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暨仕瑀  吴海军  王邵锐  吕政 《公路》2022,(6):122-128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较多的矮塔斜拉桥,但其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研究较为不足,并且缺乏有效合理的办法。通过规范中关于全预应力构件的定义导出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计算公式,将此作为目标成桥状态,并利用考虑施工阶段的影响矩阵再结合线性规划法,得到满足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的二次张拉力和成桥索力。以某矮塔斜拉桥为例开展分析,将使用该方法得到合理成桥状态与最小弯曲能法得到的成桥状态带入细化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中。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明显改善主梁的受力状态,减小主梁的挠度,使墩顶负弯矩和跨中正弯矩显著减小,主梁弯矩图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2.
合理成桥状态是斜拉桥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混合梁斜拉桥的受力特点,总结分析确定合理成桥状态的基本原则,提出确定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分步算法,基本思路为:根据相关工程经验初拟结构尺寸,先采用"改进零位移法"初定成桥状态,再采用"最小二乘法"将索力调均匀;计算活载效应,综合考虑成桥运营状态主梁弯矩均匀,正负弯矩大小相当,主塔弯矩较小,索力均匀及避免墩顶负反力等要求,对索力进行调整,边跨混凝土梁配置钢束;成桥运营状态验算。并以某大跨度混合梁独塔斜拉桥为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实践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思路清晰,计算精度高,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某顶推施工独塔斜拉桥钢箱梁为背景,在斜拉桥各种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适合于钢箱梁斜拉桥的索力优化方法。采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初定成桥状态,力平衡法确定主梁的弯矩可行域,作为进一步约束优化的约束条件,从而得到斜拉桥各部件受力合理的成桥状态。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一般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矮塔混凝土斜拉桥结构受力特点,依据影响矩阵调值原理,提出了以结构整体弯曲能量最小为目标、以主梁主塔单元的弯矩和轴力以及部分关键节点的位移为约束条件的矮塔混凝土斜拉桥索力优化方法。应用MIDAS/CIVIL2010"未知荷载系数"模块,对某混凝土矮塔斜拉桥实际工程进行成桥索力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合理成桥索力。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矮塔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提出一种索力综合优化法。该方法以影响矩阵法为基础,采用数据标准化法将2种或以上不同类型的离散数据变为无量纲的统一化数据,以结构控制截面位移及弯矩综合最小为目标进行索力求解。以南京地铁宁句线矮塔斜拉桥为算例,采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刚性支承连续梁法和综合优化法对成桥状态的索力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原设计成桥索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矮塔斜拉桥,在恒载作用下,采用综合优化法计算得到的索力及主梁弯矩分布最为合理;在运营阶段,综合优化法计算得到的索力与原设计索力相比,主梁上、下缘最大压应力分别降低3.3%、3.8%,并且主梁应力分布更优。  相似文献   

6.
杨俊  盛君 《交通科技》2007,(2):27-29
叠合梁斜拉桥的主梁是一种组合结构,在确定合理成桥索力时,与其他类型的斜拉桥有着不同之处。文中针对叠合梁斜拉桥的特点,结合具体算例,采用平面双层框架模型模拟主梁,根据零位移法初定一个成桥索力,在此基础上考虑恒载和活载的共同作用,根据应力平衡法确定主梁弯矩的合理恒载可行域,再根据索力对主梁弯矩的影响矩阵进行索力调整。所得索力更加符合斜拉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分步算法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在现有的最小弯曲能量法、影响矩阵法和应力平衡法等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分步算法。基本思路是 :先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初定成桥状态 ;然后以应力平衡法确定主梁合理预应力和主梁成桥恒载弯矩“可行域”;最后用影响矩阵法确定综合考虑主梁、塔和索等结构受力要求的合理成桥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江西省某独塔双索面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有限元模型,然后分别利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弯矩最小法和影响矩阵法对该桥的最终成桥状态进行了计算。基于得到的合理成桥状态提出了该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最后利用正装迭代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计算得到的合理施工状态索力均小于桥梁设计索力,误差均在3%以内,合理成桥状态的索力与设计索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且合理成桥状态对应的桥梁线形最大挠度为21. 87 mm,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富民桥主桥是一座89 m+242 m+89 m的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为确定合理的成桥索力,采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并结合假载法和内力平衡法进行计算分析。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得到主梁初始断面尺寸;利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得到主梁和桥塔弯矩较小、索力基本均匀的成桥恒载合理状态;利用假载法进行验算,以保证各控制断面在最不利荷载组合时的弯矩值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研究表明,折线塔斜拉桥成桥索力确定可采用与直线塔相同的方法;索力距离桥塔由近至远呈现由大到小、再由小至大的分布规律,中跨索力大于边跨索力;两塔相应位置索力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0.
无背索斜拉桥经过多年运营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没有处于一个合理的内力状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该文以金州大桥无背索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针对既有结构分析其合理内力状态。首先介绍了从调索前的初始状态转化到最终合理目标状态的索力调整思路;然后将金州大桥主桥调索前主梁线形、主塔偏位和索力的实测数据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发现该桥的主梁和主塔线形状态及索力状态均不满足要求,并基于实测的线形和索力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使模型状态逐步逼近于实际情况,进而得到调索前主梁和主塔内力状态的理论值;最后对该桥进行可行域分析,得到了恒载状态下应力的可行域,从而确定了该无背索斜拉桥的合理内力状态及其对应的斜拉索索力。  相似文献   

