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陪试工业轴承性能的限制,传统试验台只能开展速度500 km/h及以下轴箱轴承性能测试。为在实验室内开展600 km/h及以上速度轴箱轴承测试,研究满足TB/T 3017.1—2016《机车车辆轴承台架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轴箱滚动轴承》试验条件的600 km/h轴箱轴承试验台的设计方案。通过创新试验轴系的布局和轴向力施加方式,轴箱轴承性能测试时不需要工业陪试轴承,使得600 km/h轴箱轴承试验台测试的最高速度只取决于被测试轴箱轴承性能。介绍600 km/h轴箱轴承试验台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详细阐述600 km/h轴箱轴承试验台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并计算验证工装轴强度和临界转速、机架频率。利用600 km/h轴箱轴承试验台,可进行最高速度为700 km/h的轴箱轴承试验。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国内地铁车辆轴箱轴承的总体运用情况,结合轴箱轴承结构特点,对地铁车辆统型轴承进行了选择,并介绍了统型的130 mm(内径)×230 mm(外径)×150 mm(宽)紧凑型圆锥滚子轴承的运用优势。该统型轴承经过了充分的理论计算、试验验证和线路运用,已广泛应用于国内A、B型地铁车辆及国外动车组,速度等级涵盖80 km/h至160 km/h,轴重涵盖了14 t至19 t。  相似文献   

3.
对CRH2型动车组轴箱轴承结构特点及常见缺陷进行了介绍,同时根据动车组检修规程的要求,对轴箱轴承的检修标准及作业方法进行了说明.其中重点对轴箱轴承的检修工艺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合理的检修工艺流程,为CRH2型动车组轴箱轴承的检修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实测参数及边界条件,建立动车组拖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新车轮型面、大锥度车轮型面与60D、60N及其正负偏差钢轨型面匹配并高速通过实测线路时,车辆运行稳定性及平稳性;研究轴箱内置式转向架高速通过不同曲线线路,以及正、侧向通过18#道岔时的车辆运行安全性,并评估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对高速线路适应性。结果表明: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动车组以300~450 km/h运行速度通过直线线路时,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构架横向加速度等稳定性指标,随运行速度提升呈增大趋势,但均未超出相应标准限值,车辆平稳性指标属于优级;当动车组以不同运行速度通过不同半径曲线时,稳定性指标未超出相应标准限值,车辆平稳性指标属于优级,且轮对冲角很小;动车组以450 km/h运行速度正向通过18#道岔、以90 km/h运行速度侧向通过18#道岔时,稳定性指标未超出相应标准限值;动车组通过实测三级轨道水平不平顺时,稳定性指标未超出相应标准限值,车辆的垂、横向平稳性指标属于优级。因此,轴箱内置式转向架动车组在400 km/h运行速度范围内,能够适应京沪高铁线路运行。  相似文献   

5.
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可靠性和高速性能是保障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依据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实际应用工况特征,并结合现有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检修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双列圆锥和双列圆柱设计的轴箱轴承技术特点。针对现有某高速列车车型,以满足运营速度400 km/h的技术要求为目标,对双列圆锥轴箱轴承低摩擦优化设计和轴箱系统散热设计优化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为了准确评估摩擦功耗,建立了轴承—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以京津轨道谱和实测车轮不平顺作为输入,计算了轴承的动态载荷。轴承摩擦计算结果表明,在车速400 km/h,X-life设计的双列圆锥轴箱轴承的摩擦发热功耗比原有双列圆锥轴箱轴承大约降低24%;轴箱轴承台架测试显示,在更高的车速下,X-life设计的双列圆锥轴箱轴承运转温度比原有双列圆锥轴箱轴承降低了大概15°C。轴箱系统热仿真计算显示,在相同的热源输入和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下,铝合金轴箱体的最高温度相比铸铁轴箱的最高温度降低了约20°C。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运营速度400 km/h高速列车的轴箱系统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一种高速动车组变轨距转向架轴箱轴承的选型分析,包括对轴承形式、轴承精度、轴承材质、润滑脂类型、润滑脂填充量、轴承密封及轴承游隙等的分析,确定了变轨距转向架轴承的基本型式和尺寸。考虑变轨距转向架运用特性,按照安全导向,以偏载侧圆锥轴承的应力1.6倍于未发生偏转时的应力计算,可得当量动载荷偏载21.75 mm,轴承计算里程仍能达到190万km。计算结果表明,所选轴承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合武铁路为设计速度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预留250 km/h及以上条件,其土建工程和轨道工程按200 km客货共线标准进行施工图设计。建设过程中铁道部要求合武铁路按250 km/h开通,从土建工程、轨道及四电方面对合武铁路施工图设计标准是否满足动车组开行速度250 km/h的要求进行研究,对不满足250 kmh暂规的设计标准结合合武铁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处理意见及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8.
CRH2型动车组采用动力分散交流传动模式,运营速度200~250km/h。为在整体上体现高速度、高安全可靠性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对原有200~250km/h动车组长时间持续运行250km/h的工况进行评估。从高压系统和牵引系统两个方面论述CRH2型动车组牵引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关键部件技术参数的设计验证。  相似文献   

