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颖坤  孙宝俊 《国外桥梁》2001,(3):16-21,51
对一座两跨的3/10大比例的后张预应力板桥模型进行试验研究,模型板直接架设在柱上,其间不用柱帽,桥板中除了有均布的纵向后张预应力筋之外,还在支柱上方的狭长区域布置了横向带状预应力筋束,施加AASHTO车道荷载,观测模型结构在恒载,活载下的短期和长期反应,并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2.
对一座两跨的3/10大比例的后张预应力板桥模型进行试验研究.模型板直接架设在柱上,其间不用柱帽;桥板中除了有均布的纵向后张预应力筋之外,还在支柱上方的狭长区域布置了横向带状预应力筋束.施加AASHTO车道荷载,观测模型结构在恒载、活载下的短期和长期反应,并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3.
程岗  李昊煜 《公路》2023,(3):97-103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桥台具有缩短桥梁跨度、降低工程造价的优势。包裹式加筋土桥台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桩柱包裹在加筋土桥台内,由桩柱承担桥梁自重和桥上交通荷载。在加筋土桥台内存在加筋土与桩柱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此尚缺乏应有认知。本研究完成了4组包裹式加筋土桥台的模型试验,以研究包裹式加筋土桥台的工作原理,探讨墙趾水平约束和筋材绕桩方式等对桥台变形和桩柱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包裹式加筋土桥台中,桩柱与加筋土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桥台在工作荷载下结构稳定,工作性能良好;在路基、路面荷载和被挡土体的共同作用下,桩柱承受了较大的侧向土压力,桩柱的存在阻挡了加筋土的位移,减小了桥台的侧向变形和加筋材料的受力;设置墙趾水平约束、减小加筋间距和采用刚性格栅绕桩方式均可增强加筋土桥台的整体性,减小桥台的变形和加筋应变,改善包裹式加筋土桥台的工作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包裹式加筋土桥台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桩板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桩基、路基填土与钢筋混凝土承载板组成,是融路基结构和地基处理为一体的新型路基结构形式。根据桩板结构的荷载特征和受力特性分析,对其埋置深度、承载板长度以及结构型式进行了研究,对高速铁路桩板结构路基的选型提出了建议;通过列车竖向活载的动力作用分析,对非埋式、浅埋式桩板结构中列车竖向活载的动力系数,以及桩板结构路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及差异沉降限值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乐都县城西大桥空心板梁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都县城西大桥为 6× 2 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 ,下部为四柱四桩式结构 ,桥面总宽 2 6 .5m ,设计荷载为城A级。设计中对上部结构空心板梁作了进一步优化 ,节约了材料用量 ,缩短了工期 ,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空心板梁的优化设计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V墩异型钢混梁拱组合桥在运营荷载作用下变形及受力的特点,以郑东新区前程路大桥为背景,采用组合有限元建立大桥精细有限元模型,考虑运营阶段的汽车活载、人群荷载、温度荷载(整体升降温、日照正负温差),分析荷载单独作用于异型拱桥主要构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由于预应力混凝土V墩与边跨预应力混凝土主梁形成刚度较大的刚架,活载对该V墩刚构组合拱桥力学性能影响很小,但温度荷载对桥梁结构的影响较大,整体升、降温作用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力及变形的作用十分显著,整体升、降温作用对钢结构的受力影响不大,但变形影响显著,梯度升、降温作用对桥梁结构受力及变形的影响介于活载作用和整体升、降温作用之间。  相似文献   

7.
