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谢蕾  许长新 《水运管理》2013,35(9):32-35
为了更好地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以伦敦航运和金融中心为参考,分析伦敦航运金融运作模式,包括航运金融业务内容,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航运服务中心与金融服务中心的相互关系。总结伦敦航运金融运作对上海航运和金融中心发展的启示:完善航运服务与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金融创新能力,提高我国航运价格衍生品竞争力;建立健全我国相关法律,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
2008年航运市场的暴涨暴趺,超乎了业界想象,许多资深航运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金融对航运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几年航运的暴涨暴跌,背后其实都有金融的影子。而目前航运市场波幅巨大,趋势难以把握的特征,也正是金融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2008年航运市场的暴涨暴趺,超乎了业界想象,许多资深航运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金融对航运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几年航运的暴涨暴跌,背后其实都有金融的影子。而目前航运市场波幅巨大,趋势难以把握的特征,也正是金融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正汉堡商学院航运商学院院长奥勒提斯·席纳斯指出,亚洲尤其是中国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发展中潜力巨大,或将成为航运金融潮流的最大引领者。日前,汉堡商学院航运商学院院长奥勒提斯·席纳斯用详细的数据分析了航运金融现状,并指出亚洲尤其是中国金融机构在航运金融发展中潜力巨大,或将成为航运金融潮流的最大引领者。对于中国的航运金融来说,虽称不上是新生事物,却正值成长期。让人忧心的是,航运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尚未成熟便遭遇了  相似文献   

5.
王俊 《水运管理》2011,33(10):31-33
简述我国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必要性及现状,指出虽然上海推出国内首款航运金融衍生品,但其仍存在不少问题,认为我国的航运金融衍生品一定要走引进和创新之路,才能保障产品的权威性和抗操纵性,并提出我国航运金融衍生品发展策略:积极促进远期运费协议在国内交易的健康成长;大力开发本土航运金融衍生品。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5,(4):17-22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已经初步具备发展航运金融的市场体系和条件,较国内其他城市来说,在承接国际航运金融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和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上海市航运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2013年上海市航运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航运业推动金融业脱虚向实、回归本源,全面着力于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航运业资本密集的特点也能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壤,拓展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的业务空间,并让科技创新之火更旺,实体经济"血脉"更畅一、航运结算与金融科技融合的上海契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上海将跻身于世界航运中心前列,并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完善、航运市场环境优越,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  相似文献   

8.
拟组建航运保险公——搭建财务公司、港航投资公司两大金融投资平台,重组改制宁波通商银行……作为航运大市,伴随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快速推进和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逐步升温,宁波的航运金融发展也在提档加速. 发展航运金融,争先恐后的并不止于宁波.《2011-2012中国航运金融市场报告》表明,我国航运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体系初步形成,我国沿海沿江城市成为积极推动航运金融的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国内的航运金融来说,虽称不上是新生事物,却也正在成长期。尚未成熟便遭遇了航运寒冬,忧从中来。然而另一种观点却认为,经历了完整的经济周期,航运金融反而会真正地成长壮大,喜从中来。那么,航运金融在中国,到底处在怎样的阶段?亦当如何破茧?  相似文献   

