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绑扎是保证重大件货物海上运输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而计算货物运动惯性力是绑扎设计的前提.通过介绍基于船级社协会统计数学模型得出的经验公式和基于船舶谐摇运动方程的理论公式两种海上货物运动惯性力计算方法,简要分析了其不同的思路和特点,指出现行的国际海事组织<货物积载与系固安全实用规则(CSS规则)>是经验公式中货物重心距船舶水线-2.4~11.5 m范围内的惯性力计算规范.并通过三个不同的典型大件货物运输实例,指出经验方法在理论公式中所对应的最大横摇角和最大纵摇角范围分别为15.~25.和5.~7.5°,结论可用于指导重大货物海上运输的系固绑扎设计,并为运输重大件货物的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雨促 《船舶工程》2020,42(3):123-127
为解决海运时海工重大件货物在船上的系固问题,分别介绍了柔性系固、刚性系固和刚柔混合系固3种常见的系固方式,其中刚性系固方式适用于大型海工重大件的系固。基于IMO《货物积载与系固安全操作规则》的系固算法和校核方法进行刚性系固,在系固方案初步可行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刚性系固系统中系固索具和焊缝的应力和变形进行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校核系固索具和焊缝的强度,以判定重大件货物运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为类似重大件货物的运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行的《SOLAS》公约对大重件非标准货物绑扎的最新要求,运用Excel编制非标准货物系固方案核算程式,实现对系固方案的校核并给出结论。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实用、简单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4.
重大件货物刚性系固中的外力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华 《中国航海》2000,(2):28-33
利用特别设计的支架,将重大件货物固定于支架上,并将货物和支架一起固定于船的承载部位,此种系固方法通常称为刚性系固。刚性系固是海上重大件货物(尤指超长、超宽、超重大件货物)运输安全的必要保证。本文应用船舶耐波性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作用于货物单元上运动惯性力的计算公式,从而为货物支架的设计和刚性系固系统的强度校核提供了比较精确和可靠的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对中小型货船载运重大件货物的安全监管,对上海临港新片区岸线码头重大件货物载运情况进行调研,归纳出中小型船舶载运重大件货物安全及海事监管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从而提出海事监督管理建议:强化对航运公司、船舶的安全监管,及时实施重大件运输船舶配备《国内航行船舶货物系固手册》的规定,加强船检部门对中小型船舶营运中的检验,加强对重大件载运船舶货物系固检查。  相似文献   

6.
在装载重大件货物时,要校核船体结构的局部强度。实际航运中,为了防止重大件货物的移动和倾倒,要对重大件货物进行系固。这就使船体结构所承受的压力,大于重大件货物本身的自重。从超出的数量上来讲,给船体结构局部强度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此文对此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探讨编写《货物系固手册》应注意的事基,包括有关系固设备的强度要求及布置,检查和维护保养计划;标准化,非标准化货物的装载和系固,操作和安全须知;船舶移动,损坏或浸水后的横倾角以及对其他对货物系固装置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货物单元系固方案校核方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育军 《世界海运》2004,27(4):12-13
在船舶运输中,货物单元合理系固是确保船舶安全的重要因素。IMO关于货物单元系固所提供的经验方法和精确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点和不足,针对这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在确保船舶安全的前提下,找到一种既精确又更为便捷的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结构物的逐渐大型化对运输安全提出新的要求,而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系固是确保安全运输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高度与宽度比值较大且需要采用立式运输的重大件货物,选取实例研究,通过分析运输过程中的受力,在考虑安全性与可实施性的前提下确定系固方案,最后得出普适性的结论。这为提高重大件货物运输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效率控制方法存在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系索拉力重件货物固定过程效率控制方法。设计重件货物固定形式,通过船舶行驶方向以及海浪大小调整货物固定状态,根据重件货物固定过程中示意图,计算船舶初始吃水量与货物装载后吃水量,以该结果为基础,分析船舶排除压载水的时间,即为重件货物固定过程时间,依据该时间可获取固定过程效率,改善控制效果差的问题。通过验证分析结果可知,该方法最高控制效果为90%,保障船上重件货物固定过程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