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利用扎根理论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构建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三轮驱动"模式,认为"个人的历史沉积性和意向性""教学能力的一般认知""教学环境"是提升航运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所在,并由此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运管理专业传统实习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重庆交通大学航运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新尝试,提出校内模型参观和软件虚拟认识实习、利用暑假集中开展远距离长时间生产实习、开展分散毕业实习等实习教学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结合航运管理专业特色和航运业发展的需要,详细分析航运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建设的内涵,提出"一个平台、两个体系、三个服务"的建设内容,为航运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内涵与内容建设提供思路和依据,以推进航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陆高校开设的航运管理专业与沿海高校存在的差异性,分析内陆高校航运管理专业的特性,并据此明确内陆高校航运管理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提出内陆高校航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措施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校企合作的航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分析航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校企合作利益切入点的定位、校外实习活动的组织管理、校外实习基地的运行管理及校企合作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航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梁海澄  杨晋 《中国水运》2010,(11):57-58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是近几年才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由于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其大部实践环节无法在学校内完成,要依托企业,创造实践教学条件,走产学结合的道路。但这种模式目前还未形成较完善的机制,还处于探索过程中。如何切实有效落实实践教学环节,将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今后不得不解决好的难题。解决好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就业前掌握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和工作经验,完成由学校到生产岗位的过渡。提高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达到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的对接。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受企业的欢迎,才能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以港航专业土工实训教学为基础,对项目驱动法在港航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港航专业实训教学以项目为依托,在项目驱动下设计实训方案、组织实训,探索项目驱动法在港航专业实训教学中的优点及存在问题,以提高港航专业实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邢丹 《中国船检》2015,(2):44-46
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创新驱动才是发展的最好引擎,要么改变自己,要么被市场淘汰,最后载入历史篇章的必定是那些勇于尝试的先锋。"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APEC会议上的一段讲话。用来指导航运"新常态"下的发展,正中穴位。在新常态下航运领域正在发生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如何在创新的驱动下获得重生的力量?这成为新环境下航运人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管理专业的现状,分析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必要性,结合专业特色提出产学研基地建设模式,论述产学研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航运管理专业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凌峰 《中国海事》2011,(11):40-41
中国航运物流运输日新月异发展,自动识别技术成为未来国际航运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航运物流竞争环境中,作为改善航运物流企业管理机制、提高航运物流服务水平、加强航运物流业务效率的"利器",航运物流信息化必将成为航运物流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因此,加强航运物流信息化建设,将是巩固与增强航运物流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在航运物流供应链管理中,最关键的技术是航运物流货物的跟踪,应用航运物流RFID/EPC技术进行航运供应链管理,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本期栏目就航运物流自动识别(RFID)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刘业军 《中国水运》2006,3(2):230-231
如何强化提高我国航海专业教育质量,使之适应全球航运经济和航运人才市场需求,还是一个新课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示范课程,采取了多项措施,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对"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教学项目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专业实践课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针对"航运管理课程设计"中的航线配船问题,开发了船舶调配教学软件(FPDSS系统),用作本科生课堂辅助教学的工具。介绍开发这一软件的教学目的、软件总体框架,给出软件的实现与应用案例。通过这一软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运用课堂上讲授的航线配船理论知识、数学模型及通用算法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平台;通过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专业知识形成具体问题的求解模型、准备已知参数并求解,使其初步学会解决一个具有多变量、多约束条件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6月24日,以"一带一路"与航运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航运企业发展战略论坛暨中国航海学会水运管理专业委员会、《水运管理》《集装箱化》理事会2015年会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航海学会水运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学报》《水运管理》杂志、《集装箱化》杂志、西东海事研究院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航海》《航海技术》杂志、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航运工作委员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依据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宗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在国际航运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航运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交通运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针对其外贸运输方向在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分散、综合性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提出实践教学改革应立足于适应航运发展及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的工程性质与航运全球化特色,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面构建外贸运输方向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6.
依据新形势下交通运输发展对长江航运信用建设的新要求,分析长江航运信用管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指出现阶段长江航运信用管理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要求的不适应性。提出长江航运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及建立统一的长江航运信用平台的构想,并以率先在三峡河段建设"一中心三库"的信用档案体系为突破,逐步完善长江航运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刘静  蒋元涛 《集装箱化》2011,22(9):23-25
长期以来,我国航运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习惯于"重管理、轻服务"的工作模式,造成航运信息分散、无序和重复等问题,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建设和提升十分不利。本文运用信息价值链理论分析航运信息服务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  相似文献   

18.
黄夏幸 《港工技术》2011,48(2):55-56
分析总结在港航专业实训中应用项目驱动法的经验,认为教学应以项目为依托,在项目驱动下设计方案、组织实训,并针对高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航运特色专业在"海外办学"中应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海外办学"教师应具备两项基本素质,即特色专业学科知识素质和专业英语与表达能力素质,探讨航运特色专业"海外办学"教师队伍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航运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目标、实践资源、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成绩评定体系方面的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采取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环境、建立稳定实习基地建设等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