倾斜荷载下桩柱式桥墩受力变形分析传递矩阵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倾斜荷载下桩柱式桥墩的受力变形特性,将其视为一工作整体,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上自由段视为置于虚拟土层中,根据桩(墩)身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土层情况等将桩柱式结构划分为若干分析单元段,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轴向和横向荷载共同作用,得到任一单元段的位移控制微分方程,并采用幂级数法进行解答。进而根据相邻单元段内力与位移连续条件得到了由柱顶受力与变形条件表示的桩柱式结构任一深度处水平位移、转角、弯矩及剪力的矩阵表达式。通过具体算例将提出的传递矩阵法所得结果与有限元等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地基成层性对倾斜荷载作用下桩柱式结构体系内力与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埋深对柱顶水平位移、地面处桩身水平位移及桩身最大弯矩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中依托岳阳城陵矶进港道路预应力砼(PHC)管桩处理淤泥质软基的试验研究,建立了预应力管柱单桩承载力有限元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单桩静载试验的模拟,验证了桩一土摩擦界面参数取值的合理性,从而为进一步通过有限元分析管桩在分级加载情况下的承载机理和承载性状发展规律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通过对管桩在分级加载情况下的应力应变演化过程,揭示了管桩荷载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9.
郑西客运专线埋入式连续桩板结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皓  苏谦  钟彪 《路基工程》2010,(3):70-72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新华山车站的桩板结构工点,利用SAP2000对桩板结构在恒载、列车荷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和内力分布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对具有不同设计参数的结构分别建立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各设计参数对结构的影响,从中得出荷载变形和内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埋入式连续桩板结构的最大荷载响应发生在结构端部;改变主要设计参数,既能改变荷载响应的数值大小,又可改变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设计计算方法难以适用于整体式桥台桥梁桩基的问题,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restress High Concrete,PHC)管桩试验模型为背景,进行了PHC管桩低周往复荷载拟静力试验。通过在桩顶施加水平位移荷载、埋设应变片、土压力计以及特殊设计的桩身水平变位测试方法,得到了PHC管桩桩身破坏特点、沿桩深方向上桩身水平位移与应变、骨架曲线和滞回性能曲线,初步探讨了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给出了PHC管桩-土相互作用的等效刚度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度和配筋率对PHC管桩的破坏模式有较大影响,裂缝分布规律不同,最大弯矩沿桩深方向发展,内力重分布;配筋率和预应力度越小,变形能力(延性)越差、破坏越严重,桩-土相互作用效果不佳;PHC模型桩在加载初期基本表现为线弹性性能,且水平外荷载主要由模型桩承担;当模型桩开裂后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荷载增加减缓,表现出较明显的非线性性能,此后水平外荷载的增加主要由桩周土抗力承担;当桩周土压力达到极限时荷载开始下降并迅速破坏;试验全过程各模型桩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塑性性能和变形能力,延性系数较大,抗震性能较好,可适用于整体式桥台桥梁桩基,研究结果可供有关规范的设计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 ̄60年代采用苏联无横隔板T形梁桥较多,现均难以满足交通要求,大多数桥梁都面临加固提载。在总结国内外桥梁加固提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体外预应力钢结构加固提载方案,使上顿渡大桥设计荷载由汽-13、拖-60,提高到汽-20,挂-100荷载标准。这样,既节省养护经费,又使老桥焕发青春,寻求了一种经济,简便,效果好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用在桥面上的荷载是通过支座间接传给墩台的,因此墩台的内力无法利用其内力影响线简单求得,活载在桥面上的移动是二维的,纵向最不利载位容易确定,但横向最不利载位却很难确定,为了减少计算量,在实际设计计算中,横向通常中计算中载和偏载两个载位,因此,所求得的内力不可能是最大和最小内力,为了解这一问题,本文利用作者提出的二维动态规划法加载方法计算桩柱式墩台的内力,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战昂  欧阳平 《公路》2021,66(11):90-95
以某跨度为32 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数值模型,重点分析了恒载、活载以及不同重载列车荷载组合作用下的梁体剪应力变化规律.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预应力荷载对梁体剪应力影响最大,其次是自重荷载,最小的是二期恒载,剪应力峰值均发生在距离梁端支座1.5m处,恒载组合作用下梁体剪应力满足规范要求;C64型、C70型、C80型和KM98型列车荷载下剪力以及弯矩依次增大,简支梁桥结构的安全性能逐渐降低;不同荷载组合下的剪应力分布曲线变化规律相同,并且剪应力峰值均满足规范要求;工程中可以用剪应力作为控制梁体裂缝开展的主要因素,以初步防止开裂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杨毅  凌松耀  石长洪 《公路》2023,(4):186-190
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加固方法,其与传统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桩与桩间土共同直接承担全部的上部荷载。以荣乌高速公路PHC预应力管桩基础为例,分别对管桩单桩承载力及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研究,对比后得出以下结论: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远远高于单桩的承载力,计算所得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单桩承载力的1.5倍左右;PHC预应力管桩单桩的桩顶位移最大值出现在桩体达到抗压极限承载力时,卸载完成后桩体出现的破坏变形使桩顶及桩底位置无法恢复到加载之前的位置;PHC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为桩体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量和下卧层的沉降量之和,可采用分层总和法对上述两种沉降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5.
