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解决铁路客车15型车钩在段修时,车钩各部销套镶、退套困难的问题,自行研制车钩镶、退套专用设备,同时根据生产车间设备、设施的实际布局,重新设计车钩检修工艺流程,增设必要的辅助设备,形成合理、高效的客车车钩检修流水线。  相似文献   

2.
13号车钩是我国铁路货车的主型车钩,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的发展,13号车钩的故障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运行安全。车钩脱离一般可分为自动脱离和断裂脱离。目前对车钩脱离的分析,大多是从车钩的结构和实际磨损的部位进行简单分析,然后采用堆焊、热处理、修磨的办法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3.
研究关键参数对重载机车车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以快速估算车钩的承载稳定性。分析重载机车车钩的结构及稳钩原理,根据车钩受力分析以及失稳条件,利用力平衡方法计算静态重载机车车钩满足稳定条件的最大承载能力。结果表明:重载机车车钩通过不等半径圆弧接触实现接触点的横移,从而实现减小车钩实际传力线的转角,以减小车钩横向力。重载机车车钩需要尽可能大的机车二系横向悬挂刚度与之匹配,并且保证圆弧接触面较大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4.
13号车钩检修中存在相关质量问题,影响车钩组装后的运用效果。通过分析原因并结合在实际检修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别给出了钩舌、钩体检修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了车钩运用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17号车钩的70t级货车段修已经开始,由于17号车钩冲击座采用了封闭设计,原有的13号车钧检修装卸装置已不能适应17号车钩检修装卸的需要。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自行研发的17号车钩装卸装置。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钩装置的高强度螺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整个车钩螺栓的三维装配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完整的、与实际相符的车钩螺栓接触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材料的弹塑性及接触非线性等因素。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车钩螺栓的应力及应变大小,并分析比较了螺栓预紧力大小及金属垫片使用方案对车钩螺栓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青岛地铁2号线蓄电池工程维护车出现车钩"低头"现象的原因,并给出了一种通过加装车钩挂梁结构以支撑车钩的解决方案。文章还对挂梁结构进行了强度校核,确保该结构满足实际工况需求。  相似文献   

8.
以2台HX_D1+100辆C80车辆为编组模式进行动力学建模,利用过渡模式下光滑卸载过程的不连续性,建立车钩力查表模型求取精确车钩力值,并结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控制车钩力偏差和车钩力偏差变化率。仿真结果表明,受控对象实际值与目标值趋近一致,在精确建立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控制车钩力的加载、卸载过程的不连续性,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州地铁7号线车钩380V电气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烧损故障,从该车钩电气连接器的结构和应用环境等方面着手,分析引起烧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提供类似车钩电气连接器出现故障的可能原因及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列车在运行中或者在停车起步时发生车钩分离的现象日渐增多,且多为车钩的自动分离,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行车秩序,也需要铁路公安机关投入大量的警力进行调查认定,给公安保卫工作带来了大量繁杂的任务。结合铁路运营实际和车钩的特点,归纳车钩分离的形成原因,可使铁路公安刑事技术人员和一线民警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并运用到处理和认定车钩分离案(事故)中去,为铁路安全运输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以P_(70)型通用棚车为例,分析影响车钩高度的相关因素,识别关键因素,并在实际生产制造工艺过程中进行重点控制,实现车钩符合标准要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产品在厂内的运输需求,根据生产条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合产品的轻量化过渡车钩,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际使用状况,改进了车钩的设计,使其满足产品在厂内的运输使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外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应用情况的调研,研制了一种新型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并对其结构功能、总体设计参数及技术条件进行了说明.该车钩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结合天津地铁建立6节编组列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新型密接式车钩的曲线通过能力、直线上的最大承压能力以及起动、制动工况时车钩受力情况,并分析了缓冲器初压力对列车纵向冲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新型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能够有效改善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动力学性能,满足地铁车辆实际运行中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列车运行中因车钩原因导致发生货车分离事故,铁道部采取了很多相应措施,曾下发运装货车电[2001]1434号电报(关于加强车钩检修的补充规定),提出了“在车辆新造及各级修程检修时,上作用式车钩钩提杆与车钩纵向中心线左右横动量不大于50 mm”的要求。通过实际运用证明这种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自适应连挂的车钩缓冲装置的设计开发研究背景。根据短编组城际动车组车辆的配置和使用要求,设计开发了一种自适应连挂的车钩缓冲装置。该车钩在与同类型的车钩连挂时,电气车钩能自动伸出,与不同类型的车钩进行连挂,电气车钩不伸出。通过同类型、不同类型的车钩多次连挂试验验证该车钩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最后通过动力学软件计算了两种类型连挂碰撞工况下,车钩的吸能性能,结果表明自适应连挂车钩能够满足连挂使用要求,不会破坏车辆。  相似文献   

16.
CRH2型动车组高级修检修中柴田式前端车钩经常出现车钩高度超出允许范围的情况,严重影响列车连挂时的运行安全。文中通过分析车钩各部分对车钩高度调整的影响因素和车钩安装工艺流程,结合车钩部件间相互作用计算出车钩高度变化范围,为车钩高度调整提供了计算依据,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工艺过程管控。  相似文献   

17.
根据美国AAR E型机车车钩以及国内机车车钩结构的特点,设计了HXN5型机车用102型车钩。文中对车钩结构不同于上述车钩的部分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102型车钩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5T(19T)型客车密接式车钩弹簧支撑盒内弹簧的加装改造,使得该型号车钩在装备密接式车钩和换装过渡车钩后车钩高度无明显变化,从而减少现场换装过渡车钩后调整车钩高度的技术难度和劳动强度,基本实现在两种工况下,钩高不再需要做额外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重载机车车钩自由角对机车运用安全性能的影响规律,运用大系统动力学理论,仿真计算相同制动速度不同车钩自由角、不同制动速度相同车钩自由角时的轮轨动态安全性能标.结果表明:在相同初始制动速度(80 km·h~(-1))条件下,当车钩最大自由角为3°时,轮轨动态安全性指标满足运行要求,轨距动态扩大量较小,轮轨接触点分布正常;当车钩最大自由角为4°时,则轮轴横向力不能满足安全运行要求,轨距动态扩大非常明显,出现了轮缘和钢轨侧面接触、轮轨接触点集中等异常现象.车钩最大自由角为3°时的制动初始速度的安全限值为82 km·h~(-1).计算结果与实际运用得出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20.
介绍国内外货车车钩技术水平,对比国内外货车车钩性能,分析国内外货车车钩相关设计制造标准.根据货车车钩运用故障,提出我国货车车钩技术发展方向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