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道路工程是联系区域交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枢纽,在全球化可持续理念的背景下,进行道路工程的生态设计将是重要发展趋势。结合道路工程建造、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的特点,认为环境保护、可持续、绿色节能和以人为本是推行道路生态建设的基本理念。生态建造设计、生态运营设计、生态系统可持续设计和生态环境景观设计是实施道路生态设计的四个重要环节,需要在上述理念的引导下引进新材料、新工法和新技术,促进道路工程的生态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生态护岸在河道整治、堤防工程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河流运动的复杂性和护岸材料自身的特点,生态护岸在设计选型、材料选择等方面由于考虑不周则也会给工程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在调查、总结大量工程设计实践和应用实例的基础上,提出在生态护岸工程设计中,必须针对生态护岸的特点对行洪能力、抗冲性能、整体稳定、排水反滤、防渗能力、材料选择、细部构造、工程管理等八个方面关键问题进行复核,确保生态护岸在工程应用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圬工护坡方式施工强度高、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效益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护坡技术应运而生,并成为研究热点。从工程的角度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护坡的机理,介绍了生态护坡技术在道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包括植物固土技术、土工材料种植复合技术、生态混凝土技术、生态水泥护坡技术,并探讨了其局限性,提出了生态护坡需与工程护坡相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元双公路为例,在分析工程特点、水土流失现状的基础上,对工程措施和植物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措施实施后,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取得了生态修复的目标。此研究结果对于山区公路建设中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通过对SG生态砖和活插柳枝复合护岸、松木桩护岸生态袋、仿木桩护岸等三种生态护岸措施在永定河生态修复项目示范工程应用的长期观测,得出结论:松木桩扦插柳枝复合护岸措施的综合护岸效果最优,景观生态性最好,社会经济效果相对较好,最适于推广到河岸的生态防护中。生态砖和活插柳枝复合护岸的工程、生态和社会经济效果都相对一般,适合较陡坡度的河岸。生态袋、仿木桩护岸措施具有明显的稳定边坡作用,但需要经常维护,生态袋中草种成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基于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边坡绿化工程,通过调研大量高速公路生态边坡防护工程状况,提出了全寿命周期的生态防护、生态恢复与环境融合和彻底的环境保护的绕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理念,并提出了采用CF网与乡土灌木混播的综合生态防护方法。通过大量室内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验证了CF网在植物生长初期提高边坡抗冲刷能力和灌木混播与草灌混播防护效果的有效性。文章提出的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方法应用于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工程,效果良好,为福建省高速公路生态边坡防护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高速公路生态恢复及绿化措施。根据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特点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条件,运用植被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理论、技术途径,对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的生态恢复绿化工程进行研究,提出了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生态恢复绿化的方法。在分析归纳绿化与生态恢复效果的基础上,从改善道路景观的角度入手,将公路绿化与景观上升到公路美学的高度。该文结合工程实例,论证了公路生态恢复的目标是生物乡土化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在承德市开幕,论坛围绕"城市生态文明:复兴与转型"这一主题,以生态城市、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和生态文明为中心议题,从指标与标准。技术与工程、科学与实践、传承与创新等4个方面开展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有30位国际著名专家,百余位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和研究领域做出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9.
生态土工模袋技术是材料工程与结构工程两学科结合的产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内河航道护岸应急工程是上海地区常见的水利工程,相比以往的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结构,以生态土工模袋为主体的护岸结构有生态性、稳定性和便捷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该文结合宝山区潘泾护岸应急工程实例,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工艺、流程及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湿地保护工作,选取2006—2015年环境保护部审批和验收的东北地区公路项目为案例,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调查文件等资料,从湿地生态调查和评价的内容、方法、减缓措施以及运营期环境管理等方面,剖析了当前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1)湿地水文情况调查不足,水文特征相关指标变化趋势的分析内容缺失;(2)在改扩建公路项目或与既有公路、铁路并行、交叉的新建项目中,既有工程对湿地的影响未得到系统的评估;(3)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遥感解译人员对湿地类型的理解差异以及影像分辨率高低差异,造成对湿地识别不足和湿地相关信息缺失或遗漏;(4)未从湿地保护的角度对工程通过形式开展充分论证,造成桥涵设计不合理;(5)未在运营期开展生态监测和环境影响后评价。针对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存在问题,应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尽快开展相关工作。一是研究构建适用于道路工程湿地生态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二是以提高湿地数据的精确度为目标研究并改进湿地遥感信息提取的技术方法;三是通过规划环评和早期介入,从源头控制湿地退化、丧失和破碎化;四是实施运营期生态监测和后评价,评估实际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道路工程改造和湿地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设计理念,旨在汛期控制并存蓄部分地表径流,随后将其加以利用.因此,它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充分为城市环境吸收或提供水资源.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既可以满足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效益需求,又能给城市建设带来更好的景观效果.以海南省某半地下污水处理厂为例,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厂区雨污水系统进...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因高速公路建设所产生的弃土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对弃土场进行复垦.基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理论研究,以贵广高速公路弃土场的生态恢复为背景,对弃土场的绿化生态效益进行价值评估,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 (塘沽区 )的水环境建设为例 ,阐述了利用海水改善滨海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 ,达到防洪和排沥兼治的目的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因环境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在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湿地系统最为核心的要素。基于国内外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和应用情况,阐述了植物在尾水人工湿地中的应用情况、影响植物净化能力的因素,以及湿地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并对尾水人工湿地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展望。在参考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湿地植物选择的原则方法、影响因素及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柔性护坡是利用植被等涵水固土的原理稳定岩土边坡,同时美化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技术,是涉及岩土工程、修复生态学、植物学、土壤肥料学和土工材料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工程技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工程技术日益提升。然而,工程建设往往会破坏生态环境,其建设开挖和填筑都会导致原生植被和动物栖息地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局部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恢复和重建工程护坡及工程周边的自然生态植被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近十多年来的柔性护坡新技术进行总结与探讨,论述了柔性护坡的功能、技术特点与施工方法。技术的推广既能起到良好的边坡防护作用,降低造价,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生态环境美,使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范跃武  范永丰  郑连群 《公路》2005,(2):131-134
在总结濮鹤高速公路路基三维网垫植草护坡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三维网垫植草护坡的作 用机理、施工工艺、草种选择和养护等关键技术,并从工程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对三维网垫植草护 坡进行了效益分析,为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进行全线绿化和建立生态道路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公路建设中采用的生态工程防护技术,都是在不同的道路环境条件下,针对具体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这说明任何生态工程技术都存在着局限性和适用范围。文章针对公路建设中路域生态环境恢复技术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分析及水土保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马少杰  刘国东 《公路》2006,(10):128-134
高速公路的修建往往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西南地区的4条高速公路为基础,阐述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并积极地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以期搞好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地区独特的中低山生态系统,结合国道G304线图布信至霍林郭勒段公路改建工程建设项目,分析了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如何在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和建成后运营阶段全方位做好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20.
寒冷地区公路建设日趋发展,公路建设对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产生影响,导致寒区路域生态环境恶化。以典型寒区代表黑龙江省公路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将冻土环境作为寒区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方面,建立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TOPSIS模型,通过计算各级指标贴近度来确定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对国道丹阿公路呼十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Ⅱ级。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生态环境评价,组合赋权法确定的权重科学合理,TOPSIS模型适用于黑龙江省公路施工期路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