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中铁总获悉,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我国高铁累计运输旅客超过100亿人次,累计完成旅客周转量3.34万亿人公里。同时,我国铁路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等主要运输经济指标稳居世界第一位。自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起至2018年底,10年间全国高铁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京沪高铁公司传来了好消息!中国高铁又双叒叕一次创造了新纪录: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我国高铁已累计运输旅客超过100亿人次!要知道,地球人口总数为也才70多亿。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又一大贺礼!中国铁路称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我国高铁已累计运输旅客超过100亿人次,创下新的记录。根据中国铁路官方微信的数据,截至三月底,中国高铁累计完成旅客周转量3.34万亿人公里。值得骄傲的是,我国铁路客运  相似文献   

3.
挖掘了中国高速公路13年的客货车运输量、车辆结构、运行速度、运输密度、货车空驶和货车超载等历史数据, 分析了高速公路上客货车运输态势。分析结果表明: 2018年高速公路行驶量为7.32×1011 veh·km, 其中货车行驶量为2.21×1011 veh·km, 客车行驶量为5.11×1011 veh·km, 高速公路行驶量与车道里程相关系数高达0.99; 2018年高速公路旅客周转量达到1.77×1012人次·km, 相当于2006年高速公路旅客周转量的3倍, 相当于同年铁路旅客周转量的1.25倍;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 7座以下客车出行总量和比例均持续大幅增长, 已从2006年占高速公路总旅客周转量的29.75%, 增长至2018年的71.74%;2018年中国高速公路货物周转量为2.99×1012 t·km, 较2017年同比增长约4.25%;2018年高速公路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营业性货车货物周转量的42.00%, 且高速公路运输量波动与经济周期基本同步; 中国各省高速公路客货车运输较为合理; 2018年各省旅客和货物运输密度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6和0.30, 均处于相对合理区间; 2018年高速公路货运车辆结构进一步优化, 与2017年相比超载现象降低了1.63%, 货车空驶现象增加了4.28%。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京沪高铁公司传来了好消息!中国高铁又双叒叕一次创造了新纪录: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我国高铁已累计运输旅客超过100亿人次!要知道,地球人口总数为也才70多亿。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又一大贺礼!中国铁路称截至2019年一季度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2月1日,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开通运营5周年,累计安全开行动车组列车33万列,运送旅客突破3亿人次。作为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穿越高寒地区的长大高速铁路,5年来,全长921 km的哈大高铁成功应对102场风雪考验,运输安全持续稳定,旅客运量逐年增长,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社会综合效益显  相似文献   

6.
正国庆假期已经结束,中国铁路总公司数据显示,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3亿人次,同比增长10.8%,铁路游呈现火爆态势,高铁主力军作用凸显。今年国庆假期铁路旅客运输自9月28日至10月7日,共10天。假日期间,铁路客流以旅游和探亲流为主,旅客出行需求旺盛,铁路旅客发送量持续高位运行。京沪、沪昆、成渝、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5年9月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0463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名列世界高铁里程首位。目前,在我国乘坐高速列车出行已是寻常百姓的常用交通方式。那么,乘坐时速;500公里乃至以上的高速列车,安全和平稳有保障吗?  相似文献   

8.
铁路旅客周转量是一个受多种因子制约的多层次的复杂关系量,将成都市2004—2008年铁路旅客周转量作为基础数据,运用灰理论所提出的灰系统模型预测法,建立GM(1,1)模型,预测2009--2011年的铁路旅客周转量。预测结果表明2009--2011年成都市铁路旅客周转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GM(1,1)预测值经过检验,预测结果精度较高,说明预测方法的可靠性,预测结果对合理布局规划成都市铁路枢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铁路旅客周转量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客交通运输工具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客运输市场由以前的铁路一元为主转化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元的运输格局.为此,铁路部门要更新观念,树立市场意识,认真分析影响铁路客运周转量的诸项因素,找准自己的位置,调整旅客运输战略.以便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今年6月5日起,铁路部门将进一步增加高铁动车组互联网订餐站点,方便广大旅客。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7月高铁动车组互联网订餐业务开展以来,铁路部门不断协调供餐商家,丰富互联网订餐品种,并从2018年1月18日起,将互联网订餐截止下单和取消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调整为1小时,同时推出了互联网特产预订服务,受到旅客好评。据了解,目前,全路共有27个互联网订餐和特产配送站,基本为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09,(11):37-40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铁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拟运营高铁动车组列车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中国高铁已创造了数个"世界第一",从引进技术到领先全球,中国高铁已迈出坚实的"走出去"步伐。一、核心技术优势世界独有中国铁路加强了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使中国高铁技术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同时,针对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动车组在服务功能、运营维护上的统一。此外,还要适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注交通运输业也得到稳步发展,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7%.据统计,2005年我国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169.74亿人,旅客周转量9292.08亿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134.18亿吨,货物周转量8693.19亿吨公里.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1.9%和53.2%;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2.3%和10.9%.公路运输大力发展的同时,公路运输的能源消耗也在快速增加,估计2005年全国公路运输营运车辆消耗成品油约5400万吨.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运输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世界上运输量最大、效率最高的重载铁路——大秦铁路,大量开行2万吨重载列车,创造了世界重载铁路  相似文献   

15.
在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路运输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平均增长率法以及灰色预测法三种方法分别对兵团2011~2015年的道路旅客运输量、道路货物运输量、道路旅客运输周转量、道路货物运输周转量等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在未来5年当中道路旅客运输以年均7.7%增长,道路货物运输以年均9.2%增长,道路旅客周转量以年均10.6%增长,道路运输货物周转量以年均12.6%增长。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已开通运营,时速350公里的CRH3动车组的开行,标志着我国已经步入高铁时代。CRH3动车组的设计和设备亮点多多。  相似文献   

17.
在整个汽车行业,客车受关注的程度远远落后于轿车和卡车,但在旅客运输领域,客车的风头却盖过了火车和飞机,有数据为证:2004年公路、铁路、民航的旅客运输量之比是134∶9∶1,旅客运输周转量之比是5∶3∶1,客车在旅客运输领域的优势地位十分明显。因此,我们认为,未来5~10年市场对客车的需求依然会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封面透析 自1988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在"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的指导下,我国高速公路总体上实现了持续、快速和有序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万km.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创造了世界高速公路发展的奇迹.此外,根据交通运输部规划,我国将建成"7918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8.5万km.20年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可谓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19.
数字     
32.4亿人和2811亿人公里4月份,全社会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32.4亿人和2811亿人公里,同比增长5.9%和6.4%。其中,铁路、公路、民航的客运量、周转量分别增长6.4%、2.1%、5.9%、7.3%、9.2%和11.3%。1~4月份,全社会累计完成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32.0亿人和11817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0%和8.1%。  相似文献   

20.
封面透析 自1988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在“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的指导下,我国高速公路总体上实现了持续、快速和有序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万km,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创造了世界高速公路发展的奇迹此外,根据交通运输部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