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集团公司远期发展战略目标为了优化机场的资源配置,推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提升整体协作与竞争能力,2002年12月28日,北京首都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金飞民航经济发展中心、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共同组建了中国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这是继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公司和三大航空运输服务保障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民航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取得的又一成果,也是首都机场参与世界机场业竞争的战略选择。重组后中国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达到l70亿元,员工总数达到6500人,初步形成了机场…  相似文献   

2.
筱林 《综合运输》2006,(6):22-25,29
我国民航在发展中已初步形成了三大(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国际枢纽机场)六中(沈阳、西安、武汉、成都、乌鲁木齐、昆明6个区域枢纽机场)的框架格局。我国加入WTO后,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搞好三大枢纽机场的建设,支持我国航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我国民航机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受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影响。面对新的形势,我国物流业将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寻找战略突破口,培育竞争新优势,全面打造中国物流“升级版”,以转型升级应对物流“新常态”。  相似文献   

4.
陈姗姗 《综合运输》2021,(3):19-22,95
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规划落地是实施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通过系统梳理上海多年空间规划实践经验,遵循城市群、机场群、近沪地区、全球城市多机场体系的逻辑思路,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出优先实现近沪地区民航紧密联系的规划突破点。临近地区民航协同,需要实现发展目标、通道枢纽、飞行保障、运输服务、货运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进度时序等多方面系统协同,建立契约关系,以市场化方式实践区域民航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筱林 《综合运输》2006,(12):29-32
“十一五”时期以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民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民航已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要在安全保障有力、结构趋于优化和服务较大改进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贷邮运输量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通用航空年均增长10%以上,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中,中国民航业面临油价攀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复杂的发展环境。时值岁末,本文将通过分析2006年民航发展若干关键词,来回顾本年度中国民航发展近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及其带来的城市格局、地位、产业、规模的巨大变化,西安交通面临新的形势与变革。4月21日,陕西省政协调研组围绕“关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交通建设与管理问题”到西安调研,在座谈会上,西安市规划局提出了西安综合交通发展的大胆构想,即:构建西安“一城、一核、八片、十二个卫星城”的空间形态,构筑集民航、铁路、公路、地铁、公交等多方式共同联运、无缝换乘的一体化城市交通发展体系,形成西安半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在战略高度上将西安打造成为西部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相似文献   

7.
唐秀华 《综合运输》2022,(7):100-105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作为长三角最重要的两大枢纽港,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几乎相当的规模实力,在地位、功能、腹地、集疏运和软实力上形成了不可避免的竞争局面。宁波舟山港在地位上被提升到与上海港“双核并强”的历史高位,在功能上涵盖集装箱和大宗货物等港口全要素,在腹地上与上海港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腹地可以合作,在集疏运体系上拥有海铁联运发展先机,在软实力上具备港口数字化发展突破口,必须强化良性竞争与优势合作,共同打造长三角港口群“双中心”,在国家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共同打造具有中国显示度的港口群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8.
吴文化 《综合运输》2006,(12):64-67
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腾飞,在其后的40年间,主要中长途快速客运方式——民航与高速铁路(新干线)的发展以及市场领域的竞争对我国现阶段民航与典型运输通道上客运专线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图1显示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GDP增长与民航、新干线客运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毅 《综合运输》2006,(10):90-90
随着我国产业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的物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物流技术装备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及物流技术装备业已经成了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最具发展机遇的新增长点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论是物流服务业还是物流技术装备业,品牌的竞争成了竞争的焦点,品牌的创新成了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我国“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强调了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必要性。由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物流创新大会”,在国内最先关注现代物流创新问题,也因此受到业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地处中原,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铁路、国道主干线为骨架,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为网络,水运、民航、管道、地方铁路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并成为全国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不仅为河南省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为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联结中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九五”期间,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内需的方针,抢抓机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思想,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随着这一重大战略的逐步实施,不仅会推动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将有力地带动东部、中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西部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人口的增加,拉动消费的增长,为全国商品流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粮食这个商品,由于西部是销区,每年都有缺口,可以预见,今后的缺口会进一步的加大,这就为产区的粮食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河南是产粮大省,全省粮食总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从民航运输大国向民航运输强国转变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客观分析我国民航的现状,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明确机场布局建设的重点,抓住热点领域的发展机遇,对于实现我国民航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改革推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长期目标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一目标既体现了交通运输的系统性、先进性,又体现了交通运输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既体现了以优化经济、环境效益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又体现了时代特点的先进技术和经济物流的理念。“十五”计划的实施已过去了两个年头,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业“十五”期间的两大任务——改革与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十五”计划中的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14.
刘莉 《综合运输》2002,(3):21-23
<正>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湖南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区域经济而实施的重大战略性决策。长株潭城市群已进入国家的决策视野,列入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引导和培育的七大城镇密集区之一,世界银行也将三市整体纳入CDS(城市发展战略)计划,给加快推进三市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契机。 近3年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组织实施了三市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保五个网络专题规划,电力同网、交通同管、金融同城、环保同治和城市基础设施同步推进。长株潭将成为湖南省经济最活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输》2007,(7):90-90
民航总局空管局副局长吕小平表示,中国民航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总体战略目标是:为了适应中国民航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远景目标,满足航空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保证航空安全和运行效率的全面提高,通过全面建设高适应性的、大容量的、系统结构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航空管技术和设备体系,实现我国空管技术和设施装备的全面跨越式发展,为实施民航强国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输》2010,(4):90-90
全国政协委员、原民航局纪检组组长严智泽发起联名提案,建议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谋划民航的发展乃至民航强国的建设。他强调:民航业的发展实质上是国家发展战略问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谋划,自上而下地制定民航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一直根据广州所独有的地域特色、经济氛围、人文环境、市场条件,致力于探索和尝试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其基础与核心在于:一是彻底摒弃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以超前的战略意识,将自己定位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依此确立企业的战略抱负,严格模拟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二是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将企业的战略抱负纳入城市发展战略的轨道,并通过经营实效,使政府决策者真正体会到此种经营模式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发挥关键作用,从而接受企业的观点,予以确认及决策支持。广州地铁公司的战略抱负是“为市民创造一种依…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公交优先”战略仍然是一个有关城市公交和城乡公交合情合理合法的发展战略,尽管在这个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惑和不足,但是对于城市现有交通系统的全面反思,包括对公交网络的规划,对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重视,对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的路权分配,公共财政投入对于“公交优先”的倾斜等,各地都在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特别是深圳市与交通运输部紧密合作,推出了“公交都市”建设的5年实施方案,更是把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  相似文献   

19.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城市和农村在许多领域呈现出的关系写照,但历史上城乡之间的隔离发展却使得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凸显。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二十世纪末,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推动城市和农村平衡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战略被提出。而在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中,运邮合作也成为被看好的一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瞬息万变的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让正逢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客运行业遭遇”围城”。曾几何时.公路客运作为我国客运市场的主力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高铁的崛起、民航的平民化、私家车的普及,再加上无处不在的行业内部竞争.让公路客运举步维艰.主力地位逐渐下降.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