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梦  张涛 《北方交通》2020,(4):70-73
为改善橡胶沥青的性能,采用过氧化氢和硫酸铁作为共同改性剂活化处理胶粉。研究了胶粉掺量、胶粉细度及反应温度对过氧化氢-硫酸铁复合改性橡胶沥青的性能影响,并与普通橡胶沥青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胶粉细度的增大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过氧化氢-硫酸铁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和普通橡胶沥青的性能均有所提升,且与普通橡胶沥青相比,改性橡胶沥青的黏度降低,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由于胶粉改性的沥青具有良好的高低温稳定性、抗老化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并且可以解决大量废旧轮胎的处理问题,因而橡胶沥青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不同胶粉规格、不同胎源、不同胶粉掺量、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多种对比试验,探索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初步了解橡胶沥青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是路面养护技术中一项新的技术。通过拉拔试验,对比分析橡胶沥青碎石封层、SBS改性沥青碎石封层、SBR改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的感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有着良好的温度敏感性,这是因为经胶粉改性后,沥青的感温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统一橡胶沥青性能试验的评价指标,分别采用不同胶粉掺量对70#和90#的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基于中国规范中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弹性恢复试验以及Superpave中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布氏旋转粘度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等对橡胶沥青进行了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胶粉的添加能显著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显著降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但增大了沥青的高温粘度,增加了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难度;胶粉的溶胀作用会导致针入度的试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因此,不建议采用针入度试验来评价橡胶沥青的性能;软化点可作为橡胶沥青高温性能的一个评价指标,对于90#基质沥青,胶粉掺量分别为10%、15%、20%和25%时的软化点比未掺胶粉时的软化点分别提高了11.23、11.97、15.18、21.10℃,对于70#基质沥青,胶粉的添加则使其软化点分别提高了4.02、8.18、12.83、14.45℃,因此,胶粉对70#基质沥青软化点的影响效果要大于对90#基质沥青的影响效果;胶粉对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效果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降低,在研究胶粉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程度时,弯曲梁流变试验的结果比低温延度试验的结果更加明显,且由于橡胶沥青的低温延度较小,试验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因此,建议采用弯曲梁流变试验评价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橡胶沥青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通过橡胶沥青微观性能试验分析橡胶沥青改性机理;同时通过测试不同种类沥青和胶粉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从力学分析方面分析橡胶沥青的粘结性性能;最后通过对橡胶沥青再生料路用性能进一步研究评价,研究表明橡胶沥青再生料性能显著优于规范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且高温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橡胶沥青的使用性能,采用次氯酸钠作为改性剂活化处理胶粉,研究次氯酸钠改性橡胶沥青的性能,并应用于霍永高速公路永和至永和关路面工程中,与普通橡胶沥青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胶粉掺量、反应时间对改性橡胶沥青与普通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相同,次氯酸钠改性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弹性恢复性能略低于普通橡胶沥青,低温性能则优于普通橡胶沥青,且更易施工。  相似文献   

