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三峡坝区河段主航道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交汇处,为水路运输要道,是长江干线航道中关键的一段。通过对平善坝现有锚地的分析以及两坝间未来船型及运量的预测,提出锚地改造优化方案,以适应坝区枢纽过坝运量的快速增长和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改造后的锚地增强了平善坝锚泊能力,减少了两坝间锚泊的安全隐患,保障了船闸的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了过闸效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目前天津港主航道、港池、锚地的分布以及进、出港船舶的类型和现有的交通状况,分析了天津港交通流的一般规律,并探讨进一步提高天津港船舶交通流量的可行性,以便更好地发挥主航道的作用,促进港口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6,(4):33-36
为适应在资源非常紧张的吴淞口锚地的锚泊作业,在长期引航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顶流抛锚、顺流抛锚、横流抛锚和大角度顶流抛锚四种锚泊作业方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对保证吴淞口锚地船舶锚泊安全以及锚泊过程中的应急操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虾峙门西口水域交通流安全,对该水域水文潮流及岛间水流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比较不同类型船舶和来自不同方向的船舶在此水域受流影响的情况。通过对该水域交通流的梳理,总结该水域交通流的基本特点,并据此提出优先组织虾峙门西口出口交通流、组织由锚地出来的船舶和穿越航道的船舶安全航行、对进口交通流的分流控制等方案。  相似文献   

5.
长江航道作为一个典型的受限水域,重载大型海船的掉头抛锚作业一直是引航服务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重载大型海船掉头抛锚作业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重载大型海船自力顺流掉头抛锚方法。首先,分析重载大型海船的操纵性能。其次,结合锚泊水域的通航环境对锚泊所需水域面积进行预测分析。同时考虑所有不利因素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并留有充分余地来保证掉头操纵的顺利和安全。最后,以一艘香港籍X轮为例,按照本文提出的抛锚方法实现了在顺急流掉头时安全进入张家港八号锚地抛锚。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长江干线锚地总量不足、锚地结构性矛盾突出、锚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锚地资源日趋紧张的问题,本文以长江安徽段为试点区段,在锚地现状和需求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港口锚地规划和船舶航行配套锚地实际需求,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和综合分析,预测安徽沿江锚地需求量。  相似文献   

7.
刘浩  王俊 《水运工程》2023,(6):81-84
三峡坝区锚地数量多、水域地形复杂、船舶靠泊形式多样,给岸电的技术推广和应用带来困难。本文从基础设施的角度,通过对三峡坝区锚地和待闸船舶调研、分析,结合三峡坝区常见的趸船、直立式靠船墩、丁靠、抛锚4种船舶靠泊方式,研究三峡坝区岸电接入锚地的方式和布置形式,提出了可行的锚地差异化岸电接入方案,为锚地岸电建设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撑。不仅解决了三峡库区船舶污染问题,而且对水上绿色服务区建设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外高桥水域是上海港事故的高发区。大型集装箱船该如何安全靠泊外高桥码头:一般安排趁潮北槽进口,抵达外高桥水域时,正值潮流急涨,顺流调头后,右舷顶流靠泊外高桥水域位于上海港圆圆沙警戒区至吴淞口警戒区之间,处于长江与黄浦江的交汇处。外高桥水域是船舶进出长江、上海港和靠离外高桥码头等的必经之路,经南北槽进港的船舶汇聚于此,来自长江和黄浦江的出口船也汇集此水域。同时,该水域还有大量靠离泊和进出锚地的船舶,造成活动于此水域的船舶密度较  相似文献   

