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速公路的岩石边坡防护一般采用浆砌块石或锚喷护面。这两种工艺都是成熟的防护工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客土吹附植草作为一种边坡防护的新工艺,在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绍兴段进行试点应用,并取得了成功。下面介绍客土植草防护工艺。  相似文献   

2.
遵赤公路白腊坎至茅台高速公路K44+830~K45+260段,因挖方形成边坡最高约47m,边坡岩体顺向产出,极易沿开挖坡面顺层滑动。为此,在设计上采用抗滑桩、挡墙、锚索、锚杆、喷射挂网等多种手段进行防护。本文介绍了其设计及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公路路堑边坡的特点,提出了影响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简要阐述了公路路堑边坡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探讨了公路边坡防护技术,综合分析了常见坡面防护技术的防护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边坡防护根据边坡土质及气候条件,路堑边坡采用喷射植草、灌防护设计(8cm素喷、8cm挂网、10cm挂网)以及路堤边坡喷播草籽等绿化防护形式。通过对高速公路两侧的边坡采用生态防护措施,植被的生长不仅改善了道路的行车环境,植被根系已经将泥土和岩面紧紧相连,对边坡的稳固及生态的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是进行边坡设计和防护加固的前提。本文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为例,在系统分析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以优势结构面的统计分析为核心,采用赤平投影和刚体极限平衡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缪群露 《中国水运》2014,(4):379-380
以在建的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北段项目为依托,划分出多段砂砾卵石土路堑边坡绿化防护试验段,分别采用编织袋土工网防护、三维土工网喷播、镀锌铁丝网喷播、草皮固定防护等多种绿化防护形式,根据一段时期的防护效果检验和经济性比对,对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北段砂砾卵石土路堑边坡的各种绿化防护形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荆州港松滋港区车阳河港口二期工程的港口高边坡稳定性与生态防护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具体工程实践案例为研究背景,工程边坡支护的方式为坡面防护系统+护脚处理,坡面防护系统由坡面土工格栅网、A/B型锚杆、泄水孔和植被砼构成,护脚处理为仰斜式素砼坡脚矮墙的方式进行边坡支护,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港口高角度边坡的竖向位移以及塑性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港口边坡稳定性,并有针对性的对港口生态防护技术提出切实有效的科学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该边坡防护技术满足港口高角度边坡的防护要求的同时也满足生态要求,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相似文献   