11.
千米级斜拉桥空间非线性两阶段索力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问题,提出了斜拉桥两阶段索力优化的方法,采用一阶最优化计算方法来确定某千米级斜拉桥在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下的合理索力。首先将斜拉桥成桥后的线形和梁塔的最小弯曲应变能设为目标函数,通过对目标函数的最优化处理,求出各施工阶段的斜拉索索力和主梁的预转折角,用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钢箱梁的悬臂拼装过程;成桥后,将斜拉桥梁塔的最大和最小弯矩设为目标函数,求出斜拉索索力的合理调整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结果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依托某双塔双索面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通过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并对其索力进行优化,以弯曲应变能最小为计算原则,当将主塔和主梁的抗弯惯性矩减小10 000倍时,得到满足要求的合理成桥状态,然后利用正装迭代法对施工阶段的索力进行求解,通过7次迭代,得到了施工阶段的索力值,利用其计算得到的成桥状态索力与合理成桥状态索力进行对比可知两者变化规律相同,吻合度较高,最近误差仅为4.5%。选取边跨合龙阶段、最大悬臂阶段和成桥阶段作为关键施工步骤,重点研究了主塔和主梁的弯矩、轴力和位移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矮塔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为主梁,充分发挥钢-混凝土组合梁钢筋受拉、混凝土抗压的性能优点,进一步研究矮塔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的索力优化。针对该类桥型确定成桥状态和索力优化的方法,以弯曲能量为目标函数[1]、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和影响矩阵法,确定最优索力(即施工时的合理张拉索力)。利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2017对以钢-混凝土组合梁为主梁的矮塔斜拉桥进行索力优化,并对优化前后主梁的挠度、内力以及应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MIDAS/CIVIL2017对索力的优化,可以更好的发挥出钢-混凝土组合梁较强的承受竖向荷载能力的特点,改善主梁的内力、弯矩、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4.
影响线法是一种优化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索力的新方法。它以成桥受力的“可行域”为约束,通过确定并调整相对薄弱的主梁截面所对应的最敏感斜拉索,最有效地实现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成桥受力状态的优化。该法可以考虑各项非线性因素以及具体的施工过程。具体实施过程通过一实桥算例详细地说明。  相似文献   

15.
独柱斜塔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南昌英雄大桥为背景,介绍独柱斜塔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的难点、重点及合理成桥状态确定原则和施工索力确定方法,分析独柱斜塔混合梁斜拉桥各结构参数的敏感性.成桥测试结果表明:主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应力状态良好,拉索索力与理论值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6.
斜拉桥的索力大小直接决定了斜拉桥主梁的内力状态,确定斜拉桥的索力是确定合理成桥状态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一些现有的确定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方法,并确定了适合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原则。以某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中建立了仿真分析模型,利用其未知荷载系数功能确定了该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计算结果表明,该合理成桥状态满足规范要求,具有可靠性。总结了该类桥型合理成桥状态的一些特点,为该类结构的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世界桥梁》2021,49(4)
为确定部分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以斜拉桥主梁竖向受力特征为基础,对部分斜拉桥主梁竖向受力特点、典型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据此提出部分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目标为主梁体外预应力和体内预应力的最优配置,并以武汉三官汉江大桥为背景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斜拉桥主梁是传递桥面活载、平衡斜拉索水平分力的加劲梁,索力恒载比γ_c为0.75~0.92;部分斜拉桥主梁受力以受弯为主,索力恒载比γ_c为0.34~0.43,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可视为主梁的体外预应力;借助索力恒载比γ_c,以体外、体内预应力作用和恒载作用下主梁竖向弯矩相平衡为原则,快速确定了武汉三官汉江大桥合理成桥状态(γ_c=0.36),改变γ_c对该桥斜拉索竖向荷载分担率β基本没有影响,该桥墩顶区索力的弯矩等效偏心距最大值是体内预应力的12.65倍,斜拉索作为体外预应力平衡墩顶负弯矩的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曲线钢箱梁斜拉桥成桥后达到合理的内力和线形状态,以穗盐路斜拉桥为背景,基于无应力状态法,以钢箱梁制造线形为目标,进行全桥施工控制.在确定合理成桥状态下,计算了钢箱梁的制造线形,悬臂拼装时按制造线形夹角进行拼装,并保证合龙段的无应力拼装,则最终成桥必会达到合理成桥状态;讨论了无应力索长的计算方法,用无应力索长差实现全桥调索的一次性完成;该桥的横向效应计算结果表明水平横向弯曲效应明显,弯扭耦合效应并不明显,可按直线桥对主梁进行线形控制.监测结果表明,成桥后索力误差在5%之内,主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内力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以某预应力砼独塔单索面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描述了利用正装迭代法确定施工阶段初拉索力的过程;该桥主梁采用满堂支架整体现浇施工,斜拉索依次张拉并调索,在对结构正装分析时,采用索力为优化目标,根据索力对结构的敏感程度选择调整值,进行迭代计算直至收敛满足精度要求。计算结果表明,最终成桥状态与优化后的合理成桥状态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20.
斜拉桥索力优化设计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雷丽恒 《中外公路》2006,26(6):77-80
合理确定成桥索力是斜拉桥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该文以某人行天桥斜拉桥为例,从活载作用后的弯矩分布状态出发,来确定其合理成桥状态。通过定义和约束索力分布的局部不均匀系数来保证优化索力分布的均匀合理性,以避免出现不合理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