7.
与普通沥青相比,在沥青中掺加适量橡胶胶粉,可改善沥青的路用性能,能在公路工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研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不同掺量橡胶粉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表现:在沥青中加入橡胶胶粉能够明显的改善沥青的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及马歇尔稳定度。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掺加10%橡胶胶粉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胶粉含量大,橡胶沥青的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不足。引入橡胶沥青连接剂(TOR),通过TOR中的双键结构,增强橡胶沥青中废旧胶粉之间的交联,进而提升橡胶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结果显示,相比于普通橡胶沥青,TOR改性后橡胶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宋家楠 《北方交通》2012,(10):47-49
橡胶沥青是基质沥青、胶粉颗粒和添加剂经过高温搅拌混合而成的黏结剂。由于橡胶沥青的产生过程是物理与化学变化,它的两相结构是橡胶沥青高温不稳定和离析老化的重要诱因。研究了橡胶沥青的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对橡胶沥青物理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明 《北方交通》2008,(6):56-58
通过对母料工艺橡胶沥青离析性试验分析,来研究橡胶粉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找出母料工艺橡胶沥青相容性影响因素,提高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短期老化(RTFOT)、长期老化(PAV)、紫外老化(UV)3种老化方式,采用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和弯曲梁流变(BBR)等试验,研究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纳米氧化锌(Nano-ZnO)单一改性及复配胶粉改性沥青在不同老化状态下的高低温流变特性,最后通过DMA试验分析了纳米材料复配胶粉改性沥青的玻璃态转变温度.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复配胶粉改性对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及抗高低温老化特性改善优于SBS改性;经过RTFOT、PAV、UV老化后,3种纳米材料复配胶粉改性沥青中Nano-TiO2/橡胶复配方案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劲度模量及玻璃态转变温度Tgc和Tgs变化幅度最小,其抗紫外线老化和抗热氧化性能更强;不同老化条件下沥青的玻璃态转变温度Tgc和Tgs均与劲度模量之间呈线性相关,通过损伤曲线得到玻璃态转变温度Tgs与劲度模量的相关性更好,Tgs能更有效评价不同老化状态下纳米材料复配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12.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斜胶胎和子午胎两种废胎胶粉作为改性剂,对20、40和80目3种粒径以及20%掺量下改性沥青进行了常规性能、动态剪切(DSR)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系统研究了废胎种类、胶粉粒径对改性沥青高温和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热分析(DSC)试验方法,分析了20%胶粉掺量下胶粉粒径对沥青的改性效果和胶粉改性沥青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掺入废胎胶粉后的沥青,其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和抗疲劳等性能改善明显,斜交胎胶粉的改性效果优于子午胎胶粉;较大粒径的胶粉对沥青的软化点、抗车辙因子、弹性恢复改善效果较好,而低温性能与胶粉粒径小的改性沥青相当。综合性价比,建议采用斜交胎胶粉,胶粉的最佳粒径为20目,掺量为20%。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高海拔地区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疲劳性能,分别以废胎胶粉和橡维联作为直投改性剂,开展直投式改性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性能研究。研究表明,当掺加集料质量1%的胶粉和橡维联时,动稳定度提高29.1%,低温应变提高22.4%,疲劳性能提高1.10倍,且不影响水稳定性,且直投式改性橡胶沥青混合料回弹对性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橡胶颗粒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基于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内掺法以橡胶颗粒等量替代相应的集料进行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橡胶颗粒掺量R=0%、1%、3%、5%,配制得到4组沥青混合料SMA-13A、SMA-13B、SMA-13C、SMA-13D,分别制备旋转压实试件及车辙板试件,保持试件温度T=10、20、30、40、50℃。采用单轴压缩试验方法进行AMPT简单性能试验,得到动态模量E和相位角φ;利用自主研发的轮胎-路面动态摩擦系数测试系统进行抗滑性能试验,得到动态摩擦系数f。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能顺序为SMA-13DSMA-13CSMA-13BSMA-13A,说明掺橡胶颗粒后,沥青混合料的黏弹性能得到了提高,且掺量越大,黏弹性能越好;在试件温度T=10、20、30、40、50℃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摩擦系数f与动态模量E的相关性基本相同,说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温度对f与E相关性的影响不大;在车辆动态荷载作用下,随着橡胶颗粒掺量R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E减小,动态摩擦系数f增大,而相位角φ减小,说明橡胶颗粒的掺入提高了沥青路面的黏弹性能,从而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废胶粉在SBS/废胶粉复合改性多孔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效率,通过采用4%SBS与不同掺量的废胶粉(12%、15%和18%)复合改性OGFC13,并与6%SBS改性OGFC13进行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废胶粉减少多孔沥青混合料的渗透性,但能显著提高其抗车辙能力。此外,随着废胶粉掺量的增加,弹性模量、防滑性和水稳定性得到改善,但达到一定掺量后,这些性能逐渐降低。同时,4%SBS与12%~15%废胶粉复合改性作用要优于6%SBS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能是影响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质的重要因素,也是研究人员长期试图解决的问题。通过采用离析试验、荧光显微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来评价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并且探讨离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离析程度会受储存时间、温度等贮存条件的影响,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基质沥青的自然特性与改性剂的性质、剂量。  相似文献   

17.
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能是影响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质的重要因素,也是研究人员长期试图解决的问题。通过采用离析试验、荧光显微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来评价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并且探讨离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离析程度会受储存时间、温度等贮存条件的影响,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基质沥青的自然特性与改性剂的性质、剂量。  相似文献   

18.
从改性机理、配方优选、胶结料特性及混合料性能验证等方面对RAR反应剂进行系统研究,并通过铺筑试验路验证了RAR反应剂的性能。这种反应剂可以通过化学交联的方式有效改善胶粉沥青的性能,用RAR反应剂制作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简单易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干法橡胶沥青胶粉与沥青难以反应的问题,采用CTOR反应剂与胶粉混合,促使胶粉完成溶胀、脱硫降解过程,然后再与沥青拌合。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胶粉细度、胶粉掺量、反应剂掺量对CTOR橡胶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得出:20目胶粉适用于高温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选用,40目胶粉适用于低温场合选用;橡胶沥青的胶粉掺量控制在20%以下比较合适;反应剂掺量为胶粉量的6%~8%为宜。  相似文献   

20.
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能是影响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质的重要因素,也是研究人员长期试图解决的问题.通过采用离析试验、荧光显微分析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来评价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并且探讨离析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废胶粉改性沥青的离析程度会受储存时间、温度等贮存条件的影响,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基质沥青的自然特性与改性剂的性质、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