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车辆段检修的原始数据为依据,利用统计学的方法,从使用时间,部位,生产工艺三方面对货车侧架疲劳裂纹进行统计分析,以助于今后货车侧架的检修和寿命管理。  相似文献   

2.
提速后货车转8A型转向架摇枕、侧架裂纹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前言 全铁路1997年客、货车提速后,车辆零部件故障率明显增加,特别是货车转8A型转向架摇枕、侧架裂纹故障逐年上升,对货车提速构成了极大威胁.笔者对锦州东车辆段近几年来检修过程中摇枕、侧架裂纹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铁道货运》2014,(10):40-40
<正>针对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货车下部刚性配件易发生裂损的情况,郑州铁路局从配件检修、车辆技检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入手,确保货车运行安全。郑州铁路局加强车辆入库检修,重点检查摇枕、侧架等关键部件,及时发现、整修内部的细小裂纹或损伤,确保出库状态良好。郑州铁路局抽调技术人员结合货车"十防"控制重点,细化技检作业重点,加大非正常天气干部现场盯控力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俄罗斯铁路针对货车转向架侧架在和中损坏加的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限制驼峰调车缓行器制动力和修改货车设计计算标准等建议,减少了车辆的损坏及其运用检修费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货车在运用中K2型转向架的挡键松动或偏移故障较多的情况,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更改挡键结构,消除与侧架的组装间隙,改进检修工艺等3项改进建议,以减少挡键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铁路货车摇枕、侧架作为货车的重要部件在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多种因素对铁路货车铸造摇枕、侧架超声测厚精度和可靠性的影响权重,找到有利于提高测厚精度和可靠性的因素组合,提出适用于摇枕、侧架超声测厚的工艺条件,为摇枕、侧架的超声测厚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27 t轴重货车转向架均采用了轴箱悬挂橡胶堆,旨在降低轮轨的冲击动作用力,但实际的效果有待试验数据的验证。本文利用既有线27 t轴重货车适应性的试验数据,从轴箱加速度谱、侧架加速度谱、加速度扩大倍率、单位激励下轴头加速度谱等方面入手,对27 t轴重货车轴头加速度、侧架加速度、轴箱悬挂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7 t轴重货车轴箱悬挂能有效降低中频段的侧架加速度,但低频段侧架加速度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三构件转向架货车的空车在以接近构造速度运行时更加安全,必须提高侧架在水平面上的连接性。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和提出了解决货车用三构件转向架侧架前置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货车铸钢摇枕,侧架动载荷试验情况,疲劳试验机机型,试验参数及摇枕,侧架易产生疲劳裂纹的部位。论述了影响货车铸钢摇枕,侧架疲劳裂纹产生的主要因素及疲劳裂纹产生的主要因素及疲劳裂纹扩展因素,提出了改善货车铸钢摇枕,侧架疲劳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货车转向架侧架支撑座自动焊接装备的功能进行分析,将仅适用于单一型号的铁路货车转K2型转向架侧架的焊接装备进行改进,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实施改进和功能提升,改进成为适用于多种型式转向架的生产,特别适用于目前铁路货车中主流产品转K6型转向架中侧架的焊接生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转K1型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和关键技术参数,着重分析了侧架导框的加工、侧架与支撑座板的组焊和转向架的组装工艺等。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K6型转向架侧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别以AAR载荷谱和实测载荷谱对侧架进行疲劳寿命估算,并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焊接构架侧梁内腔作为空气弹簧附加气室的地铁转向架,运用国际铁路联盟给出的Goodman-Smith疲劳极限法,以转向架焊接构架上盖板单边角焊缝、下盖板和内部加强筋板双边角焊缝为研究对象,在EN 13749标准的主要运营工况下,分析考虑空气弹簧气室压力交变作用对焊接构架侧梁角焊缝焊趾疲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空气弹簧气室压力的交变作用时,上盖板单边角焊缝疲劳特性相比于不考虑空气弹簧气室压力的交变作用会明显恶化,而下盖板和内部加强筋板双边角焊缝疲劳特性变化不明显。因此,针对焊接构架侧梁角焊缝进行疲劳强度评估时,需要考虑空气弹簧气室压力的影响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B级铸钢侧架疲劳试验方案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B级钢与ZG25材料性能的比较,侧架原试验标准的分析,B级钢侧架的寿命估算等研究,就侧架在B级钢下的疲劳试验方案进行了研讨,所得结果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降低结构的应力集中效应、改变结构几何形状和减小结构几何尺寸是实现转向架焊接构架轻量化和提高疲劳强度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某转向架构架结构为例,基于DVS 1612标准的结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和规定的焊接接头质量等级,采用对结构高应力集中效应区域进行局部焊接接头优化和局部结构形状优化,将焊接构架抗侧滚扭杆安装座与侧梁下盖板连接焊缝的疲劳强度材料利用度由大于1.773分别降低到0.704和0.871,同时实现了侧梁下盖板、辅助纵梁内外立板板厚的减小以及横梁钢管壁厚的减小,满足疲劳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构架轻量化与局部结构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从材料理化性能、制造质量、工艺要求、无损检验和静强度及静、动载荷试验等5个方面,对比分析我国现行铁路货车铸钢摇枕、侧架标准与AAR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提出今后对摇枕、侧架相关铁道行业标准修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广州地铁14号线高架线桥梁景观和绿色建造的总体设计目标,全线标准段采用4×40m无支座单薄壁墩连续刚构桥、预制节段拼装施工的绿色建造技术。为适应温度及收缩徐变作用,桥梁根据桥高调整联长及跨度。设计研究确定分离边墩连续刚构桥梁刚度标准、节段拼装桥梁强度验算方法;通过先简支再连续后固结的成桥工序,释放预应力二次力对边墩的作用。斜跨路段采用大跨度曲线Y形刚构桥,有效降低大跨度桥梁梁高;薄壁边墩后固结,改善梁端刚度。上部结构Y形三角刚架区采用满堂支架或钢管支架施工,通过控制支架刚度,避免施工阶段次内力锁定在斜腿刚构内,保证初始线型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转向架构架作为铁路客车的重要承载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行车安全。介绍了转向架构架横梁、侧梁、构架的组焊工艺,针对各工序间累计公差传递问题,提出横梁、侧梁、构架组焊工艺基准的优化方案,该优化方案可有效降低由制造误差以及人为操作带来的累计公差传递,进而达到提升构架尺寸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转向架构架横梁和侧梁连接处出现裂纹的问题,建立了地铁列车转向架构架有限元模型,并对构架静强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同时校核了对接焊缝处的疲劳强度。通过宏观形貌、化学成分以及力学性能分析,找到了该构架产生裂纹的具体原因:主要是对接焊缝处存在未熔合和未焊透的缺陷,导致构架产生疲劳裂纹。同时提出:在构架制造及日常维护时,应增加相应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