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讨论主观评价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汽车开发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主观评价基本原理方面主要讨论概念、要素和与客观评价的区别。汽车开发研究领域的应用主要选取在汽车操纵稳定性、噪声品质、平顺性等方面中主观评价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已成为一种评估路面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该文介绍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理论体系,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公路工程中的研究范围拓展为主线,综述了该方法在美国公路工程中的相关应用研究,并借助美国公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模型,评估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过程能源消耗情况,明确了减少路面生命周期原材料生产阶段等早期能源消耗数量有利于促进公路工程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一个对路面工程产品或系统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有效工具,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中国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表面能理论在沥青与沥青混合料中应用研究,对沥青、集料表面能测试方法尤其是躺滴法与柱状灯芯技术进行了综述,对表面能在沥青与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对表面能测试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综合分析表明:使用表面能理论进行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表面能测试方法与应用评价模型仍有较多方面有待研究与改进。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绩效,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以某国产合资紧凑型纯电动乘用车为评价对象,搭建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研究分析其全生命周期的矿产资源消耗、化石能源消耗及环境排放影响;进而基于不同级别智能网联汽车采用智能装备的差异,对L0~L5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预测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矿产资源消耗方面,原材料获取阶段占比最高;在化石能源消耗方面,运行使用阶段占比最高;在综合环境影响方面,受中国电力结构影响,运行使用阶段环境影响综合值最大;随着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智能网联汽车相邻级别间全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可降低3.5%~6.3%,GWP、AP、EP、POCP环境排放最高可分别降低约13.9%、13.3%、13.7%、11.7%,其中使用阶段环境排放降低程度最为明显;综上,通过进一步加强汽车轻量化研究,拓展新型材料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合理优化我国电力结构布局,提升车辆自主决策水平,加快云平台与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应用等途径,可有效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5.
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在汽车排放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定义、评估对象、范围、评价思路、步骤及其体系框架,说明了汽车排放分析中存在的两种循环(燃料循环和车辆循环)。通过分析汽车生命周期排放模型及其在CATCH(Clean A ccessible Transport for Community Health)研究中的一个实际应用案例,进一步阐明了生命周期评价在对各种燃料进行排放分析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最后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在国外汽车企业中的研究发展情况、实际产品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PFWD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结合湖南省某沥青路面改造工程,介绍了现代无损检测设备———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在沥青路面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并进行了动静弯沉与动静模量的对比试验研究,为PFWD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TransCAD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甘肃省天水市公共交通规划项目,探讨了TransCAD软件在公共交通规划中的具体应用,通过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公交线网系统的建立及评价过程,对TransCAD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其应用实践验证了TransCAD在公共交通规划中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光纤传感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建立一套高效实用且有客观统一桥梁状态评价标准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是桥梁工程界的目标,光纤传感技术的优点使其在该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结合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深入探讨了光纤传感技术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套高效实用且有客观统一桥梁状态评价标准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是桥梁工程界的目标,光纤传感技术的优点使其在该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结合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深入探讨了光纤传感技术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生态排水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是未来公路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生态排水系统的工程实用性,文章将生态型排水系统与广东省近年来已建成的高等级公路排水系统相关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型排水系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该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简述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和GIS技术在公路交通安全领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作者阐述了GIS技术应用于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GIS空间查询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整合技术在公路设计阶段和运营阶段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GIS的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技术体系,提出了该体系涉及的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了费伊公式在公路建设项目船舶事故溢油水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该公式可预测公路跨河桥梁发生船舶溢油事故导致油品泄漏后,油膜在河流中的扩散面积、厚度、飘移距离等,为公路建设项目船舶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估与决策管理提供依据。文中运用该公式对长江中下游某高速公路跨江大桥船舶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3.
明确了公路网规划后评价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界定了后评价的内容,给出后评价流程,建立了后评价理论框架体系;并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指标选取和评价标准确定,根据一般项目后评价的前后对比原理,针对公路网规划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进行后评价方法模型的研究;最后将论文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在江苏省干线公路网后评价.  相似文献   

14.
结合"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课题,论文开展了高旧料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及工程应用研究,包括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评价、新沥青及新集料的选择、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性能评价、再生混合料质量控制、试验路工程观测与评价等几方面。为保障高旧料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大中修工程中的应用质量,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权数判断法确定了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公路交通与经济社会适应性评价中的应用,最后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交通领域低碳策略的分类,构建了不同层次交通仿真模型与低碳交通策略评价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交通仿真技术在低碳交通策略方案评价中的应用步骤。结合交通仿真模型输出数据特点、低碳策略评价的侧重点,选取碳排放量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作为低碳策略评价的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上,以秦皇岛2020年规划路网为分析对象,开展了不同出行方式比例下低碳类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以说明基于交通仿真的低碳交通策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公路网的交通适应性既存在模糊性也存在随机性,但目前国内公路网交通适应性评价方法只侧重其中的某一方面,这显然是欠科学的。基于模糊理论和概率论的云理论具有同时处理模糊和随机问题的能力,并且过程简单,容易实现。研究了如何应用云理论来处理公路网交通适应性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设计了具体的评价步骤,并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和黑龙江省公路网为例给出了如何应用云理论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结果表明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非常便于评价公路网的交通适应性,并且具有在给出评价结果的同时还能给出评价结果可信度信息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在地下形成许多采空区,采空区会造成地表沉降,地面塌陷等危害,对公路正常运营造成极大隐患。采空区具有隐蔽性强,规律性差,探测难度大等特点,本文应用地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地质雷达三种物探方法对运营公路开展了采空区探测应用研究,经钻探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能准确,高效的查明采空区的数量、位置和规模。三种物探技术在公路工程采空区的综合应用成果为在建公路或运营公路中的采空区探测提供了很好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中的土体级配评价方法,探索应用分形理论研究路基工程中土颗粒级配评价方法。基于土体的自相似性特征,应用分形理论,建立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与分维系数D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土体分维系数D来评价土体级配特征,为土体级配特征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工程案例应用,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靠性。由于分维系数概念清晰,物理意义明确,可通过颗粒分析试验获得,便于在工程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智能运输系统(ITS)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论述在我国开展智能运输系统(ITS)评价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ITS评价研究现状综述,继而探讨ITS评价中的两种方法,即费用效益分析法和多目标分析法在ITS评价中的具体应用,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然后作者指出在ITS评价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费用效益分析法和多目标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