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祁临高速公路K938+880~K947+080是集重载交通、长大纵坡及夏季高温于一体的路段,该路段车辙病害严重,反复处理不能彻底改善.PR抗车辙剂可有效改善路面的车辙病害,通过在祁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铺筑不同结构试验路,并经过1年不同断跟踪检测,试验路没有出现任何病害,表明PR抗车辙剂可以有效控制长大纵坡路段的车辙病...  相似文献   

2.
公路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而经济的发展又对路面承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沥青路面是当前的主要路面形式,中面层的性质决定了路面结构的好坏。在中面层加入抗车辙剂,不仅能有效降低出现车辙损坏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文中基于云南蒙文砚高速工程,分析了导致车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选择了合适的原材料设计了掺加抗车辙剂的中面层配合比。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武汉市城市道路交叉口路面车辙成因,既有客观因素,如行车荷载、自然环境、材料特性,还有主观因素,如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结合交叉口路面的车辙成因特点和路面结构设计要求,划定了交叉口车辙处治范围,提出了双层改性和添加抗车辙剂的路面结构,辅以降温、标线移位等措施延缓交叉口路面车辙。  相似文献   

4.
对高等级道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车辙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研究,以及其技术要求及性能分析,提出抗车辙剂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微表处技术是公路路面的一种预防性养护措施,因其开放交通快、抗滑性能好、可修复车辙、有效防止地表水下渗、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等技术优点,近年来已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着重对微表处的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了学习兄弟省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提高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重载和耐久性能力、提升路面的质量,2014年10月29~31日,广东省公路学会组织了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及部分拟建、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28人前往云南进行“抗车辙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情况”专题考察。考察组一行与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导和专家就“高速公路抗车辙剂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情况”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PR PLAST.S抗车辙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影响,采用沥青高速剪切机制备PR PLAST.S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测定各项性能指标及其离析程度,通过路用性能试验验证PR PLAST.S抗车辙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对比干、湿拌法所制备的PR PLAST.S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以分析PR PLAST.S抗车辙对沥青混合料中的改性机理。试验结果表明,PR PLAST.S抗车辙剂的掺入能显著提升沥青的软化点,同时降低了针入度、延度以及感温性;PR PLAST.S抗车辙剂改性沥青存在严重的离析问题;湿拌法PR PLAST.S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优越,低温稳定性不突出,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由于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悬浮密实型的结构特点,干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中抗车辙剂的双重改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低温性能均差于湿拌法PR PLAST.S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能力,改善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及提高投资效益,在公路养护工程中引进应用了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凝土技术,取得良好效果。文章结合工程实际,研究了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特性、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为重载大温差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防治及类似沥青路面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对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PR外掺剂和50#硬质沥青制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路面结构的中、下面层,再利用ABAQUS有限元程序进行了路面车辙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R外掺剂和50#硬质沥青后,沥青混合料模量显著提高,蠕变应变显著降低;高模量沥青路面的路表车辙大幅减少,幅度达36.4%;沥青面层各层永久变形占总车辙的比例表现为上面层比例变化不大,中面层比例降低,下面层比例提高。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段号炎  慕海瑞  杨锐 《中外公路》2011,31(1):221-224
研究添加了PR PLASTS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对抗车辙剂不同掺量下的沥青胶结料进行基本性能试验,包括高温车辙、低温弯曲和冻融劈裂试验,并介绍了PR PLASTS作用机理及施工工艺的控制.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PR PLASTS抗车辙剂后,可以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对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车辙病害的情况,本文结合奉云高速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变更为RA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实体工程,从材料组成、微观结构及设置中面层抗车辙层等方面对RA抗车辙剂作用机理进行解释;通过马歇尔、车辙、冻融劈裂等试验对比分析,对RA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及工程应用的成功案例表明RA抗车辙剂在长大纵坡中的应用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养护实践,针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为强化路面车辙养护的重要性,对路面车辙状况的评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多年的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出发,就目前国内为片面提高路面强度和抗车辙能力,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许多误区和质量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期望能对公路设计、建设和养护人员提供参考,以减少公路病害,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公路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14.
秦桢 《华东公路》2016,(4):98-99
大粒径透水性混合料作为新型的沥青混合料,其性能上具有良好的抗车辙、透水性、抗反射裂缝以及抗疲劳性能等优势,在路面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一般在新建公路、沥青路面补强以及水泥路面的改造加铺工程中进行应用。结合具体的公路养护工程实例,探讨大粒径透水性混合料的具体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8,(11)
通过对某省公路综合现状的分析,明确路面性能现在状况。基于历年检测数据和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车辙和抗滑的性能发展模型,研究路面性能发展规律。提出了采用针对性较强的养护技术方案,如微表处、热再生等措施,进行养护处治。研究发现:微表处短期车辙处治效果较热再生措施更显著;热再生较微表处长期养护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为了片面地提高路面强度来解决抗车辙能力,在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选用和组成设计中存在着误区,出现了其它质量问题。通过误区的提出和解决对策的探讨,期望能对公路设计者、建设者和养护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减少公路病害,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公路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养护中应用超薄磨耗层技术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华东公路》2015,(3):100-1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已经开始尝试应用超薄磨耗层技术。作为一种针对路面性能要求高、交通负载大等高等级道路的路面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有轻微病害的矫正型养护或者水泥路面以及高等级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中,具有抗磨耗、抗车辙、抗滑等性能。以贵州境镇胜段高速公路为例,对超薄磨耗层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等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抗车辙剂可以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抗车辙剂掺量对北京地区常用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C-13C(采用改性沥青)掺加0.2%抗车辙剂、AC-16C(采用改性沥青)掺加0.3%抗车辙剂、AC-20C掺加0.4%抗车辙剂和AC-25C掺加0.5%抗车辙剂,可分别满足北京市沥青路面抗车辙设计施工指导意见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可作为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沥青路面抗车辙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托G327连菏线巨野至菏泽段中修工程,以原路面状况的评定为基础实现养护方案设计,进而开展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确定了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4.2%,抗车辙剂掺加量为0.3%。研究结果表明,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有着良好的路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托G247线靖会路改建工程沿线特殊路段沥青路面的车辙防治技术,通过试验与工程实践表明:新一代DTPE-M高模量抗车辙剂能够达到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关要求,对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压缩模量及抗车辙性能贡献十分显著,现场使用灵活、经济便捷、工艺简单,对国省干线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