小时51分。  相似文献   

2.
厉于 《中国铁路》2007,(8):73-73
为满足北京—天津间旅客出行的需求,7月24日6时10分北京开往天津的D531次列车、6时35分天津开往北京的D532次列车起,北京—天津的11对动车组列车由现在的单组运行改为双组重联运行,每列坐席由610个增加到1220个。自4月18日开行京津城际“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以来,铁路连续呈现客流火爆场面。为此,铁路采取双组重联运行扩大运能,以满足旅客需求。重联运行的列车仍使用CRH2型动车组,列车编组中7号车和15号车为一等座车,其余车为二等座车。[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客货服务     
从6月30日起 南疆线旅游列车调新图 从6月30日开始,南疆线增开旅游列车,并对原旅游列车时刻作新的调整。 原乌鲁木齐——库尔勒——阿克苏间隔两日开行的旅游列车Y202/203、Y204/201次改为每日开行。乌鲁木齐站开车时刻为21时23分,到达阿克苏站为次日14时35分;阿克苏站开车时刻为15时49分,到达乌鲁木齐站为次日9时。 原乌鲁木齐—库尔勒间开行的旅游列车(天鹅号)车次现为Y208/209、Y210/207次。乌鲁木齐站开车时刻为10时43分,当日22时10分到库尔勒站;库尔勒站开车时刻为9时26分,到达乌鲁木齐站为当日20时07分。  相似文献   

4.
4月2日6时31分,一列由4台电力机车牵引、编组320辆、总长3971米、牵引总重3万吨的试验列车,由北同蒲线袁树林站始发,经过12小时25分、738.4公里的运行,于当日侣时56分安全顺利到达终点站大秦线柳村南站,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铁路重载列车牵引重量从2万吨到3万吨的跨跃,使我国戌为世界上仅有几个掌握3万时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9月26日上午9时,南昌西站与福州站同时首发南昌西至福州D6503次和福州至南昌D6502次的动车组列车。9时10分,莆田站首发开往南昌的D6558次的动车组列车。9时36分,三明北站首发开往福州的D6541次动车组列车。标志着向莆铁路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6.
《中国铁路》2012,(10):40-40
10月8日7时30分和7时35分,车次为G328和G307的试验列车分别从哈尔滨西站和大连北站开出,标志着哈尔滨一大连高速铁路(简称哈大高铁)进入试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7.
采用几何缩尺比为1∶40的节段模型,进行天兴州公铁两用大桥气动参数的风洞试验,测量其主桁梁和列车的静力三分力系数、桁梁的气动导数。分析上、下游不同方向来流,桥上有无列车,列车不同位置和不同队列数等对桁梁和列车三分力系数的影响。在均匀流条件下,用自由振动法测量气动导数,采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对桁梁气动导数进行识别。分析表明:天兴州公铁两用大桥主梁断面具备气动稳定的必要条件;上游来流和下游来流的三分力系数差别不大,小攻角时差别更小;列车在下风侧时的桁梁三分力系数较列车在上风侧时大;列车在桥上运行时,会增大桁梁的升力系数和力矩系数,降低桁梁的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12日16时15分,经过9小时2分不间断运行,大秦铁路(大同—秦皇岛)2万t重载组合列车安全平稳地停靠在秦皇岛柳村南站,首次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1故障过程 2005年9月6日18时32分,管内李天木站SⅡ信号机开放绿灯后自动关闭。在重复开放信号时,发现SⅡ列车信号复示器闪白灯3~4s后熄灭,控制台灯丝报警2~3s后熄灭,绿灯信号不能开放。分析故障现象可以判断为SⅡ信号机绿灯灯泡灯丝双断。现场处理时也发现SⅡ信号机绿灯灯泡灯口确有开焊现象。更换灯泡后SⅡ绿灯开放良好,随后在18时47分进行了消点。然而没想到的是在18时55分通过一个长大列车后,故障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0.
1概述当高速列车正在驶入或驶出隧道时,列车车身在隧道内的长度是个变量,活塞风和空气阻力的计算方法与全部列车在隧道内行驶时是不同的。因此,活塞风和空气阻力应按非恒定流分三种情形进行计算:1.部分列车进隧道,即列车在驶入隧道的过程中列车前段已进隧道而列车后段在隧道外;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京九复线现场施工,提出在4 m 线间距时,Ⅰ线不限速通过普通列车的情况下,Ⅱ线3台不同型号架桥机同时分口架梁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理论上分析列车分别以牵引工况和再生工况通过地面过电分相时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情况,首先利用变压器的T形等效电路建立列车带载通过电分相的完整等效电路,然后推导出列车在2种不同工况下通过电分相时,由于分合闸产生的电压冲击和电流冲击的具体表达式,并基于此表达式给出了避免过电压、过电流的方案。理论分析表明,列车牵引工况通过电分相时,带载分闸时会产生截流过电压冲击,合闸则不存在电流冲击;再生工况通过电分相时,如果开关切换时间过短,带载分闸会产生截流过电压冲击,合闸时也存在电流冲击,而且还存在很大的稳态电流,必须封锁脉冲整流器。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28日8时28分,太原铁路局北同蒲线豆罗站所属区间自闭工程顺利开通。此项工程由天津工程分公司承担,包括:将既有站内6502电气集中升级为微机联锁制式;既有区间64D半自动闭塞升级为ZPW-2000A四显示移频自动闭塞。工程的开通交付将为太原铁路局按计划于7月1日零时起修改列车运行图,每天增加8对列车,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24日17时58分,77021次2万t重载列车在茶坞站顺利通过,它标志着大秦铁路提前7天实现年运量2.5亿t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某钢桁梁斜拉桥为原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一种叶片式导风屏障对横风环境下列车周围流场、列车气动性能、桥梁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片式导风屏障改变了桥梁内部的风场环境,减小了列车周围风速,风速最少减小20%;(2)高度为3 m时,列车周围的风速最低,列车三分力系数最优;(3)透风率为20%~25%时,列车...  相似文献   