9.
变轨距动车组轴箱轴承运用环境复杂,面临载荷工况异常、轴承线速度大的挑战.文章对变轨距动车组轴箱轴承的形式、结构、润滑、密封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优化的轴承选择方案.通过试验台试验,模拟变轨距动车组轴箱轴承的运用工况,对轴箱轴承的耐久性、密封性、极限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热性能及耐久性能、极限性能、密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200 km/h速度等级双层动车组驱动装置的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及各主要零部件,并对驱动齿轮箱中齿轮副的设计与计算、轴承的选型、齿轮箱体的设计与计算及润滑与密封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CRH2A型动车组三级修过程中,多次发现轮对轴承甩油现象、轴箱轴承难退卸轴承锈蚀、轴承电蚀等现象,严重影响动车组轮轴的检修质量和检修工期,通过对该问题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措施,较好的解决了CRH2A型动车组轮对轴箱轴承在三级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合武线运营现状及运营动车组性能特点,对CRH2A型动车组的牵引性能及重点关键部件达速250 km/h适应性进行分析,并进行了跟踪试验,通过温度数据对比,验证了CRH2A型动车组合武线达速250 km/h持续运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速度可达300 km/h、全新的快速动力集中动车组在株洲亮相。新一代动力集中型动车组的出现填补了动车在250~300 km/h速度之间的市场空白。该动车组驾驶舱和动力系统全部集中在车头部分,与现有的多节车厢都有动力源的动力分散型动车组相比,这种设计可使车体编组更为灵活。其最大特点是完全按照欧洲铁路TSI标准打造。  相似文献   

14.
近日,株洲时代电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广州公司一行5人应邀参加了在日本NTN公司桑名KUWANA技术研究所的300km/h动力分散动车组的异步牵引电动机NU213+6311绝缘轴承的急加速试验、温升特性试验、耐久性试验(完全模拟使用工况),并进行了相关技术的研讨和交流。试验包括“先锋” 、“中华之星”动车组异步牵引电动机绝缘轴承试验与分析,并对170km/h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异步牵引电动机绝缘轴承及120km/h重载货运电力机车异步牵引电动机轴承试验进行了确认和论证。在300km/h绝缘轴承试验中增加了振动加速度频率的测试参数。高速…  相似文献   

15.
对典型动车组齿轮箱轴承受力进行分析,依据ISO281标准对典型动车组齿轮箱轴承寿命进行计算,重点介绍轴承的选型计算及轴承工作游隙的设定,对高速动车组齿轮箱轴承选型和轴承寿命计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时速200 km~250 km动车组转向架四级检修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涛 《铁道车辆》2011,49(2):37-40,5
对时速200km~250km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四级检修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工艺方法进行了论述分析,对构架组成、轮对轴箱组成、油压减振器、基础制动装置等转向架重要零部件的检修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城际动车组系列转向架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既有动车组转向架成熟技术体系,搭建了140~250 km/h城际动车组转向架平台,完成承载部件的强度计算和试验、转向架动力学性能仿真和试验,满足UIC标准要求,可实现快速定制系列转向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 km/h轴箱体精加工过程中所用刀具及其加工工艺参数,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切削过程中刀具温度在整个切削周期的变化,研究动车组轴箱体精加工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切削热的分布.通过对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刀具的显微拍片分析,探讨刀具温度对刀具失效的影响,了解切削温度与刀具磨损状态的关系,为动车组轴箱体刀具实际切削寿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国内外高速动车组基础制动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350 km/h和250 km/h速度级各代表车型采用的制动配置和具体结构型式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高速动车组基础制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250 km/h城际动车组列车车内噪声控制问题,提出由问题导向式的被动噪声控制提升为低噪声正向设计,让车内声学指标变得可控。从声学技术规范、部件声学设计、整车声学仿真及优化、样车试验、减振降噪关键技术等方面着手,开展车内低噪声设计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介绍了低噪声设计研究思路和声学设计参考标准,详细阐述了低噪声设计方法和试验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我国250 km/h城际动车组振动噪声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为动车组列车减振降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