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车辙病害的情况,本文结合奉云高速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变更为RA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实体工程,从材料组成、微观结构及设置中面层抗车辙层等方面对RA抗车辙剂作用机理进行解释;通过马歇尔、车辙、冻融劈裂等试验对比分析,对RA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及工程应用的成功案例表明RA抗车辙剂在长大纵坡中的应用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运用无单元Galerkin方法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深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路面的不同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中面层模量及厚度对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在半刚性路面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节点布置方案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半刚性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较好,荷载和不同的中面层材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能力有较大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止车辙的产生,应该在路面设计时对中面层的抗车辙能力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基于车辙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采用粘弹性方法,建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大型商业化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中面层结构对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荷载条件下不同的中面层结构和材料对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防治车辙的产生,应该在路面设计时对路面结构中中面层的抗车辙能力进行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对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PR外掺剂和50#硬质沥青制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路面结构的中、下面层,再利用ABAQUS有限元程序进行了路面车辙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R外掺剂和50#硬质沥青后,沥青混合料模量显著提高,蠕变应变显著降低;高模量沥青路面的路表车辙大幅减少,幅度达36.4%;沥青面层各层永久变形占总车辙的比例表现为上面层比例变化不大,中面层比例降低,下面层比例提高。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SMA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对SMA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MA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而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是沥青路面车辙的主要贡献者,仅仅加铺一层SMA沥青混合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需要加强对各层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6.
<正>1项目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立项编号:计划外。2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东深汕高速公路东段有限公司深圳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主要技术内容3.1技术特点本技术成果隶属技术领域:道路工程材料;适用地域范围:夏季高温地区;适用工程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适用工程部位: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中面层以及下面层。车辙王抗车辙剂技术尤其适用于所有夏季高温地区的沥青路面,特别是重载车多、交通量大的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早期病害中车辙首当其冲,其原因有车辆超载、气温、降水等外界因素,也有路面结构设计不足等内部因素。文中基于路面加速加载系统,通过试验模拟不同路面面层结构使用新疆岩沥青或70#基质沥青时车辙深度,分析新疆岩沥青对路面面层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确定岩沥青最佳掺量,并建立累计荷载作用次数与车辙深度的关系模型,预估路面面层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以某高速公路建设为例,在A合同段沥青中面层内加入抗车辙剂。试验设计其外掺比例0. 0%、0. 15%、0. 25%、0. 50%分析外掺抗车辙剂比例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电镜观测抗车辙剂在沥青、沥青混合料内分布形态,深度挖掘抗车辙剂作用机理;并探析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抗车辙剂施工工艺,做好各施工环节中工作,提升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相关试验数据和理论成果,指出配合比、结构组合及蠕变是沥青路面车辙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比例均匀合理的骨料级配及合适的沥青用量、设计面层各层模量相当的路面结构与减小蠕变变形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车辙现象产生的结论;此外,添加抗车辙剂和设置层位格栅等外部技术手段,既可提高沥青路面性能,亦有利于减小车辙效应。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是中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类型,车辙病害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分析沥青路面车辙影响因素及其程度,该文针对不同沥青混合料类型、不同路面构造类型进行了室内车辙试验,影响因素包括结合料类型、集料级配类型、最大粒径、上下面层混合料类型等。试验结果表明:沥青针入度、集料级配、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能对沥青混合料抗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比较接近,防治沥青路面车辙需要从沥青材料、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处置措施。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对沥青路面结构整体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大于下面层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在沥青路面产生的永久变形(车辙)中,上面层混合料仍具有重要影响,但下面层混合料的影响程度上升。因此,在进行路面抗车辙能力设计时,既要考虑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又要考虑路面结构组合。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各种路面结构的抗车辙性能,建立基于蠕变参数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3种不同的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进行车辙深度计算。结果表明:路面结构产生的车辙断面均呈现“W”形分布,车辙最大值出现在车轮轮迹正下方,由于中面层的横向迁移,两端产生了隆起变形。3种路面结构的车辙发展与沥青混合料的蠕变规律相符合,SBR沥青混合料作为中下面层的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最好,70#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的抗车辙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永武高速公路为依托,通过分析车辙产生的原因和“车辙王”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采用对比试验分析,发现添加“车辙王”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添加0.4%“车辙王”的中面层AC-20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可达到6000次·mm^-1以上。这一结果表明:“车辙王”抗车辙剂适用于大交通量、重载较多的路段以及夏季气温较高地区的高速公路中面层上。  相似文献   

13.
