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保     
中国海事局公布第一批中级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官名单,三峡库区船舶污染将受到工业电视监控,湛江举办防控船舶溢油污染海事论坛  相似文献   

2.
《珠江水运》2008,(3):67-67
今后,一旦在我国管辖水域发生船舶污染事故,事故发生地海事管理机构将派出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展开事故调查。刚刚颁布实施的《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管理规定》和《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官管理规定(试行)》,对我国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行为进行了规范,统一了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的工作程序及相关要求,并建立起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官及培训制度,为  相似文献   

3.
船舶污染的途径包括操作性污染和事故性污染,通过对镇江辖区近几年来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的统计分析,船舶操作性污染事故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事故性污染事故发生的频率,为做好船舶污染事故的预防和调查工作,本文着重对船舶操作性污染事故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航海科技动态》2012,(1):43-43
交通运输部日前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规定》。按规定,发生污染事故的船舶、有关作业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提交《船舶污染事故报告书》。规定明确,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指导、管理和实施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机构应当自事故调查结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制作《船舶污染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当事人。重大以上船舶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应当向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船舶应当在开航前缴清为减轻污染损害所采取应急处置措的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5.
吕航 《中国船检》2008,(2):56-58
2007年底,《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管理规定》和《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官管理规定(试行)》颁布实施。按照规定,发生船舶污染事故后,只有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官才有资格组织实施事故的调查处理。没有取得调查官资格证书的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只能协助进行船舶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那么这一制度出台的背景是什么?调查官如何管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交通部海事局船舶处主管这项工作的徐石明。  相似文献   

6.
陈维 《港口科技》2010,(8):31-34
对船舶污染事故风险进行评估,提高预防能力,对确保港口生产、保护城市安全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了近10年来上海港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提出了船舶污染事故风险评估的步骤、等级确定和评估标准。提出了加强船舶污染事故预控能力的对策。以最大程度地消除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7.
王帆 《航海技术》2023,(5):34-36
湛江水域具有重要的航运经济地位,与湛江水域庞大的港口吞吐量并存的是湛江水域巨大的船舶交通流量和交通密度,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保障湛江水域的船舶通航安全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当前的航运业中,航行事故经常发生,经调查研究显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均能影响船舶的安全通航,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航行危险的发生,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保障船舶和船员的生命安全。从湛江水域的角度出发,通过阐述湛江水域的自然条件与通航情况,分别从人、船舶、环境、管理的角度展开分析影响船舶在湛江水域通航安全的风险因素分析,立足于所学知识,提出解决对策,降低船舶在湛江水域的交通事故率,保障湛江水域的船舶安全通航。  相似文献   

8.
船舶油污染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之一。随着海上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中小型船舶(以下简称中小型船舶)的数量迅猛增长,扮演了海上运输生力军的角色。以湛江为例,2003年进出湛江的船舶39708艘次,其中3000总吨以下船舶占86.7%;2004年进出港3000总吨以下船舶比上年增长了67%,  相似文献   

9.
国内     
《珠江水运》2011,(23):9-9
海上船舶污染应在24小时内报告 交通运输部日前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规定》,按规定,发生污染事故的船舶、有关作业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提交《船舶污染事故报告书》。国家海事管理机构饥责指导、管理和实施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应急能力建设对于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有效进行污染事故处理有着重大意义。文章在分析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内涵的基础上,运用云制造服务可信评价模型,对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初始评价指标进行自下而上的归约,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评价和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文中对最近13年间在上海港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进行归类分析,指出上海港可能发生船舶污染事故的主要风险源,并针对这些船舶污染风险源,提出防范和应对措施,以期防止上海港船舶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黄小军 《中国海事》2013,(12):48-50
文中简述了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的有关要求,分析了钦州港原油过驳期间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在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方面,形成具体的适合本辖区水域STS过驳作业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液货船舶数量不断增多,船舶操作性污染事故日益增多。文中试图分析两起发生在天津港的操作性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浅谈目前液货船在装卸作业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提出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在避免液货船操作性污染事故发生以及减少海洋环境损害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日、韩航线及海峡两岸的航运市场不断发展,为了船舶的安全及经济效益,到我国台湾地区的船舶缩短在石垣港的换单时间及操船,关系到船舶的安全营运,抓好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浅析内河船舶油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分析了内河船舶产生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止船舶油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止内河船舶油污染的五项措施;即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船舶防污意识;加强对水运企业和船员防污染知识的培训;加强防污染设备的检验、检测;港口码头应配备油污水接收处理设施;强化防污染现场监督,提高监控手段。  相似文献   

16.
船舶造成空气污染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空气质量不断恶化,控制气体污染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船舶排放已成为了第三大空气污染源,仅次于工业气体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据测算,1艘中型集装箱船使用普通燃料(含硫量为3.5%)航行1天,其排放量等于50万辆货车。国际海事组织加强对船舶造成大气污染的控制,2005年5月19日起实施《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2016年1月,我国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水域设立3个船舶排放控制区。本文主要分析船舶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探寻较少排放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升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泊位通过能力、提高卸船作业效率,在当前董家口港区矿石泊位使用率居高不下以及无新增码头投建的背景下,考虑2艘40万吨级矿船在吃水受限港池进行套泊作业的高风险系数,基于船舶操纵模拟试验,仿真40万吨级矿船在不同风、浪、流工况组合条件下进行套泊作业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40万吨级矿船套泊作业的关键要素。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套泊作业关键要素条件下,董家口港区可安全进行40万吨级矿船套泊作业。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天津港VTS管理细则和天津港船舶进出港交通流现状,统筹船舶定线制和锚地规划,提出在天津港水域进一步完善船舶定线制的建议.通过分析天津港锚泊状况和天津港的进出口船舶数据,提出优化锚地的具体方案,对锚地船舶进行分类,增加了锚地与航道、交通流密集区的间距,确定锚泊船之间的安全间距,细分锚地、区隔锚位,并为各锚位给出统一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地解决秀英港区客滚船通航效率问题,提高航道通过能力和通航安全水平,根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提出基于客滚船船舶特点、操纵特性以及该水域航道的边界条件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理论计算、航道通航模拟仿真和实船试验对海口港秀英港区航道双向通航能力进行论证研究,证明秀英港区航道能够满足现有客滚船的双向通航并给出相应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更  许才广 《水运工程》2019,(9):181-185
为研究深圳港铜鼓航道通过能力,提高航道服务水平,通过分析港航系统作业流程,基于Flexsim仿真平台,构建了深圳港铜鼓航道仿真模型。基于不同水平年分航段、分吨级、分货类的通航船舶艘次预测结果,通过仿真试验,对深圳港铜鼓航道二期工程实施前后航道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港铜鼓航道二期工程可有效提升航道通过能力、缩短船舶等待航道时间、提高航道服务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航道建设方案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