8.
顺层岩质边坡是高速公路边坡开挖工程中常见的边坡类型,该类边坡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对广连高速K217+025~K217+314右侧发生滑坡的边坡进行分析,探究了该边坡滑动破坏的机理,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得到了稳定系数K值。研究了该类顺层岩质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同时对高速沿线地质情况类似的边坡,提出了削坡减载、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铜陵至黄山高速公路汤口互通A匝道高边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在对边坡结构特征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其变形破坏的形成机制,利用极限平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和分析,对该边坡的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进行阐述,采用锚拉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排水+坡面局部防护的治理方案,使边坡变形得到控制,整个边坡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放坡开挖基坑工程在码头干地施工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里兰卡HAMBANTOTA港一期工程采用放坡开挖基坑为码头及港池的干地施工创造条件,工程具有基坑面积超过100万m2,土石方超过1 000万m3,基坑内外水位差超过18 m,临近泄湖及印度洋外海等特点.对基坑工程的围堰、边坡、降水、坡面防护、检测等方面的设计及相应施工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作了介绍和总结,创新点在于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工艺为码头干地施工提供止水保障,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广州从化至清远连州高速公路TJ011标段K168+420~K168+620.0左侧不良地质边坡工点。该边坡地层岩性为全~强风化炭质页岩,岩性极差,开挖后遇水容易软化,且该边坡的岩层面倾向与边坡坡向倾向的夹角小,对边坡稳定性极不利。为此,进行的专门的工点方案研究、计算分析,最后采用抗滑桩挡墙等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崩塌落石作为山区的一种典型地质灾害,其灾害发生机理、触发因素等复杂多变。在目前分析研究中,主要针对坡面形态参数进行讨论,而忽略其它的影响因素,或假设影响不大。本文针对某高速公路施工结束后,由于部分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发生多处崩塌落石为工程背景,采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从评价对象的因素集定义出发,通过分析隶属度、权重等的影响,最后得出各影响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首先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空间形态、规模、滑体物质组成、滑动面、变形破坏等基本特征;其次建立稳定性计算模型,计算路基开挖前、后滑坡的稳定性;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综合分析滑动机理;最后针对滑坡特征,开展治理设计及公路运营期监测。结果表明:滑坡为顺层岩层面及前部褶皱控制的平面滑动破坏类型;由于边坡前部路基开挖,降低了抗滑力;接着滑动面逐渐形成和贯通,滑坡周界出现明显变形破坏裂缝,前缘剪出口贯通,整体失稳滑动;该研究为高速公路同类型路堑边坡的滑坡防治提供勘察、设计思路和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关岭至兴仁公路岩石深路堑边坡设计实践,提出了山岭天区高等级公路石深路堑边坡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并探讨了边坡度取值,分级高度以及边坡防护防治措施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5.
现在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投入不断加大,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向山区延伸,高速公路作为带状建筑物,其可能穿越各种不同的工程地质单元和地貌单元,特别是在山区修建时,不可避免地完整穿越和部分穿越山体。其中部分穿越的路段需要对山体进行深度开挖,开挖造成边坡应力的重分布。众多路堑边坡都出现了变形破坏,这些路堑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增大公路建设的工程投资,甚至延误施工进度及工期[1],以及建设后运营过程的安全、畅通。因此采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对深挖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有非常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某水电站坝肩右岸边坡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通过分析边坡岩体结构特征、结构面与坡面的产状关系,运用传统赤平投影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天然和降雨不同工况下的边坡应力场、剪应变增量和塑性区变化分布规律,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构面的不利组合下,坡表浅层局部出现崩塌、块体滑塌现象,但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与天然条件下对比,降雨条件下,边坡的应力场、剪应力增量以及塑性屈服区面积均有所增加或扩大,但塑性区并未完全贯通,仅造成坡表层局部滑塌,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坡表局部遛滑掉块的可能性,因此,建议做一定的坡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宁奂 《中国水运》2007,5(1):52-5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由于其结构上使用性能的优点而成为我国高速公路上的主要桥型,在高速公路的扩建工程中,必须重视影响拓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性能的因素研究,从而在拓宽设计、施工中采取相应技术设施,保证工程质量。本文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拓宽技术,并就新旧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沉降、变形和拓宽图式等问题,提出有关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公路边坡损坏的主要形式与特点,并对公路边坡常见损坏形式、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及防护加固形式简单介绍,如种草及铺草皮防护、植树防护、喷植混凝土防护、抹面与捶面、护面墙、干砌片石防护、浆砌片石防护、框格防护等,在目前,公路防护工程设计要紧紧抓住设计对象的环境、土质、水文、气候等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防护型式,确保公路边坡稳定、安全、环保、美观。  相似文献   

19.
国道213线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改建工程,地处(西部雪域高原海拔3,500m)四川省九寨沟旅游环线上。沿线风景秀美,在进行公路建设中,由于沿线路基挖方施工地段较多,路堑边坡会造成公路两侧大面积植被破坏,为了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双重目标,对高边坡病害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对其治理工程方案的慎重选择显得十分重要。根据西部高原历史文化特点,公路的走向及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首次采用了路堑边坡渗沟防护工程环保设计方案,并介绍设计、施工要点及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高边坡常因施工改变了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导致开挖边坡滑坡现象。文中以厦蓉高速公路某标段为工程背景,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变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该滑坡的形成是由于坡体前部施工开挖,牵引后部坡体产生了变形,在降雨作用下,变形逐渐加剧,发展成为工程滑坡。通过分析与计算,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