依据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悬臂现浇施工特点,确立了悬臂施工过程中其结构抗力和荷载效应概率模型,分两种工况应用JC法对跨广珠西线特大桥进行施工期可靠性分析,并就已浇梁段恒载、混凝土强度、施工活载、风荷载和其他荷载及其偏差等因素对梁体结构施工的可靠度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可为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采用具体的工程措施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相略  徐光远 《公路》1992,(11):19-23
一、引言桩和柱是公路桥梁墩台中最常见的基本构件,如图1。在传统做法中,通常将桩、柱作为实际工程项目中具体墩台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设计,我们称之为墩台桩柱的整体化设计法。整体化设计法有一个不足之处,即桩、柱的设计直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包括:上部结构类型、荷载等级、净空标准、跨径、  相似文献   

17.
智能预应力梁的变位控制理论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活载与恒载比值高的情况,提出了在梁中使用随活载变化而变化的智能预应力方法,即根据梁承受的荷载情况,配置适当的伸缩机构,通过伸缩机构的顶升、回缩改变梁中的预应力大小,从而实现梁的变形始终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研究中以一根跨中挠度为控制目标的简支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分析,演示了智能预应力的工作过程,同时在研究中考虑了荷载移动速度,探讨了智能预应力系统的可控性,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控制思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适合于广东省实际的公路桥梁车辆荷载模型,选取该省5条具有代表性的高速公路,基于动态称重(WIM)系统实测的交通轴载数据,参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的方法,拟定符合广东省实际交通状况的车辆荷载参数,获得相应车辆荷载模型,并采用推荐车辆荷载模型与规范荷载模型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活载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按照规范原则得到的广东省实测车辆荷载总重和轴重均大于规范给定值;各种结构桥梁在推荐的车辆荷载模型作用下的活荷载效应均为规范计算值的1.4倍左右,桥梁跨径越小,活载所占设计荷载的比例越大,规范对活载效应的低估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药湖高架桥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高中  车宇琳 《公路》1998,(12):9-14
江西昌樟高速公路上的药湖高架桥,全长9100m,桥宽27.5m,原设计上部为单板幅宽1.24m的空心极,下部为双幅分离式盖粱4柱4桩的结构形式。该桥经北京建达道桥咨询公司和江西省交通设计院共同进行了优化设计,将空心板幅宽优化为1.55m,下部优化为整体式预应力盖梁的2柱2极结构后,不仅增加了桥梁美观,而且缩短了工期,优化后全桥造价节约1.1亿元以上,该桥已于1997年12月建成通车。经单板荷载试验和全桥静载试验,证明该桥设计与施工质量良好,现仅将优化设计的新构思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以赫章特大桥为例,介绍了该桥超高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特点,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荷载作用下静力特性进行分析,计算了桥梁的所有施工阶段、成桥后荷载作用下结构受力状况,进行了高墩弹塑性稳定分析,重点考虑了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整体温差、温度梯度、基础变位、汽车活载、风荷载及其作用组合对结构的影响。还介绍了赫章特大桥主桥的设计特点及静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