10.
上海航运保险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懿 《水运管理》2011,33(6):34-36,39
为推动上海航运业发展,从上海航运保险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上海航运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背景,认为航运保险对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只有完善航运保险业的机制,增强上海航运保险业的竞争力,才能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顺利建设。应通过如下措施加快上海航运保险业的发展:完善航运保险市场体制;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我国航运保险公司的运营能力;加强航运保险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由于升船机承船厢断面系数较小,船舶进出船厢是一个复杂的三维水流与船舶运行耦合的问题,水力学问题十分复杂。需要根据船舶航行下沉量制定合理的船舶吃水控制标准和船舶航行方式,防止船舶发生触底以保障船舶航行及船厢对接安全。首先介绍了船舶进出船厢过程中船舶航行特性,分析船舶下沉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概述前人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总结相关经验公式。其次,针对船舶进出船厢这一过程,对比分析了各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最后提出未来船舶进出升船机船厢下沉量研究工作的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12.
传统船舶舱群配载算法在集装箱分布排列最优计算过程中,忽略了空间分布的约束条件,导致计算结构的适应值非最优值,降低了船舶空间使用率,增加了船舶运输成本的投入。因此,提出集装箱船舶自适应舱群配载优化算法研究。通过建立船舶舱群配载约束条件模型、配载分布数据模型与自适应优化模型,完成对集装箱船舶舱群配载过程中集装箱分布适应量的约束优化,通过对分布适应函数量的条件约束,获得分布最优量,完成优化计算。通过仿真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集装箱船舶自适应舱群配载优化算法,在集装箱舱群配载仿真测试中的配载量大于传统算法的配载量,提出优化算法效果明显,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船行波的两种算法,着重运用Flory-Remery算法通过OPTIMOOR系泊软件,结合巴基斯坦某港7.5万吨级煤码头,分析临近进港航道建设码头泊位时船行波荷载对码头泊位上系泊船的影响,并提出不影响系泊船正常作业的临界航速,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集装箱班轮运输中船舶燃油补给问题,分析船舶航速变化对燃油消耗产生的非线性影响,推导出船舶航速与船舶往返时间及船舶油耗之间的关系式,以连续多航次船舶燃油补给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加油港与加油量为决策变量,建立周计划内考虑航速的集装箱班轮燃油补给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利用分段线性逼近函数对模型进行等价转换.以某航运公司的亚欧单航线为仿真实验,依次分析港口时间窗、船舶类型、燃油价格及船舶油舱容量等因素对船舶燃油补给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同时决策船舶加油港的选择、加油量的大小及航速的调整,比传统模式更能节省油耗和成本.  相似文献   

15.
双船系靠LNG泊位对系泊稳定性要求高,而目前尚无船行波对双船系靠泊稳定性影响的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以Flory-Remery单船系泊船行波荷载计算方法为基础,结合双船系靠泊位的特点予以修正,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定量分析船行波过程对双船系靠泊位系泊稳定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典型系泊条件下,双船系靠泊位系泊倒缆受力及纵移运动量受船行波影响最大,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50 m时系泊稳定性不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00 m时系泊稳定性满足要求;当船行波与系泊船间距150 m时系泊稳定性基本不受船行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障在台风等恶劣海况下码头系泊的安全性,尤其是处于中间位置船舶的系泊安全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抗台风码头系泊方案研究,以确保码头双船并排系泊在台风等恶劣海况下的安全性。码头单船的常规系泊问题在现阶段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主要依靠数值模拟仿真以及模型试验,可以得到一套比较完整的系泊方案。码头双船系泊问题在现阶段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双船码头系泊对单船码头系泊在系泊形式、水动力特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码头双船并排系泊的特殊性需要重点研究,分析设计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码头多船并排系泊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低迷中呈现新的复苏趋势 全球杂货运输需求依然疲弱,Clarkson下调2016年世界杂货海运贸易量增速至1%,其中糖、水泥、铜精矿有望保持5%以上的增幅,钢材和木材预计分别增长2%和1%.中国钢材出口延续增长,全年有望突破1亿吨;铁道机动车辆及风机出口下滑明显;但对外承包工程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维持增势.目前全球共有多用途船3228艘、2962万载重吨.上半年已交付33.8万载重吨,全年预计交付1 20万载重吨,运力存量依然较大.2016上半年,Clarkson 2.1万和1.7万吨多用途船租金均值分别为9258美元/天、8217美元/天,同比下降8.3%和6%.  相似文献   

18.
唐军 《船舶》2007,(5):1-2,6
根据目前造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绿色船舶是解决船舶工业中能源和原材料巨大消耗、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日益破坏等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介绍船舶的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工艺,进一步指出绿色制造更多的是创造社会效益,为人类造福,是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山区河流大型船闸检修问题,从投资性价比、共用性、便捷性等方面对检修闸门形式和起吊设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犍为船闸“浮式叠梁检修门+起重船”的检修方案。详细描述犍为船闸检修的特殊性,并开展起重船在犍为船闸检修中的吊装工艺流程研究。通过经验总结、边界条件模拟等方法得出起重船在吊装超大型浮式叠梁检修门中的关键控制要素。详细介绍了起重船在山区河流大型船闸中起吊检修闸门的应用,为类似大型船闸检修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中,由于存在外部的相位干扰,常常导致所采集的图像信息不完整,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而在船舶尾迹图像识别与跟随时,其图像质量也受到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当电磁波信号照射到船舶目标时,其船体的散射系数会造成较大的不确定,此时的SAR图像中的尾迹图像的斑点噪声会发生非线性的变化。本文主要设计一种算法,能够显著降低这种非线性的变化,进一步增强SAR图像的质量,在对噪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增强尾迹SAR图像的识别成功率,同时改善船舶尾迹细节特征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