16.
横风对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十分显著,轨道不平顺影响着列车轨道相互作用关系。目前已有研究尚未充分考虑到中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状态的变化与横风作用下高速列车安全性问题的影响。为了研究这两者的变化耦合而造成的列车安全性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和有限元软件联合仿真,建立横风-高速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输入5种典型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不平顺百分数谱,计算分析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和风速条件下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指标。结果表明,对应于25%百分位数谱,列车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最低,接下来依次是50%百分位数谱、平均谱、70%百分位数谱和90%百分位数谱。其中在列车运行速度为300 km/h下,横风速度为25 m/s时,70%百分位数谱和90%百分位数谱对应的安全性系数超出安全限值,列车可能发生脱轨。因此在设计和检算强横风作用下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指标时,宜采用中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70%百分位数谱和90%百分位数谱。  相似文献   

17.
客货服务     
新开行的旅客列车 昆明至南京西、福州直通旅客列车隔日开行行车经由贵昆、黔桂、湘桂、浙赣,去南京走皖赣线,去福州走鹰厦线。 昆明至南京西156次列车21时40分由昆明站始发,第三日12时23分抵终点;南京西至昆明155次列车19时03分始发,第三日11时17分抵终点。昆明至福州152次列车21时40分始发,第三日12时28分终到;福州至昆明151次列车19时40分始发,第三日11时17分终到。列车自1999年7月10日起运行。 昆明至广州直快列车改线运行昆明至广州366/365次改走南昆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列车在始发站发出前和区间运行途中的车钩自然分离事故不但使本列车晚点运行 ,而且往往耽误其他后续列车 ,严重时可能使铁路的局部运输短期瘫痪。列车的车钩自然分离事故 ,延长了旅客和货物运行时间 ,也对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认真吸取列车车钩自然分离事故教训 ,准确分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针对列车交会运行时高架轨道箱梁结构的振动问题,基于车桥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多种列车交会工况下的车桥耦合联合仿真模型,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分析列车交会运行时箱梁结构振动传递规律,以期为高架轨道箱梁结构振动噪声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列车双线等速交会时,箱梁结构跨中截面的位移响应大于列车双线不等速交会时的位移响应,其中在箱梁顶板和底板位置,等速交会时的振动位移响应约为列车单向运行时的2倍,不等速交会时的振动位移响应约为列车单向运行时的1.66~1.72倍;(2)列车双线等速交会与单向运行时的箱梁局部振动频率基本相同,但等速交会时的加速度响应幅值约为单向运行时的2倍;(3)列车通过时,翼缘板处振动位移最大,腹板次之,底板最小;(4)本研究成果可为高架轨道箱梁结构减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列车保有加速度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列车保有加速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列车质量与列车速度的合理匹配,通过分析和计算列车保有加速度与保有功率系数,列车比功率的关系以及一质量与最高速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或引进牵引动力时,应选择较高的列车保有加速度,而既有机车牵引时,容许选用较小的列车保有加速度,并推荐了具体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