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蓬莱3艘古船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晓春 《海交史研究》2006,(2):1-19,插1-插2
2005年在蓬莱水城清淤工程中发掘出3艘古代沉船,其中明代战船呈瘦长流线型,15个水密舱,应是宋朝"刀鱼战棹"的改进和发展.其他两艘古船为韩国古船,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的外国古船.韩国古船使用木栓(长槊)、木钉(皮槊)连接船壳板,是韩国古船的独特技术.此外在韩国古船上还发现龙骨补强材、水密舱壁、肋骨、桅座、艌料等中国造船技术,说明蓬莱韩国古船是中韩古代造船技术交流的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木板船出现的时间,应该是金属工具出现的夏王朝.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成就,在船底型制、舷板结构、水密隔舱、大、舭龙骨、模型放样与渠池修船、船体拼装、车船方面,皆早于西方.包括桅、帆、桨、橹等推进工具,舵、磁罗经等定向工具,石丁、锚等靠泊工具在内的工属具方面的技术成就,亦皆由中国传播到西方.  相似文献   

3.
“中山”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战舰,她历经苍桑,在国民革命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炎黄子孙心中的一座丰碑,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山”舰所走过的历程,发挥的重大的历史作用,打捞修复情况和“中山”舰的具体尺寸、结构、性能以及设备、武器装备布置等。  相似文献   

4.
如果造船材质达不到“规范”要求,必然产生破裂。文章通过监利2号拖轮的底板裂纹取样化验分析表明,用普通钢板代替船用钢板是导致船体底板产生脆性裂纹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08,(22):108-109
会展描述:“2009中国(长江)国际船舶工业博览会”由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安徽省造船工程学会等共同主办,南京亮舰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6.
《交通标准化》2008,(24):108-108
展览时间:2009年4月10日到4月12日 会展场馆: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会展描述:“2009中国(长江)国际船舶工业博览会”由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安徽省造船工程学会等共同主办,南京亮舰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7.
五牙战舰,是隋文帝杨坚在开皇八年(公元588年)讨伐江南的陈叔宝(后主)时,命行军元帅杨素所造大型战船.根据文献关于五牙舰及其拍竿的记载,对船体尺度、型制进行了研究,对拍竿的构造及尺度作了探讨,并绘出型线图、总布置图及船中剖面图.据此所制作的五牙舰模型,已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式展出.根据近年出土的拖舵,对本船应配置的舵又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8.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F0002-F0002,F0003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及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船舶{亍业,培养具备船体焊接、构件加工、船体装配、造船生产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主要从事船舶制造与修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在校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基础、船体识图与制图、船舶性能计算、船舶焊接工艺、船舶焊接实作、船舶设备选用、船舶涂装工艺、船体放样、船体构件加工与装配、船体生产设计、船舶检验、造船企业管理、船舶舾装生产设计等课程。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大中型造船企业和修船企业、船舶设计所、海事局、船级社。  相似文献   

9.
大海茫茫,无边无际,中国的船舶几乎与人类发展史一样悠久。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无论从船舶设计、装置,还是船型种类都曾领先于世界。如水密隔舱、过水眼、龙骨这三项造船技术上的三大发明,更是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的古代船舶未能保留下来,哪怕是鼎鼎大名的楼船、大龙船、郑和宝船等,我们也只能从历史典籍与文献中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10.
以38万吨超大型矿砂船为计算对象,通过对舱段三维有限元结构建模方法、线外水压计算方法、舱内货物压力的计算方法以及端面施加弯矩等技术,形成了一种的超大型矿砂船舱段结构有限元强度校核的计算方法和评估体系,得出了船体甲板、外板、舷侧和舱壁等主要结构的应力,并真实地预报船体结构应力集中的区域,作为判断船体结构强度提供依据.也为后续的加强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