9.
长江福姜沙水道通航船舶密度大、大小型船舶夹杂且小型船舶习惯航路复杂,船舶临时停泊水域及锚地长期紧张。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福姜沙水道整治建筑物工程完工后,小型船舶可能误入、闯入整治建筑物水域,对整治建筑物安全稳定及通航船舶的自身安全造成严峻挑战。通过整治建筑物警示保护方案研究,对福姜沙水道整治建筑物保护和船舶通航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航道整治建筑物的保护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宏 《中国航海》2008,31(1):63-66
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是对台"三通"以及海峡西岸交通网络"东出西进"的重要港口通道.由于闽江通海航道浅滩礁石多、转弯多、流急,通航的自然环境较差.小船随意占用主航道,锚地与航道的布局不合理,船舶安全航行面临复杂的局面.通过调查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的船舶基本情况,应用海上交通安全评价的模糊推理系统,分析航道航行环境的危险度,提出了福州港闽江通海航道水域建立安全保障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苏通大桥桥区水域船舶通航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结合实测得到的苏通大桥桥区水域的船舶流量数据,运用船舶领域理论,论证苏通大桥施工期主通航孔上、下行全天通航能力,为保证现场施工和船舶通航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现有的节能方法,提出在渔船锚泊时应用潮流能发电技术.研究设计了潮流能发电系统中的水轮机、发电机及调节器.这一设计解决了渔船在锚泊时用传统柴油机做原动机供电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一些锚泊船用蓄电池来维持供电时供电时间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限制水域是船舶会遇率较高的水域,也是事故多发水域。在对限制水域船舶避让的法律条款适用问题和碰撞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限制水域船舶会遇构成追越、对遇和交叉等态势下的避让责任的划分,特别讨论了限制水域端部的会遇船舶的避让责任问题。最后,对限制水域船舶避让行动提出了戒备、航行与避让、声号信号与通信、航行值班、操纵与应急操作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舰船抵滩航渡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对舰船航渡、抵滩过程的航泊安全、航线优化及管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该系统几个关键技术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可为舰船抵滩航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舰船抵滩航渡的安全组织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远集运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全球航行船舶的有效监控,公司自主开发的“中远集运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解决了岸端主控的难题,实现了对船舶航行状态进行准确、实时跟踪,并将船舶动态、静态、人员、工况、载货、自动识别系统(AIS)、保安报警系统(SSAS)与气象等多态异构数据整合在同一信息平台,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全球船舶动态监控系统。该系统获2008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临港工业型港区与一般商港的不同之处在于港区的直接经济腹地是临港工业区,港区主要服务于临港工业区内部企业在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原材料、产成品和其他货物的运输,其中部分码头泊位也提供对外商业中转运输服务.针对天津临港工业区内企业的发展需求,重点研究临港工业港区的货物种类、流量和流向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几年港区的到港船型和吞吐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控制与遗传算法的潜艇自动舵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潜艇六自由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一阶二阶波浪力对于航行在近水面潜艇深度的影响,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和遗传算法设计了基于二级模糊控制的遗传算法调整控制参数的潜艇自动舵控制系统.通过在近水面和水下两种状态对控制器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说明该自动舵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响应较快,静差较小,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对于近水面的深度控制有稳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龙溪口航电枢纽船闸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居民渡河安全、船闸临时通航和下游河床下切等问题,采用二维数学模型对工程河段施工期下游水流条件和导流第三期工程第一个汛期(三期一汛)船闸上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新民客渡临时过渡方案。结果表明,下游河床下切预判数据、三期一汛枢纽调度和船闸运行方案保证了施工期工程河段两岸居民的渡河安全,有效解决了河床下切对船闸通航的影响,确保三期一汛岷江航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19.
针对UUV(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航行时难以克服海流而偏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海流干扰下基于动态规划的航路自适应调节方法。时变流场环境下的仿真结果表明,UUV以不同的航速航行时均可避免海流影响,从而验证了该自适应调节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船舶碰撞研究普遍采用忽略水对船体影响的附连水质量法,本文将水介质对船舶的影响考虑进去,建立船—水—船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算法。并以600吨级巡逻船为研究对象,建立撞击船与被撞船整船模型以及适当大小的水域,解决了撞击船—流场—被撞船之间的耦合问题。在数值仿真计算过程中,将内部动力学及外部动力学同步分析,获得了不同工况下被撞船的运动状态以及损伤变形、碰撞速度和碰撞力等动态结构响应。所获结果可为巡逻船在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时提供操船建议,对于提高巡逻船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