以PR抗车辙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实践应用,首先总结PR抗车辙剂原材料要求,其次,在阐述PR抗车辙剂改性沥青软化点指标要求的同时,对PR抗车辙剂在公路路面养护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实践可知,在公路路面养护中应用PR抗车辙剂能切实改善路面病害问题,对提高车辆行驶舒适性、安全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寒冷地区重载交通,以内蒙古某高速公路路面中面层配合比设计为例,着重从矿料级配、添加抗车辙剂、油石比、低温抗裂等方面来提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提出中面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对所设计的生产配合比进行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检验。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路面实际使用效果,通过小型加速加载设备分别对4种不同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加速加载试验研究。4种路面结构包括:在水泥混凝土刚性基层上分别铺筑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面层和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在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上分别铺筑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面层和热拌沥青混凝土面层。在不同的加载阶段测试了各种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抗滑性能、降噪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了半刚性基层与刚性基层上沥青路面的路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各种沥青路面的车辙深度会逐渐增加,抗滑性能指标和吸声系数会有所衰减,但仍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性能、抗滑性能和降噪性能;温拌剂和阻燃剂不会影响这几种沥青路面性能,车辙深度和抗滑性能指标仍能满足技术规范要求,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降噪性能;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强度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并且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劈裂强度都低于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温拌剂和阻燃剂对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选择半刚性基层能够使路面更容易压实,并且有更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车辙变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日益严重的车辙病害进行调查,选择代表性路段钻芯取样,分析路面车辙变形分布特征以及混合料密度和沥青含量变化规律,研究混合料空隙率、级配指数及车辙变形率与路面车辙深度的关系,并采用灰色理论对影响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因素进行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中面层对路面车辙贡献率最大,伴随着车辙变形存在混合料进一步压密、沥青流动迁移现象,在空隙率、级配指数、车辙变形率、中面层4.75 mm通过率和粉胶比五个因素中,车辙变形率与车辙深度有最大的灰色关联度,对车辙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可充分体现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17.
抗车辙外掺剂在AC-20型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祥根 《公路》2008,(5):166-170
简述了车辙病害的形成机理和预防措施,分析了车辙王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比较了添加不同掺量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指标。发现了添加车辙王抗车辙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同时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通过铺筑试验段,表明只需适当延长拌和时间和提高施工温度,就可以保障掺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20中面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车辙主要是沥青路面面层强度不足,尤其是路面的抗剪切强度不足所致。由摩尔—库文原理可知,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产生剪切破坏的条件是最大剪切力不大于材料抗剪切能力。为了提高材料的抗剪能力,必须提高材料的粘聚力和调整内摩擦角。通过掺加抗车辙剂来增加粘结力的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比使用基质沥青要高十几倍;通过调整优化和矿料的级配可使动稳定度提高30%-80%。优化级配并掺加抗车辙剂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用于京津路等几条道路的平交道口,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不足所致,仅依赖改性沥青的粗型密级配沥青面层将无法满足路面抗车辙要求.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各种外加剂后,对其动稳定度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对沥青路面结构在高温条件下受力的影响,揭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机理,该文对沥青路面结构层材料进行了动态模量试验,并基于高温动态模量建立了弹性层状体系模型,使用Bisar软件分析了高温条件下中面层模量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随着中面层模量的提高,荷载下方上面层层底与中面层层顶的压、剪应力应变大幅降低,下面层的应力应变有小幅降低,整个路面结构应变水平的降低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车辙能力,该研究成果可为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